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目前傳統底片沖洗都是先轉成數位再洗出???
小弟以前玩正片時若要沖洗都是由本地店家後送至台北,
最近想加洗一張放大照片,竟聽到有人說目前因數位化的關係,
沖洗傳統底片的機器已經被淘汰的差不多了,
現在傳統底片沖洗都是先轉成數位再洗出???
所以洗出來照片顆粒會變很粗且色偏,不建議放到那麼大張?
建議我若是要長期保存,最好不要用傳統相機!!
所以上來問問各位大大是否是真的?若在北部要找哪一家沖洗?
tks
icewalker wrote:
現在傳統底片沖洗都是先轉成數位再洗出???
所以洗出來照片顆粒會變很粗且色偏,不建議放到那麼大張?
大部分的底片現在是都先數位化再沖洗出照片沒有錯, 但不見得就不能放大.
如果你沖片後有底掃, 而店家提供你的底掃圖是小於4百萬以下的話, 你若拿底掃檔去放大, 那當然會顆粒很粗. 但你若是拿底片去放, 現在的數位放相機通常會計算你放大到該尺寸時需要掃多大的圖檔, 才能維持一個足夠細膩的放大照片, 所以這點應該不用擔心才是. 如果你遇到一家給你放成顆粒粗又色偏的店家, 那是那家的問題, 並非說先轉數位檔後就不能放大.
另外有一點要注意的, 就是一般ISO 400的135底片, 即使是用老傳統光學的機器放大, 放到8X12"就差不多了, 再上去的話顆粒也會很明顯, 這是你要注意的. 若是用ISO 100的底片則會比較細膩, 可以再放得更大一點. 所以有時顆粒粗, 又色偏, 搞不好是你原來底片(ISO 400或以上)就有較粗的顆粒, 再加上現場曝光條件不理想所造成的. 為什麼以前相館在拍全家福都要用中幅照就是這個道理, 135底片本身因為片幅小的限制, 能夠放大的照片大小有限, 必須中幅片放大才能得到比較職業水準的細膩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