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要調高EV值? 感覺用ISO和調低快門 或光圈就可以了?


謝謝
文章關鍵字
主要是當主體與背景明暗差異過大的時候用到的
當然不否認也常有人拿EV值來當"光圈"用啦...呵呵~~

當主體暗而背景亮時,確實可以打閃燈啊
但如果是主體亮而背景暗呢
這時候EV就會用到了

ISO、快門、光圈這三個調整值都是針對整個拍攝景的
跟EV值式有不同的用法的喔

EV值的調整有一個口訣叫做明(白)增暗(黑)減...
至於是什麼意思...呵呵...就留給大大當假日玩機的樂趣囉
調整ev值是指要將整體畫面拍的更亮或更暗~

一般若是光圈先決
半按快門測出來的結果是 ISO 100 F2.8 快門1/100
若調高EV值為+1
再半按快門測出來的結果應該是 ISO 100 F2.8 快門1/50

相機為了要讓亮度亮一倍,快門從1/100自動調整到1/50

那什麼時侯會用到
一般來說面對白色的物體時需要增加EV值
像是面對白牆、新娘白紗OR雪地都要增加EV值才能得到正確曝光
EV值是由光圈和快門組合而成的
快門 光圈 ISO 的微調都會影響到EV
但這只是改變機身的EV
現場的EV值是不變的
所以簡單的來說就是調整 快門 光圈 ISO 來符合現場的EV
當然你要拍的暗一點或亮一點隨你高興
因為不一定正確的EV值拍出來的就是你喜歡的影像
如果用A模式下 光圈固定4 快門測出250 結果拍出來太暗
解決辦法是+EV 告訴像機說 你拍的太暗囉
那像機的反應是....直接+EV嗎
....不是...它是借由降低快門速度來提高EV值...
而且也不是叫+EV....應該是曝光正補償
感覺抓EV值像抓娃娃差不多
前後左右是光圈和快門
ISO是爪子抓力
這3者調好了
按下爪子釋放鈕(快門)
就抓到了
應該沒有夾娃娃機是不用調前後左右一按下去是往斜下方的目標跑的吧
或是按下去目標是直接跑到爪子下方讓你夾
簡單說,例如~

現場光源比較複雜,這時測光可能就會略有偏差,那麼就可去調整EV值把他補回來。

若現場光源均勻,測光也很正確,但為達到你想要的「明亮」或「黯淡」的氣氛效果,也可以去調整他。

威風堂 wrote:
什麼情況要調高EV值...(恕刪)


其實你早已經看出答案囉
不管如何
拍照就是光圈快門的組合(ISO固定下)
有人會說初學者用M模式學最好
就是這個道理
M模式測光表值在左邊-的位置
相機的測光系統告訴你目前光圈快門下那個對焦點拍起來是偏暗的
同理右邊是偏亮
你要用光圈快門組合到那的對焦點是+-0就是通常的適合曝光量
(但是不代表有你要的FU....所以你可以控制測光表在+或-時按下快門....)

而其他PAS模式下
光圈或快門是相機幫你湊成對焦點+-0的適合曝光組合
你+EV就是你告訴相機說你要拍亮一點
-EV就是暗一點

其實不管EV+-
主要還是要看你的想法與做法
通常拍白的東西或是拍人
會+EV或M模式測光表加一兩格
(直出JPG會比較正確也討喜)
拍黑的東西會減一兩格

看測光表的+或- 手動決定光圈快門組合
對同一個東西拍幾張
你應該就知道你喜歡的口味吧

但是如果你想要保留細節
用RAW後製
通常都是減一點
再進電腦調

關於這個說法我之前在CANONFANS有看到相反的立論
(所謂向右曝光)
http://forum.canonfans.biz/viewthread.php?tid=15698&extra=page%3D2

但是我看不是很懂也沒做實驗過
所以您有空之餘也可以去參考看看~
之前有看過一種作法

若現場光源不足,先降低EV值,讓快門時間縮短可拍到清楚穩定的畫面

然後回去家裡,再用軟體拉高EV值
簡單的說
拍出來的照片:
要讓白色的東西更白就調高EV
要讓黑色的東西更黑就調低EV
不知道樓主大口中的EV值
是代表"曝光程度"
還是代表"曝光補償"?

小弟認知EV值是"曝光程度"
不過好像有很多攝友會以操作角度出發的±EV是"曝光補償"


若是使用光圈先決或快門先決就需要"白+黑-"的口訣
用M模式配合色階分布圖....基本上就沒這困擾了
至於為什麼要"白+黑-",了解一下測光是如何進行的就知道了

說實話小弟在拍照多數都沒在測光的
拍張看色階圖小弟覺得最準
(當然不適用於每種場合,不過光源變化不大的場合還不錯用)


ladios.huang wrote:
之前有看過一種作法若...(恕刪)


大大說的沒錯!!小弟也曾聽過這說法!!!

大大說的應該是否±EV曝光補償這回事
一般DC的曝光補償都作用在快門速度上
所以-EV補償,快門速度變快,較不易手震或人動
不過事後使用軟體調整基本上代價就是雜訊畫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