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這台相機的相遇,似乎有那麼一點巧合…

用久了功能繁多的數位相機,前陣子突然懷念起以前單純的機械式相機。心裡想找台輕便的機器,原本看上Leica CL,萊卡家的小兄弟。 後來有天在Google上作功課,沒想到看到一張 Rollei 35與Leica CL的合照,站在Rollei 35旁的CL就像是巨人一樣。瞬間眼睛一亮,我的目標馬上轉移到經典小巧的Rollei 35上。
至於規格嘛~
咦?沒有對焦機制,要自己估計距離…簡直酷斃了!一整個原始人的生活方式嘛~完完全全站在當今自動化、數位化氾濫世界的另一端!哈哈!那不是我一直想去透透氣的地方嗎?
測光系統是用Gossen製,俗稱火柴棒測光器。老實說我收到相機後才第一次見到這麼古典的系統。
Rollei 35的鏡頭焦距為40mm,雖然不能拆卸,但不用時可以縮起來,便於收藏。
當它收起鏡頭時體積約為97mm x 60mm x 32mm,是當時世界上最小的相機。


Rollei 35 系列大體上使用兩種鏡頭:
1. Tessar鏡:這是最原本 Rollei 35配的鏡頭,為Carl Zeiss所設計,最大光圈f3.5。這顆鏡頭是歷史上銳利經典好鏡一枚,俗稱「鷹眼」。搭載Tessar鏡的型號有:Rollei 35、Rollei 35 T、Rollei 35 TE,還有紀念機種 35 Gold。
2. Sonnar鏡:Rollei 35 的全盛時期,Rollei 決定讓這台小相機更上層樓,搭載了Carl Zeiss設計,加上Rollei特有HFT鍍膜,大光圈f2.8的Sonnar鏡。搭載Sonnar鏡的型號有:Rollei 35 S、Rollei 35 SE,還有幾乎所有的紀念機種 35 S Gold、35 S Silver、35Platin、35Classic。
Rollei 35發展的過程中還曾經使用過:Triotar鏡、S-Xenar鏡。不過我覺得這兩種屬於Rollei 35發展史的分支,是為了降低成本所嘗試的鏡頭。
我在網拍購得的這款是Rollei 35 S 黑色。
鏡頭是Rollei製Sonnar鏡,焦距40mm,光圈f2.8~f22
快門B~1/500 sec
Rollei 35 給我的致命吸引力是它把照相的動作分解成攝影最最最基本的元素:光、距離、時間。
使用這台相機,每次照相都要先觀察環境與天色(測光),思考自己與主題的關係(測距),然後腦子裡翻出了物理光學知識來決定光圈快門(時間)。
每個動作,無一不像當頭棒喝,讓我找回當年喜歡上攝影的感覺,重新體會到每張相片背後該有的態度、該注意的環節、該付出的努力。
這台小小的相機,提醒了我攝影是種privilege,是該感激的。

[Part 2] Rollei 35T
經過三個多星期的旅程後,從西班牙寄出的Rollei 35T終於安全收到。
其實這一台35T是我在網上標的第一台,結果最晚到…
拿到這台相機的第一個印象就是…鏡片好小喔!
但也馬上明白為什麼早期的Tessar鏡會被廣泛的使用…
就是因為他的結構簡單、製作成本低,可卻有良好的光學表現。簡言之「便宜又大碗」
既然Rollei 35主要的兩款機型到齊了,來簡單的比較一下吧。

相片裡左邊的是35T,右邊的是35S。鏡頭是唯一的不同處。
35T的鏡頭是Tessar,35S的鏡頭是Sonnar。
可以看到Tessar鏡片明顯地比Sonnar鏡直徑小,且少了HFT鍍模。

兩台相機的背面一模一樣。

拉出鏡頭的比較:35T的鏡頭比35S長一點。
在Rollei 35相機的全盛時期,配有Sonnar鏡的Rollei 35S 的加入,延續原本Tessar鏡銳利的高品質,為此款相機做了光學上的升級,讓Rollei 35系列成為更名符其實輕便相機中的貴族。
相關連結:
Rollei 35 cameras and photography: http://johnlind.tripod.com/rollei/rolleitext.html
[新手開箱]Rollei 35 德製前期版: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5&t=572650
【分享】具有貴族氣息的經典VF機~~ROLLEI 35T: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5&t=589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