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暗房筆記] 放相與修色 (第二堂) (有圖)

(原文發表於: 若魚的Blog)


標準印樣


 


第二堂彩色暗房課, 我用了重拍的 400VC 拍 Kodak Q-14色卡與測試照片, 換去了 台北影像 沖片.
(因為第一堂課時, 用同款底片與相機去附近的店家沖, 試放色卡的結果: 有顏色渾濁、不均勻, 與白色區塊很難修到正白色的問題.)


只是, 這次提早去較色與做標準印樣的結果是: 色卡的顏色混濁 - 應該是老Rolleiflex 2.8F的老鏡 Xenotar鍍膜已經退化所致, 白色區塊的白校正 - 則是大約改善了五成. (以上是與 Max老師討論的結果)


上圖~ 就是第二次測試的標準印樣, 濾色片的修正數據忘了抄在筆記本... 反正就是  對白後的印樣結果. (修正幅度很小)


 


下面第一張  是修色之前的標準放相, 感覺有點平淡. 於是整體加了一點黃色, 並且針對椅子還有下方的地面 局部加光, 就成了第二張比較暖調濃郁的效果. (負片在實作上是減黃)


而且依照實景拍攝與放相的結果來看, 之前放大色卡遇到的顏色混濁現象很輕微, 影像上是呈現出一種柔柔的調性, 色彩表現比較偏清淡, 但細節依舊銳利, 暗部表現優異, 亮位比較模糊, 是標準的老鏡調性~ 個人蠻喜愛的. (五十年的老鏡)



修色前 - 公園椅




修色之後 - 公園椅


 


下面這張叮咚貓, 是已經稍微修成暖調的結果了, 不過事後覺得洗得太深了點, 不滿意~
(標準放相的試條遺失了, 沒得比較, 參考印樣吧)




叮咚貓 - 加了 Rolleinar 1 近攝鏡


 


注意事項:
同學有遇到 加減光時的繞射問題, 是由於徒手做擋光的動作, 導致影像在顏色上有
明顯的色偏問題, 應該改用純黑卡紙 或是戴黑手套做加減光的動作.


 


手工放大 Info.
放大機: Omega or Durst (忘了)

放大鏡頭: Rodenstock Rodagon 80mm/f4

PAPER:FUJI C-TYPE GLOSSY(一般光面相紙)

沖片: 台北影像

照片掃瞄: EPSON P1650 PHOTO + 白平衡修正

螢幕較色: Spyder2 Express


相機: Rolleiflex 2.8F + Schneider-kreuznach Xenotar lens
測光錶: Gossen Digisix
Film: Kodak Portra 400VC


 


課程:


達蓋爾專業暗房工作室   彩色手工放大暗房班


 


PS: 沒附上店家掃底片的圖檔, 是因為: 他們來不及燒光碟 我又急著走... 有時間再補上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