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ktica Nova是 1964 年至 1969 年製造的 35 毫米單反膠片相機。它是Praktica IV和 Praktica V 的徹底設計改良,第一款帶有固定五棱鏡眼平取景器的 Praktica 型號。

Praktica nova 的機身比它的前輩更低,因為它的快速膠捲風桿從底部移動到頂部,而且五棱鏡外殼更低。相機的快門釋放按鈕按人體工程學.定位到正面,這是從蔡司依康的Contax S接管的功能。Nova 系列的一個特色是膠片推進桿頂部的小膠片式提醒撥盤。相機的構造者是 Herbert Welzel。

相機的Jena 1:2.8 50mm 標準鏡頭有一個自己的景深預覽桿。可以使用M42 螺絲安裝的其他鏡頭代替。快門釋放上的分段壓.使鏡頭關圈縮小.來進行景深預覽。

相機有一個焦平面布快門。在它的快速撥號盤上,它有一個第二個撥號盤來調整慢速。這些是 1/2 、1/4 和 1/8 秒。正常速度是 1/30、1/60、1/125、1/250 和 1/500 秒。加上B檔模式。當快門需要上弦時,取景器左上角會出現一個三角形的紅色指示器。

[上週在過時相機鋪.以極廉的價格收進一台.外觀十分精美.機械構造也很好玩.]


以上資料來自相機百科.[有經修飾].

網圖資料分享:

Praktica Nova布簾快門底片相機.

Praktica Nova布簾快門底片相機.

Praktica Nova布簾快門底片相機.


Praktica Nova布簾快門底片相機.
Praktica相機最初是KW的 35mm SLR 型號的名稱,於 1949 年推出,
是Praktiflex的繼任者,這些相機是最早使用M42x1卡口的相機之一。

它成為由KW生產,然後由Pentacon生產的經久不衰的 SLR 系列。
Praktica 系列相機.生產的最後一款產品是BX20s,於 2001 年停產。

後來生產的許多數位相機.高級伸縮鏡頭類單相機.由大陸掛名代工的.

網圖資料分享:

Praktica 系列誕生於 35mm 單反相機的初期。建造 Praktiflex 時,Kine Exakta才問世三年,十年後推出 Praktica 時,Exakta Varex 仍然是卓越的 SLR 之一。Praktica 系列會受到 Exacta 的影響是理所當然的,並且在許多方面,儘管大多數都是膚淺的,但這兩條系列彼此相似。兩者都從齊腰取景器、前置快門釋放裝置和棱角分明的對稱機身開始。

但回想起來,第一台 Praktica 避開了 Exacta 的許多怪異之處,因為它預料到了很多即將發生的事情——它以後來的 35 毫米相機(繼徠卡之後)的正常方式佈置,在攝影師的位置放置了濾筒左側和攝影師右側的控件。與 Exakta 的窄卡口不同,後者需要在外法蘭上添加第二個卡口.

它與Contax S共享寬而簡單的公制螺紋卡口,我們稱之為M42 卡口,有時也稱為“Pentax-Praktica接環,後來以一種 Exa卡口不會出現的方式.如EXA 1B.1C機種.讓M42變得無處不在。

同時,它肯定不如 Exacta Varex 系列豪華,缺少可拆卸的對焦屏、堅固的可互換取景器屏幕、極長的曝光、自拍等。結構也不是那麼堅固。但這些因素,以及螺絲安裝鏡頭的普遍性,讓 Praktica 更容易獲得,並且有一段時間,這條線非常成功,並定期出口到西方集團。隨後進行了許多修改,有些很簡單,例如取景器和鏡頭卡口的更改,有些則很激烈。

以上資料來自[相機百科].(有經修飾).
據聞第一台M42相機是最初的“Praktica”,它類似於 Praktiflex,但具有重新設計的機身和取景器遮光罩。Praktica 的版本沒有閃光同步、多組 vacublitz 端子、單個 PC 插座和/或隱藏在相機底部橢圓形凹坑中的特殊端子。其中一些模糊成具有特定名稱的後來機型,這些都標記為“Praktica”。

早期的 Prakticas 相當典型的 50 年代單反相機,其快門與原始的徠卡焦平面快門相似:快門速度撥盤在豎起時沿一個方向旋轉,然後在發射時沿相反方向快速旋轉。錶盤的一部分被抬起並相對於整體轉動以改變設置。與其他徠卡型快門類似,但有一個重要區別,即必須使用第二個定時器才能實現低速。與Leica III的不同之處在於,這個計時器與一個簡單的開關接合,其設置與快速設置在同一個錶盤上。

該系列的標誌是前置快門釋放裝置。這種放置起源於 Praktica 的誕生,當時腰平取景器是 SLR 的標準配置。在腰部或胸部高度使用 SLR 時,頂部安裝的快門釋放裝置不太符合人體工程學。有一種觀點認為,前置快門釋放裝置可以使抓握更穩固,從而使手持拍攝的照片更清晰。

Prakticas 第一個系列中隨後命名的模型都始終具有兩種同步類型:X,通用,以及幾種閃光燈同步中的一種,無論是 M、F 還是“F”。這是比“F”稍長的延遲。PC 插座在 FX 模型的生命週期內成為標準,它也存在於 Vacublitz 模型中。

F.X2 重新設計了取景器遮光罩,在某種程度上犧牲了其核心功能.以換取能夠將可拆卸的五棱鏡放置得更靠近對焦屏。F.X3 為 Contax/Pentax 風格的自動鏡頭增加了一個保險槓,直接由快門釋放驅動。在下一個機型“Praktica IV”中添加了大型固定棱鏡,底板上的快速推進觸發器也通過“V”保持不變。此觸發器是對繞線旋鈕的補充,繞線旋鈕保持其作為幀計數器的功能。

隨後進行了更徹底的重新設計。IV B 引入了內置儀表,Nova 改造了身體的各個方面,Praktica Mat 引入了 TTL 測光;隨後的模型引入了越來越多的現代功能,擺脫了第一個 Praktica 就是一個例子的現在過時的 SLR 模型。快門釋放裝置將被重新設計,同時保留在相機的前部,旋轉撥盤將消失(而不是令人遺憾),TTL 測光將成為標準。最終,該系列率先採用了金屬化塑料外殼,這在 70 年代成為日本 SLR 的標準配置,儘管由於東方集團的技術落後,該系列永遠無法恢復其作為高端尖端 SLR 的昔日聲望或地位。

以上資料來自[向基百科].有經修飾].
PRAKTICA底片單眼相機其輝煌的一頁.

網路資料圖片如下.


Praktica Nova相機.有網友質疑.
退片軸的外盤.有標示:12.20.36.

這個號數只是標明所裝底片的張數而已.
而且這位網友說明12張標示.根本是多餘.

因為他說.自他買過的底片.從來沒有買到12張.
這個可能是玩底片的時間不久.早期是有12張的.

以前拍的舊照片參考如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