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像機,來拍照囉! - 我的攝影的心路歷程 Part II - 腦袋篇

Part I - 器材篇
寫在最前面
曹操曾說對劉備說過: 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我也來更改一下這句話: 夫腦袋者,具備知識,洞察氣氛,有觀察入微之能,熟悉機器之極限者也

就從星芒開始說起吧
其實前一篇已經有提到說好心的同事告訴我縮光圈只要是"類似點光源"可以讓點光源出現星芒,星芒的形狀以及光芒數則和光圈構造有關,如果光圈葉片數是奇數 a ,光芒數會是 2a ,如果光圈葉片數是偶數 b ,光芒數仍會維持一樣 b ,原理則和光線繞射方式有關,這邊不敘述
很明顯的,每台機器的星芒形狀都不同,例如之前提到的SONY H5,他是六道星芒,尾巴發散,這和sigma 10-20mm的星芒很接近(F8)

拿起像機,來拍照囉! - 我的攝影的心路歷程 Part II - 腦袋篇

Nikon 18-200mm的星芒則是比較不規則,但是末端不像SONY H5那樣發散出去 (F20)

拿起像機,來拍照囉! - 我的攝影的心路歷程 Part II - 腦袋篇

Nikon 12-24mm的星芒最好看 (F22)

拿起像機,來拍照囉! - 我的攝影的心路歷程 Part II - 腦袋篇

但是最厲害的是, 105mm micro也有星芒(照片我要找找看)

Nikon P80則有最驚人的星芒

拿起像機,來拍照囉! - 我的攝影的心路歷程 Part II - 腦袋篇

其實show了這麼多..只是想說,並非每逢會亮的物體就要讓它變成星芒,這如同淺景深一樣,很多新手看到這種照片都會愛不釋手的瘋狂使用,但是說真的,這麼多的星芒真的好看嗎?用多了恐怕變成喧賓奪主了吧?畢竟星芒個人的看法是:點綴一下照片是挺不錯的,但是每個燈都是星芒而且又大的話就有點over了,星芒的形狀以及大小就是主人對你手上的相機有多了解了,了解的人可能有機會讓星芒恰到好處,而有畫龍點睛之效

全景圖
我記得我小時後曾經去一個客人家裡坐,父母親忙著和對方聊天,小孩子其實很無聊只能東看西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們家的客廳牆壁上掛了一幅相當長的照片,長寬比例相當懸殊,照片的內容則是山峰,我想,我看到的就是全景圖

我以前去幫別人拍婚攝的時候曾經嚐試玩過一次,其實還蠻有趣的,但是缺點就是會有很多人的殘影,看起來好像鬼影幢幢
拿起像機,來拍照囉! - 我的攝影的心路歷程 Part II - 腦袋篇

以下是嘉義高鐵站內

拿起像機,來拍照囉! - 我的攝影的心路歷程 Part II - 腦袋篇

製作全景圖的方法,我是直接使用"autostitch"這套軟體,將眼前的事物用相機變形比較小的焦段(什麼焦段變形小需要主人去了解囉)把這個景的一小部分拍起來,每張照片都要有約1/3的重疊,選擇好以後把照片放進該軟體image目錄下,打開autostitch, load要合成的照片,autostitch就會自動幫你疊接,最後出來的圖可能邊緣是不規則形的,只要丟進影像處理軟體裁切就是一張全景圖囉

高反差(HDR)
拍照時,常常會拍出一些照片發現怎麼地上全黑掉,天空全部爆掉,可是明明眼睛看到的並不是這樣啊,這應該就是景物的反差過大所造成,也就是說亮的地方很亮,暗的地方很暗,CCD/CMOS sensor無法感應的這麼好
一般很多都是在清晨以及黃昏時最容易碰到,一般有兩種方法解決:後製,黑卡
後製部分是我比較清楚的,有一個軟體叫做photomatrix pro,照相的時候請使用曝光包圍這個功能,一般我都設定+-2EV,5連拍,拍照時候請上腳架,避免畫面因為手的移動而有shift

