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20SD wrote:
最近開始學後製,所以...(恕刪)


我喜歡微調一下飽和、對比和明亮,其他都不動了。
什麼色階、曲線,我都看不懂。

之前有人教我後製,光一個人像磨皮,我磨了快一小時還失敗。
算了,我還是拍攝時認真注意細解比較快。

疊圖筆刷之類的,對我而言都很困難。
還是乖乖的現場就搖好黑卡就好。

我不反對後製,我只是覺得那個太耗我時間。


我比較討厭的是:

明明照片是合成,硬說絕對沒合成。
明明hdr疊的,硬說自己黑卡控光了得。

如此對自己不老實的人。

除此之外,拍得好,後製得好,都是高手呀!


A320SD wrote:
最近開始學後製,所以...(恕刪)


老實說 您後製過的作品 其實根本不用後製即可拍出來,在於有沒有那功力而已,雖然後製會加分沒錯。
使用機種Nikon D80、D90、Konica AUTO S2快樂拍照 並持續找尋屬於那種鄉下小
個人認為
其實一開始拍的時候調光圈設白平衡
不也算後製嗎(應該是前製)
因為都跟現場看到的不一樣阿
如果只是原汁原味把現場看到的場景單純拍下來
有些照片除了構圖外是平平淡淡的
只是差在一個是拍照功力的高低
一個是電腦修圖功力的高低
不管怎樣
自己看了滿意才是重點
我也都會至少調一下對比
不然自己的技術沒辦法每張都能測光準確
只好調一下了
A320SD wrote:
這張是我沒後製的....有點過曝的照片


練習 後製, 才可以 故意去拍過曝照 來練功.


真正 拍來 後製用 的 素照,

那在曝光上, 可是 得 想辦法 儘量減少 死白, 死黑..

反差太大, 該圍曝 就圍曝, 以便留住最多的細節.


拍完 儘量在現場 看一下 照片的 histogram,

機身 的 死白 死黑 警示圖, 最好打開..

發覺有不對, 趕快重拍.

宅男乙 wrote:
練習 後製, 才可以 故意去拍過曝照 來練功.


真正 拍來 後製用 的 素照,

那在曝光上, 可是 得 想辦法 儘量減少 死白, 死黑..

反差太大, 該圍曝 就圍曝, 以便留住最多的細節.


拍完 儘量在現場 看一下 照片的 histogram,

機身 的 死白 死黑 警示圖, 最好打開..

發覺有不對, 趕快重拍.(恕刪)


這是在交待遺言時順便發表的評論嗎 ?
輕微後製還好~
而且也沒把圖中沒有的+進去或是刪減
亮部過量降亮部呈現的本身是搖黑卡應該成功的畫面

A320SD wrote:
最近開始學後製,所以...(恕刪)


就當它是化粧

有人愛濃粧,
但會有人說粧太濃

有人愛淡抹
但會有人說壞氣色

這就是你的拿揑了
[後製].....真要說文解字還真有的說
(願意聽小弟講古就請看下去, 不以為然者也感謝不吝賜教, 不屑者請高抬貴手按上一頁吧)

[後]是什麼呢? 是[POST]還是[Finalize]哩?

既然想嚴肅討論必須有交集, 定義便不可少....

1. 對於[後製]的定義---->如果您是指一種理念與態度

我們常聽到[後xx], 在藝術或社會學通常指的是一個繼承與推翻的過程
容小弟先扯一個相似名詞[後現代]..好說明

[後現代]顯然是衝著[現代]而來, 簡單來說繼承之後加以推翻帶有反思的味道
那你會說是工業革命之後的年代與思想嗎? 還是兩次戰爭當中的黃金年代? 還是....
但很不幸的, 都不準確, 因為這個名詞包含了自我指涉, 當你革了[現代]的命完成了進步, 這一瞬間你卻自己站在了[現代]的位置! 於是你無法容忍只能再度的將自己檢討推翻....

回到攝影, 那就是你[藉由軟體把已經拍好的照片]+[重新思考加以改造]
作為一種對照相行為的再確認
(換句話說 您透過這個[後製]的行為, 表達了對於照相那一刻某些要素的不滿, 並且施以進步)

2. 對於[後製]的定義--->如果你是指一個[完善創作]的步驟 ([後]是指按下快門後)

(就好像書籍出版前的[完稿][校對][再完稿]....)[藉由軟體把已經拍好的照片]+[調整一下會更好]

個人以為這是一種對作品的慎重態度
當然這完全看您的取捨, 例如我很懶也沒時間, 又不特別求好, 要花時間盯著螢幕我是不幹的....
但對於認真於成果的人來說, 軟體後製是有很大的完善效果

無論1或2 ,它應該都是中立的, 可選擇的

我個人覺得比較容易讓人誤解的是
1. [後製讓人忽略照相的本質]
-----> 的確, 就像大家都用電腦打字自動選字, 久了, 哪天真要手寫不但寫不出來且別字連篇
但這不是[工具]的錯, 人的問題推給中立客觀的事物永遠站不住腳

2. [後製讓作品偏離真實]
----> 再一次, 讓我們思考[真實]的定義, 千萬別被[寫真]這樣的term欺騙了,
如果你曾經花時間在練習照出[重現眼睛看到的景象]....您一定知道那有多麼難
透過媒介的轉換, 所謂的真實,客觀上早已不可能存在
於是, 不論您只得退而求其次地 [抓住感覺]或求[精細的復刻],
對於媒介(相機之類)的操作掌控都會很重要,
就這點來說而[軟體後製]跟[操作相機][挑選光線]本質相同
再一次, 工具是中性的, [盡量真]跟[很假]完全是人的選擇
何況[很假]不見得[違反了照相的意義].....

=====================================================================
話說為了躲雨進到[港區藝術中心], 看到[新社花海攝影展]
整面牆每一張作品都是色澤濃到很誇張.....
不但花草的顏色像是油漆的厚重,連一些小孩子活潑追逐的照片也是
與肉眼能看到的大異其趣,
請注意我是用[大異其趣], 沒有對不對, 只是趣味不同, 好不好?見仁見智....



A320SD wrote:
最近開始學後製,所以...(恕刪)

後製=化妝
你叫那些攝影棚的名人不要化妝,大家一定覺得你瘋了
p.s化妝適度就好,後製也一樣
構圖先決 爛圖修得再好只是糖水片...
後製技術再好 拍照沒有練構圖也是白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