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半K數都游走在2900k~3300K左右。
像這名攝影師採用的做法其實還蠻多人用這種方式來處理黃色現場光源的調性。
拍raw檔,回來降K數、亮部補暖色調(小偏紅橙)、暗部補藍色校正西裝
的暖色調。
這樣畫面才會看起來即有現場光的暖調,又有一種清晰的感受(因為西裝
暖調色偏被校正了)。
拍Jpeg也可以,不過Jpeg我覺得很一拜一拜,如果遇到難搞的黃光白平
衡沒設定好就會很難處理。
至於是不是所有的黃光源都能處理到這種境界,我的結論是很難很難,連
一線婚禮大師在後製這一塊也無法做到每次後製的水平都如此高。
主要問題還是來自於「光源」。光的質感如何、亮度如何、色溫如何都會
影響後製的成品,像這個攝影師的這張照片就算是中了~因為現場光很甜。
反倒是樓主po的第二張就沒那麼好看(比較假假的,但後製的手法概念是
相同的),原因也是即使我們肉眼看起來都是黃光,但本質上還是有很大的
差別。
所以有幾位婚攝界的大師是直接在宴客現場架3200k的持續光源的,再搭配
閃燈混合出自己想要的顏色來。
http://facebook.com/johnson.deng3


個人積分:5分
文章編號:41165144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