有人說目前傳統底片沖洗都是先轉成數位再洗出???

有人說目前傳統底片沖洗都是先轉成數位再洗出???
小弟以前玩正片時若要沖洗都是由本地店家後送至台北,
最近想加洗一張放大照片,竟聽到有人說目前因數位化的關係,
沖洗傳統底片的機器已經被淘汰的差不多了,
現在傳統底片沖洗都是先轉成數位再洗出???
所以洗出來照片顆粒會變很粗且色偏,不建議放到那麼大張?
建議我若是要長期保存,最好不要用傳統相機!!
所以上來問問各位大大是否是真的?若在北部要找哪一家沖洗?
tks
文章關鍵字
其實沒有"都"轉成數位再洗出,只是"大部分"都是如此,
現在用正片放相的確大部分都已經是數位化處理,
先用機器掃瞄(不管是底掃或是用機台去掃)後,再用相紙輸出,
而機台輸出因設定的關係,實際上大多都不到 300dpi(問過約 270dpi,但有少數會設定成 300dpi),
如果真的很在意品質,建議您自己先送掃瞄(滾筒當然最好啦!)
如果您真的很想用手工放相,問問善美吧!林老闆本身也是攝影愛好者,應該還不錯,
選用 Kodak 金屬相紙,效果挺不錯的!
嗯,對呀,二樓的大大說的沒錯...
現在許多都偏向數位化了...
有的店家老闆有時候都會傾向於速度...
因為檔案小,處理速度比較快啊...
所以,scan後都存成比較小的檔案...
造成放大照片後,因為畫素的不足,當然顆粒就大嚕...
我知道有一間店也不錯喔...
在台北永和中正路上,智光商職斜對面,有一家AGFA(愛克發)沖印店...
AGFA是德國專業品牌店...在台灣沒幾家...
店家老闆很專業喔.....同樣也是攝影愛好者,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嚕...


原來如此啊!!!
小弟還特別拿底片去一張張勾選
結果拿到相紙有一種很想哭的感覺
洗出來不但偏色而且還亂拉曝光值
品質又很差

跟另外有些用jpg去洗的根本不能比

當場被老婆笑翻

http://www.flickr.com/photos/beartreeyoyo/
icewalker wrote:
現在傳統底片沖洗都是先轉成數位再洗出???
所以洗出來照片顆粒會變很粗且色偏,不建議放到那麼大張?



大部分的底片現在是都先數位化再沖洗出照片沒有錯, 但不見得就不能放大.

如果你沖片後有底掃, 而店家提供你的底掃圖是小於4百萬以下的話, 你若拿底掃檔去放大, 那當然會顆粒很粗. 但你若是拿底片去放, 現在的數位放相機通常會計算你放大到該尺寸時需要掃多大的圖檔, 才能維持一個足夠細膩的放大照片, 所以這點應該不用擔心才是. 如果你遇到一家給你放成顆粒粗又色偏的店家, 那是那家的問題, 並非說先轉數位檔後就不能放大.

另外有一點要注意的, 就是一般ISO 400的135底片, 即使是用老傳統光學的機器放大, 放到8X12"就差不多了, 再上去的話顆粒也會很明顯, 這是你要注意的. 若是用ISO 100的底片則會比較細膩, 可以再放得更大一點. 所以有時顆粒粗, 又色偏, 搞不好是你原來底片(ISO 400或以上)就有較粗的顆粒, 再加上現場曝光條件不理想所造成的. 為什麼以前相館在拍全家福都要用中幅照就是這個道理, 135底片本身因為片幅小的限制, 能夠放大的照片大小有限, 必須中幅片放大才能得到比較職業水準的細膩效果.

icewalker wrote:
有人說目前傳統底片沖洗都是先轉成數位再洗出???


底片還是用藥水沖洗的
重點是沖洗藥水是否適用,現在沖底片的人少了,很多家藥水都過期

至於洗相片,現在幾乎都是機器輸出了
也就是掃成檔案在轉成相片
如果掃瞄不夠細,要放大就不是很細

不過,要放大,也要底片顆粒夠細才可以
否則,還是會有顆粒感的
http://tw.myblog.yahoo.com/sanjing-sobar
不用懷疑了!!
正片放大現在在台北就只有一家!!
彩負放大還有幾家,

若找不到手工放相,
用滾掃應是最好的數位處理了,
1MB 若50元-100都有.

保存上我個人反而不喜歡數位,
一來修圖的軟體一直換新,
我辛苦設好的顏色,
過了三,五年幾乎找不到支援的軟體
另外硬碟的損壞,dvd的氧化,過期, 讀取.
又要定時大量的備份!!
我個人實在覺得不怎放便安全.

我對保存的偏好是-- 把喜歡的照片洗出來
''拿在手上可以看的照片''
這樣保存我覺得才實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