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問到鹽埕區的科隆,想說問那麼多家,也懶得再問其他店家,也因此剛好有便宜一些些,就買了當時熱銷的 Canon EOS 500 KIT組,其實應該說是小編怕新手入門,拍了一堆照片都對不到焦的,何不如買一台可自動可手動的電子相機,因此把身上所有的錢買了台EOS 500,又聽從店家張姐的建議,買了個相機包、保護鏡,看到濾鏡的型錄,又敗了水滴柔焦鏡(就是當時的手動PHOTO SHOP美肌功能),偏光鏡,最後又買了貴鬆鬆原廠電子快門線,把身上當時的財產全都給了老闆,帶著滿足的心情回家,幾年後發現當時沒給我機身蓋、鏡頭蓋,真是XXOO....
CANON EOS 500算是開啟我單眼世界的第一部相機,伴隨著我一路走來,雖然花了不少錢在拍照洗相片,後續也幫它添購了長焦鏡頭,但目前小編把它放在冰冷的電子防潮箱,感覺有點對不起它!
後來上了專科後也是讀相關科系、前後也在當時買了 LOMO LUBITEL 120、拍立得、以及、SHARP V8攝影機、NIKON FM2...等3C產品,加上時常利用假日開車載著當時(還是女朋友的老婆),全省到處啪啪走及拍照~
轉眼間,這已經是將近二十年前事了!
就是因為迷上這些相機,陸陸續續又買了不少台數位、鏡頭、單眼數位與 RF 底片機...等,把兩台電子防潮箱塞爆。以致於現在口袋空空~哀,奉勸各位玩影音或3C的朋友們,這些東西都是無底洞~真的不要太沈迷啊!
以上是小編的簡介,雖然感覺跟這次的主題不相干,不過現在要介紹的主角是小編防潮箱內的成員 NIKON FE 與 Nikomat ELW
1960~70年代,Nikon推出大F與F2系列的專業機身外,為了兼顧到一般業餘的使用者,因此Nikon另闢了一條產品線-Nikomat/Nikkormat,除了傳承了F系列的堅固機身,但取消了可交換式觀景窗,因此可以提供較便宜的售價卻是Nikon機械相機裡堅固的代名詞,
不過在1980年以後便不再使用這些商標,一律都只用Nikon。
而在當時 Nikomat 生產了 FT系列(機械快門) 及 EL系列(電子/機械快門)
FT (開啟業餘相機測光功能) 機械快門系列:
FT → FTn → FT2 → FT3 → FM → FM2 → FM10 → FM3a
EL (可算是 Nikon第一台光圈先決的相機) 電子快門系列:
EL → ELW → EL2 →FE → EM → FG → FE2 → FG20
>>> 此次主角是 NIKON FE 及 Nikomat ELW(算是FE的史祖)

▲ 1. Nikon FE —1978年推出,是繼EL系列之後的另一款電子自動相機。有光圈優先,可換對焦屏,可配馬達,8s~1/1000s快門,外形酷似FM。(圖上)
▲ 2. Nikomat ELW —1976年推出,是Nikon公司生產的第一台具有光圈優先自動曝光的SLR,也是Nikon第一部具有內置閃光燈熱靴的SLR。
EL具有光圈優先曝光模式外,還有手動曝光模式,快門速度為4s~1/1000s快門,有1/90s的機械快門檔位 EL的改良型,可支援電動卷片。(圖下)

▲ Nikon FE 捲片拉柄(含電源開關)、快門鈕(快門線孔)、軟片計數窗、重複曝光鈕、快門轉盤

▲ Nikomat ELW 捲片拉柄、快門鈕(快門線孔及電源開關)、軟片計數窗、快門轉盤
差別:Nikon FE 比 Nikomat ELW多8s快門速度、重複曝光鈕、機械快門達1/90

▲ Nikon FE 快門轉盤(光圈優先A快門、B快門、8s~1/1000s、機械快門1/90、1/125閃燈同步)、閃燈熱靴

▲ Nikomat ELW 快門轉盤(光圈優先A快門、B快門、4s~1/1000s、機械快門1/60、1/125閃燈同步)、閃燈熱靴

▲ Nikon FE 軟片ISO/ASA值(感光度) 12~3200、EV值土2(曝光補償)、迴片拉桿、背蓋開關

▲ Nikomat ELW 軟片ISO/ASA值(感光度) 25~1600)、迴片拉桿、背蓋開關
差別:Nikon FE 比 Nikomat ELW 多ISO/ASA 12及3200、EV值(曝光補償)

▲ Nikon FE 景深預視鈕

▲ Nikomat ELW 景深預視鈕

▲ Nikon FE 自拍器旋柄

▲ Nikomat ELW 自拍器旋柄

▲ Nikon FE "Nikon" LOGO 銘板

▲ Nikomat ELW "Nikomat" LOGO 銘板及機頂EL 型號

▲ Nikon FE 兔耳朵AI接環、卸鏡頭鈕 及 外接閃燈插孔

▲ Nikomat ELW 兔耳朵Non-AI接環、卸鏡頭鈕 及 反光鏡預鎖鈕(減少震動及更換電池)

▲ Nikomat ELW 外接閃燈插孔(相機背蓋開闔處上方)
差別:Nikon FE 如要使用Non-AI鏡頭需磨屁屁,個人覺得Nikomat ELW 外接閃燈插孔設計位置比較順手,雖然後續相機都設計在前方,但還是側邊較Good


▲ Non-AI鏡頭卸下手法,先把鏡頭(轉到F5.6)與兔耳朵在一直線上,往順時針旋下就OK

▲ Nikon FE 觀景窗內快門與測光指針,合焦採用裂相合屏

▲ Nikomat ELW 觀景窗內快門與測光指針與Nikon FE 大同小異,合焦採用裂相合屏

▲ Nikon FE 背蓋可放置軟片感光曝光參考值(採用銅材質,FM2中期省成本採用塑膠材質質感較差)

▲ Nikomat ELW 背蓋沒有設計放置軟片感光數據的地方(當時人沒想到這一點或是其他因素)

▲ Nikon FE 採用平板式快門簾

▲ Nikomat ELW 也是採用平板式快門簾
重點來了~Nikon FE 與 Nikomat ELW 更換電池機構完全是不相同

▲ Nikon FE 更換電池是在底部右方的旋鈕(需用十元硬幣旋開)使用2顆1.5V LR44水銀電池,與現在FM、FE系列大多相同,而Nikomat ELW 較複雜一些。

▲ Nikomat ELW 更換電池不是在底部,而是.............請往下看

▲ 1.首先要先把鏡頭旋下來

▲ 2.有看到反光鏡下有一個奇怪機構嗎,它就是躲在反光鏡下方


▲ 3.將卸鏡頭按鈕上方的---反光鏡預鎖旋鈕往上扳


▲ 4.景深旋鈕往上扳同時反光鏡也同步往上翻,原來更換電池室是在這邊(有點特別)

▲ 5.Nikomat ELW 使用1顆6V 4LR44水銀電池,不過小編建議用4顆1.5V LR44水銀電池來改造也行。
更換好電池當然要測試一下有沒有電~

▲ Nikon FE 電力測試是採用旋柄,往下扳就可看到有沒有電力

▲ Nikomat ELW 電力測試是採用按鈕式,往下按就可看到有沒有電力(ELW是橘燈,FE是紅燈)兩台是差不多
最後附上各時期NIKON 鏡頭蓋,左邊是早期到右邊是近期,左邊是不耐用又不美觀,新版是耐用又美觀~感謝各位的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