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記錄影像若更改其貌相是否會造成日後的錯覺?」

文包 wrote:
在個人立場來看. 鏡頭後的一切影像都是幻象. 都是人為製造

的確
光是曝光和白平衡兩個控制變數丟下去就已經把照片和現場切割了
何況照片都僅是單一角度, 完全符合統計學裡偏見 (bias) 的定義

不過再這麼討論下去可能生命的意義也跟著出來了...

binglien wrote:
或許數十年後 百年後 Star trek 裡面的 hologram 會成真啊...

不用等那個啦
現在就已經有立體模型和充氣娃娃了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構圖學或攝影學第一章,都是從人的眼睛構造和視覺形成說起。

"人眼所見"和"照片所現",乍看很像,其實差異頗大。
視力和眼睛年紀或病灶(如視網膜病變、白內障或青光眼)所見相差也很大。

當你懂了這一點,
就會輕易拋棄"絕對真實"的觀點。

致前輩們...在此向各位前輩致謝感謝指教.....
奇怪?解釋文不見了......

感謝前輩們的指教,在此向各位深深一拜......

經過數日的反省,可能所下標題不恰當而造成各位前輩有誤,在此請大德們見諒!.....

所以將原標題「也許是狗(指我)吠火車........」改為「「現在的記錄影像若更改其貌相是否會造成日後的錯覺?」,並再次強調原其意絕無「否定影像後製處理」或「不該影像後製處理」,發文主意只是想:若將所見之原貌景像(我只是指固定場景沒說人像等等)有所變更,那日後再觀看是否會造成錯覺影響而已。......
以後這種文章不要隨意PO出來~
很容易變成砲灰
有些事自己想想就好

arno wrote:
看著版上攝影同好發表.更改原色澤或加工,雖然是讓照片看起來很生動有色彩,但卻喪失其意而失真。
..(恕刪)


上引部分,問題不大

將時空不同的人,放在一起
這才有「造成日後困擾」的疑慮

比如家族聚會有一人缺席
事後將缺席的一人也放上該聚會的合照上
就會有這樣的問題




LEOXiang wrote:
以後這種文章不要隨意...(恕刪)


多謝教誨...在此多年真的不能"亂"發文,所以還是隨波逐流、風花雪月,安穩些.....

我錯了嗎???....思索反省中.....

arno wrote:
看著版上攝影同好發表的照片拍的好美,好漂亮,但拜科技所賜及數位相機之普遍,有許多是屬後製或加工作品,當然並非指後製作不好或不該,而是若是拍風景或人文等記錄盡量以原貌相呈現保存,因為攝影也是種時空記錄,若任意去更改原色澤或加工,雖然是讓照片看起來很生動有色彩,但卻喪失其意而失真。
發此文並非對後製有議,而是思索這些記錄不管是對自我或他人在若干年後是否有其"價值"???....

也許這是狗(指我)吠火車,但身為攝影愛好者的我不得不提醒自己,為後人留些真實的年代記錄.....

弟如果是身負紀錄環境的責任
那也許就不會有太多後製

但是弟想保留的是當下那份愉悅
比如天氣陰陰的
但是大家還是烤肉烤得很高興
那又何必硬是要把照片拍得黑漆慘淡呢~

的確
照片是可以騙人的
他表現出的是攝影者的想法,而非現場真實的情境

arno wrote:
奇怪?解釋文不見了....(恕刪)


看相片的用途吧!

如果你今天的職業是跟此有關,例如車禍現場蒐證相片、外傷鑑定照片............不宜後製。

其他的就宰狼送了,不然相機公司搞這麼多濾鏡效果是要給誰用?
少說多做~少吃多動
arno wrote:
看著版上攝影同好發表...(恕刪)

所謂後製這個名詞.若沒有一個定義.似乎都會被無限上綱的解讀.若依此邏輯.人本身不也是後製出來的產品嗎?
依個人對數位影像定義.後製分為化妝跟整容兩種.化妝的後制是在保存影像組成元素下美化.包括校正色調整反差亮度銳化.這些都是正常的後製.我稱他為影像處理.也就是化妝的定義
如果改變了影像本身的組成元素.加料減料或過度裁切等.已經認不出原始影像樣貌的後製.那就已經不是攝影而叫做平面設計了.這就是整容的定義.......
個人對風景人相照倒沒什麼意見.倒是紀錄性的記實照.化妝等級的後製倒是可以接受.整容那就無法認同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