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張底掃後的照片顏色問題

MyBike wrote:
感謝Sunglow大...(恕刪)


V ED不能做多重掃描. 不過我用過5000ED的多重掃描,既耗時間而且真正多擠出來的細節也是有限. 沒有多重掃描這個功能我個人是不會太遺憾的,你如果希望一定要有的話那就另花多一倍的錢去買5000ED吧!

我是建議你就直接用Nikon Scan裡頭的DEE功能來調暗處的反差,調到你自己所喜歡反差和細節剛好達到一個你喜歡的平衡,那就可以了! DEE其實蠻好用的,也不會像多重掃描這麼耗費時間!
為什麼"只有"CSI或醫學要用的底片才需要保留細節 ???
我選第二張,保留細節~~~

有細節,你要做什麼用途都可以,要修圖,要輸出都OK~~~
(顏色淡可以用PS加強~)

沒有細節的話,現在不覺得怎樣,等到以後需要時會後悔的

難道再要拿出來掃一次嗎

個人的習慣是 不管數位還是底片,都會在一開始保留最多的細節,替以後著想

因為細節多,照片才立體,有層次
全真古墓 結髮情 深谷寒潭 淚似冰 神鵰獨臂 尋孤影 兩鬢飛花 留俠名
MyBike wrote:
第一張的顏色比較濃, 但是細節則消失了.
第二張的顏色比較淡, 同時也保留了細節



樓主這張正片是在Nikon底掃(包括V ED, 5000ED, 9000ED都是)時最容易發生的現象,因為底掃動態範圍再大,也無法在正常的情況下把正片極暗和極亮的部分都忠實的表現出來,以至於黑的部份黑成一片,細節表現不出來! 我先前有說過了,多重掃描會有幫助,但幫助極為有限,如果樓主是用5000ED掃多重的話,同樣像第一張的曝光,陰影處仍然是黑成一片的!

樓主的描述其實不全部對! 你仔細看第一張,黑影部份太黑了,看不出細節,這沒有錯; 可是曝光正確的房屋,還有綠草地,其實細節表現比曝光拉上來的第二張反而更好. 要說立體感,也是第一張比較好. 第二張把極暗和極亮的部份拉近了之後,反而立體感比較差,房屋和草地的細節也沒有比第一張好!

所以調整真的是看個人的習慣及喜好. 樓主到目前已經得到不少不同的意見,想必反而更傷腦筋吧? 就像我上一發言講的,善用DEE的功能自己調,調到自己滿意的時候為止,這樣就好了!
Monte920 wrote:
樓主這張正片是在Ni...(恕刪)


感謝Monte大大的建言. 真是勝讀十年書. 在此, 小弟有一問, 是有關DEE的使用.
我一剛開始也是使用DEE來調整, 但我發現, DEE必須按"更新"鍵, 然後Scanner又重新的來掃描底片一次, 感覺上不若我使用Tone Curve來的快, 因為, 我只要拉拉Tone Curve, 然後預覽畫面就會有變化, 然後我依此來調整我所喜愛的顏色及對比, 不知道是否小弟使用的方法有所錯誤?

I love biking.
MyBike wrote:
感謝Monte大大的...(恕刪)


你如果在預覽前就固定開啟DEE, (不用開太多,只要開啟到10%,以免有的照片看起怪異), 預覽掃描一次之後你就可以上上下下調多調少,甚至關掉(一般反差小的照片就不需要DEE了!),然後再按下方的Redraw(更新)鈕,預覽畫面就會馬上秀出結果,而不需要重新掃一遍!
Monte920 wrote:
你如果在預覽前就固定...(恕刪)


感謝Monte大大的回覆.
剛剛是用了一下您的方法, 還真的很好用. 不過, 我發現, 用DEE主要是用來增加照片的亮度, 如果是這樣的話, 那與從Tone Curve來調整照片的亮度有何不一樣? 我剛剛是先用DEE來增加照片的亮度, 然後再利用Tone Curve來調整照片, 不知道Monte大大是不是也是如此, 還是您比較喜歡用其他的軟體來調色調及對比?
I love biking.
4000ed、5000ed、8000ed及9000ed皆有類比光源(analog gain)的控制選項,我不知道Ved是否也有此類比光源控制!

如果有,您可以藉此選項調整掃描的出光強度,用強光及弱光各掃一張,前者可掃出暗部細節,後者可掃出亮部細節,再用軟體合成為一張,試試看吧!
MyBike wrote:
感謝Monte大大的...(恕刪)



DEE並非增加照片的亮度, 而是減少暗階與亮階之間的差別, 跟Nikon Capture裡的D-lighting是完全一樣的. 你調整曲線及色階也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 所以你如果後者操作比較習慣, 那就用後者吧!

另外, V ED也有Analog gain的功能, 不過要掃兩次再合起來, 其實就是手動去做 5000ED有的多重掃描功能, 那操作會更累更花時間. 如果要求細節完美是可以這樣做, 但我覺得拉曲線或用DEE是最快而又效果不錯的方法! V ED的D-Max有4.2的水準, 其實也算相當夠,尤其是負片可以說完全沒問題. 5000ED/9000ED的D-Max是4.8並非它們的LED或處理引擎較強,而是因為它們能多重掃描. 所以這方面V ED跟它的大哥們其實是動態範圍上沒有差別的!
感謝Monte大大的回答, 我又增廣見聞了. 原則上我大都會以Tone Curve, Color Balance及DEE相互搭配的使用. 至於其他的功能, 也許未來在來玩看看.
I love biking.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