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定焦+順光,再加上與被攝物距離的拿捏、光圈與光線的控制,我想這樣就可以營造出這樣充滿立體感的照片但立體感不等於淺景深。如樓主的最後一張照片,與被攝物太近,感覺就與一般淺景深的照片就沒太多差異。前面幾張照片與被攝物有一段距離,立體感就出來了個人淺見
立體感......有時比較難意會呢!!像這張您覺得立體感如何?!還是空氣感?!或是這張大光圈定焦鏡拍的像您的照片那樣,主體比較遠還能營造散景,基本上105mm以上加大光圈就可以重點是光線,隨拍比較不能控制,所以運氣成份比較大^^至於後製......高階的小弟就愛莫能助了^^
其實, 空氣感這說法真的沒聽過,一時當真不知道樓主想表達是什麼.....後來看了一下照片,發現這樣的成相,最主要是光圈及焦段的運用來達到想要求的散景效果,再者, 就是看顏色表現, 這又牽涉到創做者想要的表達方式,所以, 樓主請將自己想要表達的創作模式具體化,如果是完全一樣的器材, 多試幾次, 應該就可模擬出該照片的效果;如果樓主已經很熟悉器材的能耐且已用的很順手了,那麼.....就該考慮你看到一個畫面後, 要其用什麼方式去呈現了,如果是, 樓主也不用去在意別人是什麼樣的的表達方式了.....
mark0826 wrote:小弟我覺得,好像曝光過頭了,好亮......可能是螢幕的關係,我回家再看看拍的不錯......(恕刪) 謝謝大哥讚賞確實...1.3張有被陽光照到的牆壁是過曝的第2張桌子被陽光照到也是巷子裡...反差大...只能這樣了小弟想表達得是...要這種所謂的"立體感"跟全幅...焦段沒多大關係跟景深控制...前後景的色彩選擇...光線觀察比較有關係那3張皆是D300s + sigma 30/1.4拍的請多指教
景深控制+1這幾張照片很巧妙的景深都完整涵蓋主體,景深外的景色快速的糊掉,加上邊緣失光或刻意調暗,就得到這個效果....應該是FF+85mm以上...補充一下,跟貼的淺景深的照片中,有些景深連主體都無法完全涵蓋,主體的一部分跟背景糊再一起,要呈現立體感就很難了.有些又把主題跟背景完全剝離,背景像剪貼上去...立體感需要淺景深來營造,但並不是淺景深就是立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