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ejr wrote:

如果增曝1-2格的話雲至少會有一半死掉耶
暗部死掉是一個問題............
(恕刪)


嗯...是有可能損失掉一些雲
但...在下的註解及用意是:
您拍攝的重點(雲的層次或整個景)??
以及一張美景照片的自然平均感
如您重點在表現雲的層次...
有個題外的問題是您的構圖表現方式...似乎蹲低一點(多一點天空)並避掉一些秋芒
如此是比較適合不要增曝
但若是展現一整個景與後製後保留自然感...損失一些雲是必須的
您可見很多HDR後製後的景~~~很搶眼...但多數不自然!!
人的視覺很多方面比相機好太多
您看到一個美景...有層次漂亮的雲與翠綠的地甚至秋芒的點綴
但那是您眼睛焦點的及高速移動與感光的高速反應並且暫留在記憶中所造成的高寬容範圍
如您盯著雲看...您會發現無法注意到視覺邊角的草叢
如您盯著草看...您會發現眼角天空的雲是看不出層次的
同樣道理...僅以一張來後製出高動態範圍的照片
要有自然感...以您這張的視覺重點...我會先注意到前景的秋芒(雖然好像對焦不在這上面)...
視覺上芒草末端較亮的雲層背景只好損失一些...也會是些微增曝的結果
以小弟的經驗與自己後製出來的結果...得到的圖是會比較自然的層次感
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建議......

當然...如您喜歡多一點雲彩做重點...不要去增曝也是OK的!!
這些微小的差異...您可以下次在拍類似場景時試試看
但當然...您的後製技巧需先十分熟稔就是了!!
一般只有一張的時候,我個人習慣的處理方式如下,或許很笨,但是參考一下。











後來為了使用包圍曝光,才下定決心換每秒6.5張的 Canon 40D,只要是物件移動量不是非常大,在半秒內就能曝完三張 (非低光源或在晚上)。
anferneepan
有個題外的問題是您的構圖表現方式...似乎蹲低一點(多一點天空)並避掉一些秋芒

恩,事情是這樣的
我對拍攝秋芒還真是一點靈感都沒有 ><

stevewang2011 wrote:
一般只有一張的時候,...(恕刪)

可以用調整圖層+遮色片喔 : )
從很多方面來說都是比較具備效率和效果的作法
最簡單的作法是
調整圖層加亮
然後對調整圖層的遮色片用漸層工具
造成類似漸層減光鏡的效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