拿起像機,來拍照囉! - 我的攝影的心路歷程 Part II - 腦袋篇

黑卡部分,我從來沒有親自試過,但約略知道做法是: 可用點測光測畫面最暗以及最亮的地方,比方說現在用F11,測到最亮的地方要2s,最暗的地方有10秒,然後進入M模式B快門,光圈訂在11,心裡默數秒數開始..1..2..3..4..5..6..7..8..9..10,當數到2以後,黑卡就要開始放進來遮住亮的地方,或是一開始黑卡要遮住亮的地方,等數到8以後放開,黑卡在遮亮處時要上下晃動避免亮暗交界處產生明顯的痕跡

其他的辦法,像是買漸層減光鏡,或是用Capture NX的D-lighting都有效果,但是D-lighting沒辦法處理非常大的反差,漸層減光鏡如果碰到極高的反差時,一片ND8是不夠用的,可能會需要好幾片疊在一起用

好像成絲狀的水流
其實這說穿了根本沒什麼大道理,關鍵就是快門時間拉長罷了,諸如像是霧狀的海浪,車軌其實都是一樣的做法,想辦法拉長快門時間就對了,拉長快門時間有幾個辦法:縮光圈,降ISO,掛減光鏡,挑光線較弱的時候拍
縮光圈個人最不愛,其實如果參觀過photozone.de的網站就知道,很多鏡頭光圈小於11以後的畫質都會急速下降
這是因為光線經過小孔會有繞射而使得成相品質下降
以水流來說,只要快門時間大於1/2秒的效果就會十分明顯
前面說到霧狀的海浪,我最常看到的是四月去台北縣石門鄉老梅拍的石槽

拿起像機,來拍照囉! - 我的攝影的心路歷程 Part II - 腦袋篇

多觀察,多換角度
其實我現在看我以前照的照片為什麼會這麼的平淡無奇,我覺得原因之一就是攝影角度,比方說我要拍我家的兔子,如果你不趴下去地上,就永遠拍不到這個可愛的一面

拿起像機,來拍照囉! - 我的攝影的心路歷程 Part II - 腦袋篇

另外我覺得多觀察也是很重要的,看到夕陽如果只是拍夕陽有什麼特殊的嗎?

拿起像機,來拍照囉! - 我的攝影的心路歷程 Part II - 腦袋篇

可是如果抬頭一望,就會發現天空的正上方其實顏色藍的很,配合黃昏以及雲彩的形狀,就會變成一張令人印象比較深刻的照片了,而且我沒帶CPL,我故意把EV降一些,天空的邊緣就已經藍到有點黑了,是不是有點像CPL的搞的呢?

拿起像機,來拍照囉! - 我的攝影的心路歷程 Part II - 腦袋篇

拍花也一樣, 如果不換角度,就會是
拿起像機,來拍照囉! - 我的攝影的心路歷程 Part II - 腦袋篇

但是換個角度,彷彿花也是有欣欣向榮的感覺(可惜花況真糟糕)
拿起像機,來拍照囉! - 我的攝影的心路歷程 Part II - 腦袋篇

未來計畫
其實我的書架上已經塞了很多攝影相關的書,中文書總覺得我想看的其實越來越少,我計畫要把日文學完基礎部分(就是大家的日本語的基礎I II),然後直接去找日文書來看,我覺得收穫應該會更多也不一定

結語
其實說了這麼多,大都不外乎前一篇所提到的 - 亂拍
只是經過這幾年的歷練,從原先毫無技巧的亂拍,到現在"有技巧的亂拍"罷了
但是亂拍的好處是,我拍的照片是我自己看的,給我的老婆看的,不是給別人看的,更不是讓別人對著我的照片指指點點,論長說短的,所以我拍起來很愜意,你如果問我說我有沒有覺得滿意的作品可以release,我會回答:沒有,鄉野村夫之照,難登大雅之堂

簡顯易懂..沒資格加分但可鼓掌感謝
linkaungwan wrote:
寫在最前面曹操曾說對...(恕刪)


樓主這篇分享很棒,攝影基礎是需要時間嘗試錯誤學習而來的
許多人初學DSLR都不願意花時間做功課練功,直接上網問這種照片是怎麼拍的?
拍久了經驗就是自己的,腦袋也會充實的

果然是學攝影人的最佳寫照,寫的非常好,我很喜歡這種文字敘述,很平實實在。

贊!
請問一下帆船那張照片是哪裡拍的?
我喜歡帆船那張
讚!
文章也反應了每個攝影人的心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