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來,我對攝影的體悟有了改變,我開始摸索屬於我自己的風格
或許大家會覺得怎麼好像以前的比較自然好看,沒有進步,以前的比較隨拍,照片雖然美但是比較沒特色
我把這一年分為幾個時期,每個時期的照片感覺都不一樣
沒有所謂的好看或不好看,畢竟都是我自己拍的,我都喜歡
只是現在回過頭來看,就像是看到自己以前國中或國小的照片,感覺很有趣
會想當初怎麼會這樣修呢

先說我使用的軟體和硬體,我是用g11,我哥以前的400d還有一臺新的eos3底片機,都是拍raw檔,用p模式,修圖軟體是dpp和很冷門的aperture3
現在就來看這一年來的照片吧!
第一個時期:用的依然是g11,不過修圖是套aperture的風格檔,也因為這聖誕節系列的成功而開始迷上亂套風格檔

這系列我辦了交換卡片活動,換到很多卡片喔



聖誕節系列
第二個時期:我開始拿以前拍的raw檔來亂修圖,亂套風格檔,因為aperture的可以疊上,所以每次修都會不一樣,這時候的照片比較多,要我形容的話呢,就像是吃了會在舌頭上殘留很多色素的糖果,看久了很膩

這張我當初修完我愛死了,現在看怎麼覺得還好





我當初稱這是城市專用色調


這張修出來的感覺我很喜歡,很像電影海報之類的


以前淘汰的照片被我妙手回春,這風格檔我用最多


這幾張天氣好,修起來就比較自然一點

這張濃的不像話,色素很多好像有毒



恩...很不自然的藍又很濃,第一眼會覺得不錯,看久了就膩了


這夜景很像調色盤




這些照片大概可以在我的網誌一月份或二月份裡找到,不知道大家感想是什麼

第三個時期:迷上了所謂的日式風格,關於這點我等等會在做說明,應該有些人也經過這時期,聽到日式風格大家一定會先想到,低對比,低飽合,高亮度,對,我也是這樣想,所以我就照著腦中幻想出來的修

這張是我突然修出來,覺得好有感覺,低對比,低飽合,高亮度都有表現出來

加個日本字好像有那麼一點味道




青色的天空也是我自己幻想出來的日本風格
第四個時期:看到了漂浮少女,發現之前修的感覺好像不太對,所以開始試著自己修,這時候已經慢慢脫離風格檔的控制了,我開始能修出一些自己想要的色調,這讓我非常有成就感!

這張的後製想法是讓街道白白淨淨的,彩度低一點

彩度低的話花的顏色就不會爆掉,不過說有日本味嗎?現在看來是沒有


很喜歡這張

修完這張後,自己幻想覺得有日本街道的味道,不過說真的,我也不知道日本街道拍起來是怎樣...


很像有一層薄薄的霧擋在中間,好像也是日式風格的特色之一
第五個時期:參考了很多人的網誌 相簿,意外的看到一種色調那就是底片,本來想說現在哪有人在用底片阿,所以就開始追求底片色調,老實說,我根本就忘了底片拍出來的樣子是什麼,所以我又開始修自己幻想出來的底片,修出來的東西不倫不類,最後我寫信去問,他說這就是用底片拍的,這才一語驚醒夢中人




第六個時期:我幫我的表姐側拍婚紗,是我第一次使用單眼,用的是400d+70-300的鏡頭,那鏡頭是我哥在拍鳥用的,不過拿來側拍很不錯,可以捕捉到很多自然的表情,這也是我第一次拍人,我用g11從來不拍人的,用了單眼之後,我回不去了,g11被我冷落了,手感真的是有差,我的後製功力在這裡有大幅的進步,這些都是我自己修出來的喔

我好愛這張!!!




這裡看沒有故事性,我有作成攝影集的樣式,大家可以到婚紗側拍裡面看,我強烈推薦,因為這是我很有自信的作品喔

除了婚紗側拍,我還有拍一場婚禮紀錄,可惜拍的不好,所以大家直接到 表哥的婚禮紀錄裡去看

第七個時期:我買了底片機了,因為模仿底片色調是種很不建康的行為,真的,我也意外的用極低的價格買到eos3,還在我20歲生日買了一個二手的50mm的定焦鏡,其實會想玩底片是因為我為了追求日本的拍照感覺,我看了很多很多日本人的flickr相簿和網誌,發現很多都是用底片拍的,而且那些才是我所追求的感覺,真的很喜歡!

這張被說有川內倫子的味道我真的很高興,不過其實還差的遠

這張也是學習日本flickr的創意!

這張廣受大家喜歡,可愛





底片的白真的很自然

這不用修就那麼漂亮
底片的作品大概是從三月底開始的,大家可以去我的網誌找一下,我拍很多,而且每個月都有分兩個文,底片和數位兩種
第八個時期:這段期間我都有一直在追求日式寫真的感覺,所以我對於日式風格有點心得,其實跟本就沒有所謂的日式風格,常看到大家分享什麼日式風風格檔,那根本就不是,那只是自己幻想出來的感覺,這段期間,我看了很多日本人的攝影集 寫真集 網誌 網路相簿,只要看了日本寫真集在回頭看所謂的日式風格檔,你會發現完全不一樣,那位什麼日本人的照片色調會那麼的不一樣呢,常有種淡淡的感覺,我認為那是因為他們整個城市風格就是那樣,他們建築物的色系本身就是偏淡,拍起來對比自然就低了,而台灣放眼望去,色彩普遍很複雜很五顏六色,就拿卡車來說,我們是藍色他們是白色,這兩種拍起來就很不一樣,把色彩複雜照片的飽和調低,畫面就會變的很不自然,色調並不是日式攝影真的值得學習的,最值得學習的是構圖,攝影本身就是減的藝術,所以跟我一樣喜歡日式寫真的人可以像我一樣先在家試著營造簡單的氣氛,買個桌巾,拍點生活的小物品,然後在慢慢擴大到外面的世界


這張我超級喜歡

這些的構圖都很簡單



這系列我有分享過,全部是在家拍出來的!










偏暖調也很好看,我有一陣子喜歡拍這種無頭照


我喜歡在家拍這種照片


這時期我最喜歡的感覺,不過還不夠成熟,我會慢慢的抓到我所要的感覺,我對我照片的期許是能像草野正宗聲音一樣清新舒服

結論:其實要找到自己的風格是需要時間和努力的,我有試著寫信去問怎麼調色,不過都被打槍,也因為如此我才能自己慢慢修,慢慢找感覺,到現在變成有人寫信來問我怎麼調,這是很有成就感的,謝謝大家把那麼長的文看完,希望看完對大家能有幫助,謝謝
我的網誌:(c) Jas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