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製的時代也要到來了,其實說實在的,現在的相機也算是種後製,只是程度上少了移花接木,再往後推想,也許以後的攝影比賽,是要比誰的相機硬體設備強,拍出來的照片就好,現在相機的自動化色彩丶明度丶彩度丶還有制式的構圖比例及預設場景選擇,這些都已經有了,以往底片時代,是人腦去補足硬體的不足,而現在是硬體去補充各方面的不足。其實,攝影比賽是什麼?比技術?還是比美觀?其實依然是結果論,過程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你的作品是能受到認同。個人認為,技術性的攝影比賽,仍在底片時代。
之後的攝影比賽根本不必買相機我在辦公室就能生出10幾20張影像這不是攝影的沈淪難到是提升政府單位擺明就是我只是出錢舉辦協辦的協會要自己審核得獎作品以後有什麼問題與我無關~我不負責難道這麼簡單都看不出來攝影協會打著跟政府機關合辦攝影比賽的名號讓這種手法拙劣~粗糙的合成作品成為得獎作品你讓那些為了拍一張心目中好的照片在山上~在海邊~在樹叢中....苦等好幾個鐘頭甚至好幾天認真的~專注的攝影師情何以堪本人絕不贊成在照片中添加不屬於當下你拍到的影像之外的影像簡單講~這個行為就是作弊~~~~如果現在考試作弊都能堂而皇之的合法我想以後不會有人認真讀書了再亂搞吧
isakira wrote:既然無法提升,就只好...(恕刪) 因為這種是比較屬於 嘉年華會 的 比賽.要 參賽者 動用所有可用的影像處理工具, 儘可能的把 交上來的作品, 弄 卡sweet耶!就像 大電影公司 咧 製作電影 一樣, 好好去 處理 每個畫面..因為觀眾要看的是, 已經處理好的作品, 而非未經處理的毛片..
Kenneth7070 wrote:不過這樣就不是攝影比...(恕刪) 若拍出來的毛片底子本身就很差, 要後製出 好作品, 嘛係足難耶, 不是嗎?為了要更容易後製, 攝手本身 就會比較傾向 去用 擁有最大後製空間 的 手段 去拍.降低飽和度, histogram 曲線儘量往右靠, 但又不溢出, 儘量保留 暗部 & 亮部 的細節.其實 每一場比賽 都有他們各自舉辦比賽的目的啦.嘉年華會 有 嘉年華會 的 目的.. 嘉年華會 主要是吸引群眾, 廣告宣傳 為主咩.專科比賽 誰曝光構圖比較好 , 也有 專科比賽的目的.所以規則 不可能 每個比賽 都一樣... 因為 舉辦比賽目的 不同.
widther wrote:除非由公家單位直接辦理的公辦比賽,其餘攝影比賽方式和規則是誰訂的?公務員能干涉、敢干涉嗎?否則以此諷刺公務員有何道理意義? 既然是這樣,那以後攝影比賽直接找ADOBE主辦就好了,叫那些攝影XX會收起來算了,出來倘混水還被罵個半死作什麼 ...
宅男乙 wrote:若拍出來的毛片底子本...(恕刪) 既然是比賽也對外徵稿那勢必將規則講清楚如果要嘉年華式的比賽那就把規則講清楚這是無差別影像大賽只要你有想法~手法歡迎各方好手參加不可以打著攝影比賽的名號行這種偷雞摸狗的合成行為攝影跟影像合成還是要把界線區隔開來現在不肖的攝影協會難道沒有責任端正視聽肅清自己的會員檢討改進疏失電影是商業影片看電影的人都知道裡面會吃人的恐龍是假的所以不會有真假的問題不可以跟所謂的比賽混為一談
宅男乙 wrote:若拍出來的毛片底子本身就很差, 要後製出 好作品, 嘛係足難耶, 不是嗎?為了要更容易後製, 攝手本身 就會比較傾向 去用 擁有最大後製空間 的 手段 去拍.降低飽和度, histogram 曲線儘量往右靠, 但又不溢出, 儘量保留 暗部 & 亮部 的細節....(恕刪) 你講的這些都叫做後製, 但不叫作"合成"...調色,拉曲線,都不是無中生有,是RAW檔裡面本來就包含的資訊,攝影者依據本身主觀的美感或喜好,而對其加以詮釋表達, 而合成是直接加入拍攝當時RAW檔並沒有擷取到的資訊,屬於無中生有, 基本上就是作弊行為, 畢竟這是"攝影比賽" 而不是"設計比賽" , 好嗎?
ckcson wrote:調色,拉曲線,都不是無中生有,是RAW檔裡面本來就包含的資訊,攝影者依據本身主觀的美感或喜好,而對其加以詮釋表達, 而合成是直接加入拍攝當時RAW檔並沒有擷取到的資訊,屬於無中生有, 基本上就是作弊行為, 畢竟這是"攝影比賽" 而不是"設計比賽" , 好嗎? ...(恕刪) 認同你的說法,後製和合成是兩回事。稍早的桐花比賽,就是不得後製、合成...各位可以想想當初拿起相機的動機是什麼?不就是記錄身邊感動的每一刻嗎?不做作的影像,才是雋永。(銅鑼杭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