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xa MAT REFLEX B-L (1960~1967)
MADE IN West-Germany

這一場五十年的邂逅來自於這顆不起眼的小東菜~
CARL ZEISS JENA F=35~70mm 1:3.5~4.8 MC MACRO JENAZOOM II

這顆小東菜其實是日本製造的~也近十歲了吧...
由於各項規格及材料甚至於產地的原罪~
使得這顆小鏡頭相當沒有二手市場價值~

話說當時為了要專心玩單車~不得不將防潮箱一掃而空....
這二"單"要同時存在對我來說是很困難的~!

原本購入這個小鏡頭時是配canon EF的卡口~
後來我更換系統為sony時當然是將卡口也改為sony~
但EF和sony是不可能有轉接環的~所以當然是使用暴力改法~
這也註定了當我清空防潮箱時~這個小鏡頭必需孤獨留下來陪我.....

==================以上是廢話的分隔線====================

終於那天在1張小朋友的贊助下~我順利的取得這台五十年的SLR老機~
這台版上己有前輩分享過了~但我取得的配件不如前輩齊全~
當然價格天差地別~有附皮套算是不錯了啦...哈哈

號稱無頭機~目鏡可以取下~


我從沒有把玩過任何的腰平相機~
所以他有附上腰平對焦屏也是吸引我入手的原因之一~




第一次從腰平對焦屏看出去時~那種上下左右相反的景象真的非常新鮮~
因為可以腰平對焦~所以快門按鈕是設在前方~
這點可就讓我很不習慣了~一直在想....是要用食指按~~還是用中指按呢?(= =凸)


還有一個特別的部份~也許是我沒使用過純機械式的相機~他的快門設定我找了好一會才找到耶......
要把快門設定轉盤的中間拉起來(1/30~1/1000)~外撥桿是設定 1~8秒....而且還有B快門


過片桿......這是一直使用數位的我沒辦法享受的快感......
因為是純機械的快門~所以拉過片桿之前要先設好快門值~真的很特別的感覺......
如果過好片才發現要拍的景曝光值改變了....那......就祈求您的底片容許度真的很大了...



後簾是皮革的....拉過片桿時它會整片向右滑過去~


開啟B快門~




接目鏡的分解圖~因為要除塵就順便拍一下~


它附的"冷靴座"是可以拆除的~


好啦....該是我那可愛的小鏡出場的時侯了....因為Edixa 是M42的卡口~
所以小東菜再度變身為M42卡口~(怎麼改就不要問了~你不會想這麼做的)

繼柏林圍牆倒塌後~二個相差40歲的東西德同志結合囉.....


看起來真的很不搭......
窮嘛....省著點用 ^^

====================以上是很囉嗦的分隔線==================


接下來當然是實拍照囉....
拿到相機的當下相當的興奮~
其實心裡也沒有什麼拍攝的想法~
只是想試看看銀鹽是不是真的會讓人中毒罷了~

先拍一下今天負責測光工作的小DC....
說真的...雖然我早就知道用DC測容易過曝~但也差太多了啦~
不如用猜的.....



拍拍地上...



拍拍天上~(正中午的陽光實在太強~所以我只拍了樹枼)



拍拍樹木~



拍拍石頭....




其實還不錯玩耶....呵呵....

謝謝收看~
文章關鍵字
這東蔡35-70鏡頭3種光圈都搞昏了,f2.7-3.5,f3.5-4.5,f3.5-4.8。不知有前輩知道Nikon交Cosina代工35-70f3.5-4.8(只有195公克),光學結構相同嗎?
小弟也有一台EDIXA PRISMAT TTL哩,不過一直躺在防潮箱裡
原來這台是大大買走的

被標走我還心痛了一陣子
zxcdsa921 wrote:
原來這台是大大買走的...(恕刪)


啊~?!
真的嗎?

這麼巧.....
分享老相機,值得鼓勵

給你+5分啦~!! 

sanyi wrote:
Edixa MAT ...(恕刪)


近日入手 Edixa MAT D-L請問您,底片感光度如何設定,左邊有一個轉盤,下面是設定自拍時間,上面有A
SA感度轉盤,要如何轉動他.謝謝

Rober7614055 wrote:
近日入手 Edixa...(恕刪)



您好~

我的版本並沒有自拍器...而那個轉盤內的ISO只有提醒功能~沒有實際作用~
我是將轉盤拉起裝片時~直接用小東西直接凸它(它有一個小凸出物)

希望能幫到您~! ^^

sanyi wrote:
您好~我的版本並沒有...(恕刪)


您好:謝謝您的告知,原來只是提醒用,也對機身並無測光功能,謝謝 我還是轉不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