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22] 輸出裱褙心得第四版 - 四之一: 無外框的展示方式

i大
自己開一篇吧,何苦來亂人家的場子
show一手您的專業給大家看看吧
口說無憑,貼在01上面
不要只丟個link,很多人怕不專業的人架的網站有病毒不敢連進去
這樣最直接,也能讓大家評斷您是不是只出一張嘴
臨危不亂嘴砲
廣瀨康一 wrote:
i大自己開一篇吧,何...(恕刪)

謝謝啦,不過冷飯熱炒沒什麼意思

有興趣的話,去圖書館翻一下舊期刊
DigiPhoto No.21期
2006年9月份,page 102~105就已經發表過
你怕病毒不敢點連結,那翻書最安全了

文包這麼有才華,應該去雜誌投稿的,至少還有微薄稿費可拿
大家要小心某位狂妄的仁兄
給他做生意他搞不好還會挑你作品不好
嫌你裱的太高級
搞的心情差
EvenWu wrote:
大家要小心某位狂妄的...(恕刪)


仁兄,沒有的事情就不需要隨便放話
裱褙歸裱褙,作品評論歸作品評論
如果您在別人的店發生這種情形,小弟深表同情
想請問固定用黏土是什麼產品啊?
效果如何,承重多少啊?

滿好奇哪邊可買到哩
堅持理想 wrote:
想請問固定用黏土是什...(恕刪)


這個黏土在大一點的文具行. 或是美術材料用品. 應該都買的到
它就是設計專門用來貼掛紙類媒材的工具
方便快速
可重複使用.
不會沾黏殘留在牆壁上

載重就沒有很高. 我這次這些sample需要四角都上黏土才貼的穩

-
贊成贊成!!
畢竟2006年九月份發表的文章距今已一年多了,而且digiphoto也不是什麼太偉大的書每間圖書館都有,不如您就像熱心的文包大一樣發表心得在01裡,讓我們徒個方便順便學個幾招,相信大家不會嫌棄冷飯熱炒的,只有無地放矢的小白才會被01的鄉民們嫌棄.您說是吧?

廣瀨康一 wrote:
i大
自己開一篇吧,...(恕刪)
光說不練假把式。期望I大發表更好的文章來讓大家學習。
抱歉,像文包那樣的圖文,小弟沒有閒功夫做這樣的事情
不過指出錯誤,沒有平衡報導好像又不太對
在此精簡的針對有問題的部分寫註解

1.在照片後面上膠,貼合於無酸材質載體(紙或展麗板...),稱為裱褙
可區分為乾裱(俗稱熱裱)與冷裱
在照片上面覆蓋一層保護膜,稱為護膜
同樣的可區分為乾式護膜(加熱黏覆)與自黏護膜(冷加工)

2.無酸耐久保存有兩派主張,其中一派認為,照片不可護膜或裱褙,只能用套角固定在視覺框套組內
理由是照片一旦護膜/裱褙,就屬於不可逆的工程,要恢復照片幾乎是不可能的(註1)
這種施作方式簡單,國外DIY的工法都是以此為主軸,絕非必需冷裱才叫DIY
但缺點是照片平整性不佳,尤其是照片尺寸超過11"x14"會更明顯,在觀賞上有干擾
也有克服的技巧,增加覆蓋照片邊緣的範圍,或者採用較厚磅數的照片,多少可以降低些不平整

另一派主張照片可以裱褙,將照片平整的貼覆在無酸材質載體上
施作方式以乾裱為主軸,而不是冷裱(註2)
由於製作乾裱需要熱壓表機,售價並非一般攝影愛好者可負擔
所以才會有專門裱褙服務的工作室成立
優點是具有絕佳的平整性,尤其是大尺寸照片更需要
所以這部分都不會是DIY的範疇(財力夠者不在此限)

3.會護膜大部分是因為展出環境的考量,例如戶外展示,觀眾與照片間沒有適當隔離,有可能汙損照片
這時候才會考慮上膜
又因為要對抗環境,護膜的材料種類就有區分成抗UV/抗眩光/抗磨損....等等不同功能
材料中又可提供超光面/光面/珍珠面/霧面等不同的材質面,來因應不同呈現效果
凡事有優點就會有缺點,上了超光面膜,你的照片就會有眩光的困擾
上了珍珠面/霧面,你的照片暗部層次就會減損,你宣稱是Leica/Hass/Rollei多好的相機拍的
貼上去之後跟nikon/canon一般相機拍的看不出差別了
小弟就看過CIBA照片拿去護膜的慘況,暗部根本是融為一片
沒有展出在惡劣環境考量,就不該護膜
若有其他商業考量,則不在此限

4.視覺框的裁切,最簡易的做法是上下相等,左右相等,照片置中
但事實上,這樣的裁切法會讓照片無法安穩的呈現
有興趣的話,去較為高檔的藝廊或美術館,簡單測量一下各邊留白,就會明白
每家工作室所割出來的比例皆為各家風格研究,你喜歡的話可以學習留用

(註1)當代裱褙材料已經進步到可將照片無傷的取下,乾裱的話,某廠牌有加熱解離型的乾裱膠
而冷裱的話,現在最新的膠是Neschen的870,屬於水膠特性
絕佳的自黏性,不需要刮刀與加壓滾輪,只要貼上去就好,不像3M 568還要刮壓才會牢
而且870若你貼壞了,2個月內都還可以撕下重貼,膠也可以用手搓掉
3M 568想要無傷撕下來?恐怕很難
要除膠?勢必動用有機溶劑,等擦完這張照片也差不多半條命了

(註2)通常選擇裱褙膠與工法都是先看照片材質
如果你的照片是CIBA,那麼就真的不適合熱裱(超亮麗塑膠基不耐熱),只能冷裱
如果你的照片是一般相館洗的,或者黑白紙基照片,甚至是輸出作品,最佳的選擇還是乾裱
最主要優點是熱可以排除濕氣,讓作品一開始就達到40%的低含水量
其次熱壓機可將作品非常平整的貼附在無酸材質載體上,而且速度快
短則30秒,慢則2分鐘(視熱裱膠的種類/照片尺寸大小),照片就貼好了
近年來國畫裱褙也在研究採用乾裱的方式來處理

另現在國外因應後現代藝術的發展,開發出鋁板/壓克力板裱褙
針對巨幅照片(單邊超過1公尺以上)相當適用,這才是最新的無邊框裱法
不過這就牽涉到更高階的機器與技術,與DIY主軸無關,就不再贅述

以上是針對這一系列下來,小弟認為有的問題,提出修正性的回覆
或許有小弟錯漏或者資料不夠新的地方,也希望對此有研究的前輩提出錯誤處
好讓小弟有學習的機會

先前對幾位板友有不禮貌之處,一並抱歉
小弟知道這邊人氣很高,但藉此做些置入性行銷的動作並非小弟要的
就打住不多言了
infoto wrote:
抱歉,像文包那樣的圖...(恕刪)


感謝資訊提供

我相信透過公開分享. 大環境就能進步. 自己也同時受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