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提供 ICC ICM 來跟作業系統說明"它"跟作業系統的色彩差了多少,
所以一般設備出廠值都盡量以 sRGB 為標準,或者說一些低階設備也都以 sRGB 為標準,
因為它顏色不到 1677 萬色,甚至以 256 色運作,加掛色彩資訊檔沒意義。
但當輸出/入設備或者一張照片以非 sRGB 為運作/標準,
然後又有人忘記加掛資訊檔,或者轉換色彩空間,結果不是處理後爆亮就是爆暗,
因為作業系統無法判定這東西跟它差距多少。
做電子稿前把所有繪圖軟體設定成共同的色彩空間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使用校色器要注意的一點,就是購買的螢幕有沒有真實高彩空間,
個人遇過一些高階面板以出廠值掛上色彩資訊檔,幾乎不用校色。
想要顏色正確,即便是廣色域之類的螢幕,也要知道它廣在哪部份色彩空間;
市售一些低階螢幕也是一樣,如果他顏色不夠飽和,校色是沒意義的;
如果它給你不需要的雜色,經過校色器之後,剩下的顏色我想應該跟本不到高彩,
甚至造成漸層不連續面,這對修圖跟做稿非常辛苦。
一般使用者其實不用太擔心這問題,尤其是沒有要畫圖或者做搞出圖的人,
像我朋友就跟他說,只要他確認掛好螢幕色彩資訊檔,高高興興的看電影就好了。
廣告,不就是這麼回事?
yiming wrote:
很抱歉, 我只是認為樓主沒有特別說明用途, 然後又只是問
"哪一個比較好".
在這種情形下若答以"當然"選某一種, 似嫌草率,
或也易為人誤解. 因為一般人不會了解這個"當然"之外,
還有什麼別的可能性.會誤解 "其它選項是沒用的"
當然我的前文也是太懶, 只打了一行字啦.
樓上其它大大的補充加起來, 我想應該就完整了.
小弟雖非專業但絕無草率之意
已就樓主所提問題,假設兩種一般大眾最常使用的情況做為"前提"
且樓主提出的問題也是針對ADOBE RGB 跟 sRGB做為比較
並未提及其他色彩定義 包括 AppleRGB,kodak_dc,JapanColor2001Uncoated或是NIKON或CANON等等
在這些前提下 請yiming兄指導一下 有何理由選擇ADOBE RGB?
若沒有理由選ADOBE RGB那"當然"就是選sRGB啦(二選一)
何以yiming兄回文 "世界上沒有當然這回事......"?
還請以不草率的方式解說
let's casual swing
葉小瞇 wrote:
想請教一下Caber...(恕刪)
趕上課沒把文章校完,請閱原文。
CRT 是真的有差,但 LCD 有些面板品質良莠不齊,校色結果你是知道的。
--
我沒用過 2242 這款,所以不知道它顏色表現如何。只能跟你講 2402W(TN) 這款使用的心得。
16:9 的螢幕如果你不嫌 TN 面板可視角變色問題,我會建議你拿 24 吋的螢幕,視覺比較不會有壓力感,因為他上下等於是 19 吋高度,旁邊空缺可以給你放選單。建議拿有感光亮度調節裝置,可應付做稿最痛恨的日昇、中午跟日落顏色差異,方便你辨識顏色(我們螢幕亮度都很低,而且掛上遮光罩)。
因為自動調節功能,我拿 2402W 這款,比一般 LCD 螢幕好很多,但很可惜它們是 TFT-TN LCD,雖號稱 95% Adobe RGB(因為我們工作室之前用 Adobe RGB),但顏色表現只到一定程度,會有 TN 面板與生俱來灰灰的感覺。所謂 1677 萬色是因為它用 8bit 訊號以 10 bit LUT 處理後再輸出為 8bit,補足 TN 面板 gamma 的不足,讓它顏色成非線性表現方式更有對比,加上我用蜘蛛把顏色調整過,這台 LUT 的確有對應到實際的顏色,漸層色部份是足以應付了。這部份我是因為 boss 不希望花太多錢在工作機上,只好拿捏中間值-對比夠但顏色堪用的機型。輸出機我們掛的是 CG19,那台是 IPS 面板,顏色很飽和,對於一般 LCD 有種柔和感,兩者配合起來保險稿子不會出問題。
日規 2242W 是 S-PVA 面板,不知道台規是不是 VA 面板。如果是 CG 系列 IPS 面板我會推薦,可是我不知道 Flexscan 系列 S-PVA 面板是否發色也飽和。但他的點距 0.247mm 值得推薦。
顏色部份:
總歸來說,EIZO 用 LUT 讓 1677 萬色盡量不打折,LUT 處理完還是 1677 萬色,所以他們標 1677 萬色,但是一般螢幕也標 1677 萬色,但是這顏色實際多少在 NTSC 裡面就不得而知了。再來又要提到 NTSC 顏色覆蓋度-某些廠商在他們的螢幕標上 NTSC 1XX% 色域,結果我買回家掛上色彩資訊檔很怪,校完色就發現怎麼不連續面出現了
,結果是因為他們產品的顏色在 NTSC 色域裡沒錯,可是某些顏色太接近,而且是非正規顏色,導致校色完之後這些怪顏色被剔除,剩下可能不到一千萬色。標示 1677 萬色,只是說針對於真實環境估算色裡頭可顯示出來的幾色,並非 NTSC 正確的某色域發色顏色,不符合 NTSC 色域發色標準等於無法用一個標準(例如 sRGB)來運作。
所以建議選購螢幕不要看什麼廣色域或推薦→什麼"32b位元高彩"其實是 Windows 設定值,用一些頭銜唬人→什麼"國家電視系統標準 97%"其實就是 NTSC 97%,什麼"廣色域"其實就是超出 NTSC 90% 就說廣色域,也不知道廣到哪裡去,校完色一樣鳥掉。
我都是自己拿工作用的印刷稿件跟電子稿件轉 sRGB 到展示現場看顏色最準。首先就看灰階、K 色還有四色黑的稿子到底有沒有正確,還有對比高不高,點距細不細。
你說的那台螢幕顏色部份很多人在站上討論過,可以搜尋一下。
廣告,不就是這麼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