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owuu wrote:
其實我不太懂
為啥要用PS開RAW?

能不能請教一下你的RAW檔轉JPG檔的流程呢?

目前為止, 我自己摸索的結果
是以Adobe Bridge加上Photoshop再加上camera raw這樣子最順手
Bridge裡可以瀏覧照片還有Exif或是加tag等等
而大部份的RAW檔只是要調白平衡, 對比, 亮度, tone curves, 紫邊修正這些
有很多只要選擇白平衡就OK了
所以我感覺上camera raw的選單還蠻方便的耶
ValkyrieVF25 wrote:
能不能請教一下你的R...(恕刪)


假設今天拍的是記錄性質或遊記
或一些比較隨性抓的東西
例如跑了三個不同場景
每個場景約100張

這樣我會先用DPP把每組場景的照片一次做大略調整
先把確定沒救的調出來丟掉(模糊 被檔鏡頭 怪表情等等)
把相近的場景整組圈選起來 定個色溫 亮度 拉對比等等
其中曝光有問題的再單獨調一下
同場景裏差不多時間拍的東西
每張的差異性不會太明顯
除非拍到一半你動了設定....
檢察一下照片 沒問題就可以一次轉

最後從所有照片裡面挑出最喜歡的 最有條件調整的(例如構圖 銳度 表情 都很優)
進LightRoom仔細慢慢玩~出大圖

如果有非PS不可的照片(例如去背 套圖層等等)
才會轉TIFF丟進PS

這樣一方面靠DPP的方便快速
又有LR的強大功能~

其實轉完的RAW我大概都會留原始檔(塞很大)
通常幾個月後看到以前的圖又會有不同想法.....
5DII的RAW一定要CS4的外掛C.R
LR和CS4的C.R
基本上是一樣的色域4.4
但是比CS3多了4種風格檔和Adobe 色域
而LR根本就是Bridge+CR
以只調白平衡 亮度 銳利度
DPP是大勝LR和CS4
建議DPP出JPG或TIF
在丟LR調色
ku0914 wrote:
建議DPP出JPG或TIF
在丟LR調色

出 16-bit的TIFF我還能瞭解
但直接出8-bit的JPG這樣就有很多東西沒得調了耶
多了轉TIFF這個步驟其實我反而覺得麻煩
不像CR會寫個xmp暫存檔, 記住之前的轉檔的設定
在Bridge中瀏覧時也會立即反映出之前Raw調整的結果
所有事都只要保留Raw和Jpeg檔即可
ValkyrieVF25 wrote:
出 16-bit的TIFF我還能瞭解
但直接出8-bit的JPG這樣就有很多東西沒得調了耶...(恕刪)


+1
DPP和LR兩套軟體之間
RAW轉點陣圖互丟有啥意義?

若要進PS做進一步處理(例如磨皮)
就出TIFF丟進去

請直接至adobe下載 Camera Raw 5.5它有支援較新的機型有
Nikon D300s
Nikon D3000
EOS 5D Mark II
Olympus E-P1
Panasonic DMC-FZ35
Panasonic DMC-GF1

至於安裝路徑 C:\Program Files\Adobe\Adobe Photoshop CS4\Plug-ins 即可

同時也有支援 Lightroom 2.5 的Camera Raw 5.5 Mac OS / Windows 都有!
請自行至官方網頁捉取最準確!

有人覺得Canon 有 DPP 為甚麼要用這個呢?
我想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我個人是因為有C/N兩系統在使用,
為了統一操作介面所以我從CS2開始就買了。
不然DPP+NX 快速鍵皆不從經常會按錯~

它們都可以選擇多種不同色域 / 8~16bit 及jpg tiff png 等不同的檔型
不過容我提醒我們最終的輸出端大多是 SRGB/8bit/jpg 為主(網頁及沖印照片)
所以在軟體裡繞了一大圈最終還是要回到這基礎條件上做最終的成像。

Red tomato 婚禮 攝影 設計 http://www.wretch.cc/album/tomatophoto
我是在DPP抓調白平衡, 對比 曲線
再用LR調背景色調之飽和度色相 還有漸層工具和筆刷<DPP沒有的功能 而且LR同步化較快>
尤其調婚禮現場大量圖檔
基本上TIF我只有拍札誌封面才會用
輸出和網路都只有8bit sRGB
DPP也能記住上一次參數和套用
而且CS4CS3大量調RAW會當機或跳記憶體不足


想必ValkyrieVF25 marcowuu2位先進
是從事商業攝影或設計
可多多分享心得交流
小弟也是採用 Adobe Bridge + Camera Raw + PhotoShop

用到現在...無法言喻的感覺 (目前 DPP 只用來 "快速預覽" 剛拍完的照片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