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問一下相機中錄影格式裡所描述的比特率為什麼會比實際上得到的影片容量相差甚遠呢?

比如說我選擇了一個237Mbps的格式拍攝,按照換算得到的影片應該要有237/8約等於30MB/s的大小

但我進行拍攝後實際得到的影片大小約只有10-14MB/s 請問是因為沒有進行Raw檔拍攝嗎? (本身相機需外接才能錄製Raw,故無法自己嘗試)

還是說其實原本是有那個流量的影片,只是在相機內錄製到記憶卡裡時,經過編碼讓檔案變小了??
因為每一幀的明暗(亮度)色彩(色度)複雜度(信息)不同,壓縮後每秒產生的數據量,位元速率(比特率)(碼率)大小就不同
av98us wrote:
因為每一幀的明暗(亮...(恕刪)


原來如此,謝謝
我記得影片,
1.5Mbps~3Mbps品質已經夠好,
玩到10Mbps就不想再走下去。

妳的影片解析度為何?

我沒仔細測過1080P,
是剛有人提醒的。
https://maps.app.goo.gl/ZyyMAPNtjN8GJVPp7
sorcerer1973 wrote:
我記得影片,1.5M...(恕刪)


4k的,因為播放平臺主要為電腦螢幕,所以想在後製跑的動的條件內盡可能增加記錄數據,以增加調色上的寬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