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s.kevin wrote:
我不懂為什麼很多前輩...(恕刪)



哈哈哈~~~這就是人性阿~~~
防不上防囉~~~重點是你不能控制這篇文帶給大家是什麼感想
所以就會有很多不同的聲音進來囉

小弟可以體會你的心情啦~~~
加油~不要因為這樣就有挫折感



http://www.wretch.cc/album/automark
我玩DSLR也3年拉
拍照主要是動力
我的攝影動力來自MM
只要有正M死都要去拍
這2年完全沒在拍
主要是動力消失了(年老色衰.....)

作品沒啥拍的好不好
攝影是非常主觀的
你覺得好就是好

我認識一堆攝影老前輩,說實在作品不見得我很喜歡
反而是一堆同好,聚在一起拍照
東哈拉西哈拉十分愉快

結論

我喜歡拿相機拍MM,所以每次拍照我都覺得愉快

作品其次拉,我不信你拍了5萬張,還沒學到東西。
很多爭論都是因為選邊站,而不顧慮到對方的受感受

樓主想表達的是,用了新的配備之後,你會發現另一片天,
這一片天可能讓自己覺得「好棒的新發現!」
例如從沒用過超廣角的人,當他使用超廣角之後,
可能會覺得廣大的視角感覺超棒!
當然,也有可能是覺得「不過如此而已嘛!」或「不習慣廣角畫面的感覺」
那也罷!至少更清楚更安份於自己目前的習慣。

又好比試過了神鏡之後,
有人覺得:相見恨晚早該買了。
也有人覺得:看不出來跟 kit 鏡差多少。

重點在於:親身體會不同的拍照經驗。
它不見得會讓自己拍得更好或更被認同,但可以讓自己更瞭解自己的需要。

拍照只是代表眼中看到的東西,不需去分高低,
有人看到更美的畫面,讚美不絕於耳,
有人看到更深的內容,足以留傳千古,
但我看到的是生活照,只要多年後我和家人一起看照片的心情感動。
人生處一世,其道難兩全,賤即苦凍餒,貴則多憂患, 唯此中隱士,致身吉且安,窮通與豐約,正在四者間。
器材不重要?

別鬧了!

去問問Ansel Adams如果不用View Camera,那他會用什麼?

DC與DSLR的所拍出來的影像的差異,或許有些初學者分辨不出來,但並不是每一個初學者都分辨不出來。

有些人天生就對色彩、對比、影像銳利度、亮部與暗部的細節,甚至構圖就是有感覺,給他一部DSLR,稍微告訴他一些光圈和快門的知識,拍出來的影像就很嚇人了。給他一部DC,他反而會奇怪,為什麼拍出來的影像的銳利度就是不夠?為什麼彩度不夠?為什麼暗部的細節就是出不來?

孔子都說要因材施教了,有能力買好器材,並不是什麼錯事,在拍出第一張照片之前,有誰能斷定,這個人是否會成為攝影達人?甚至是一代大師呢?

話說回來,美感這回事,真的是先天佔了很大的因素,有些人的美感,天生就是好;有些人的美感,天生就是不好,但也有很多人是介於這兩者中間,經過後天的訓練,可以達到某一個程度。

美感不好的人,即使你拿了一個對照的作品,告訴他彩度不夠、配色不佳、銳利度不好,但是他就是看不出來有什麼不同。但即使是如此,有時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用好器材,偶而還是能拍出不錯的作品。如果他一直用DC,恐怕連這點運氣都沒有了。

拍照運氣重不重要,去問問專業攝影師吧。如果不重要,那為什麼同樣的景,要連拍好幾張,甚至還要換不同的相機再多拍幾張?多拍一些,再由這些照片中挑最好的出來,不是很好嗎?有誰能有把握this single shot is right the best one?

一位初學者,或許剛開始無法使用DSLR拍出好作品,但只要不是那種天生美感不佳的人,稍微用點心,多看看書,多看看大師的好作品,甚至去學學素描和平面設計,訓練自己的眼力能分辨出好與不好,對DSLR的掌控,應該都能很快的進步。至於進步到什麼程度,就看個人的努力和造化了。

如果一直用DC,恐怕進步的速度會慢很多。

以上是一個在平面設計、攝影、印前和印刷業打滾多年的人的一些個人經驗分享。
走過必留下痕跡

也有人專攻50mm鏡頭 一顆鏡頭走天下

我就只玩傳統傻瓜相機

日本攝影師 田中常德

也曾靠一台傳統傻瓜相機就去開攝影展出風景寫真集

也都各有樂趣

像練習曲一般再去旅行吧!

必有所得!
來01有些時日了一直在潛水 樓主的這一篇文引發眾前輩的回應 我也想舒發依下今晨發生的一件事

原來興致好好的清晨去拍蓮花 遇到一個 青崽欉 帶著 N家的DX ( X代表我不知的號數 )沖沖的走向我 原以為遇上

同好可以向他討教怎麼拍出白蓮的韻味時 禿然他停住腳步 回頭走 隱約聽到傳來 ~~ 痾是三百豬哦~~

啊是怎樣了三百豬是有瘟疫哦?? 其實我沒那麼生氣 他也許是屬於器材派的 阿我呢 ??

你可以說我是 ~~自慰派~~ 300d w/ 70~300 is 我只拍給自己看 器材夠用就好 我又不靠相片營生

可能離題了>>>>>>>>>>>>sorry

貼文章, 就要有心理準備隨時會被 challenge
每個人在讀文章, 寫文章時都會有自己的立場
很少能有人能真正跳脫自己的立場
完全"客觀"的去陳述事件
既然是"看法", 那就是一種立場
想要大家和你看到, 想到的完全一樣, 那實在很難
所以一篇文章出來, 不管大家看到什麼, 讀到什麼
就會讀出自己的立場
然後就會有人同意, 有人不以為然
於是就有可能發生論戰
接下來火氣就可能越來越大
貼文者也隨之越來越不解, 本來沒那個意思的, 不是嗎?
其實也還好, 就是大家讀到不同的東西, 從而衍生出不同的看法
只要不太過, 大概也都沒什麼
至於發文者的本意如何? 再怎麼解釋也會有人有不同的想法
最後, 還是少說話, 少貼文, 多拍照好了 ^++++++++^
買得器材就儘量買, 買不起... Sigma 18-125 + 60mm Macro + 50/F1.8 + 75-300 還是得努力拍...
www.luckymotel.com.tw news.net-city.com.tw

筆記本 wrote:
來01有些時日了一直...(恕刪)


有時候我們會碰到「重器材派」,有時會碰到「重腦袋派」,實在有點無言...
就像在笑傲江湖中的華山派內鬥
有分為「氣派」、「劍派」,鬥得你死我活
不過就是氣重於劍或劍重於氣之爭.....

獨孤求敗晚年可以用樹枝當劍打敗所有對手
他也是用從一般劍、好劍、無鋒重劍才到樹枝
拿好劍本來不等於武功高強
但後生晚輩總不能看到獨孤求敗晚年的境界
一開始學武功就決定用樹枝一輩子.....


Nice , 恰當的比方 有見解 佩服
最近是荷花季,小弟就以荷花這個主題來呼應樓主所提的觀點;
"不同的攝影器材,會帶給人不同的攝影體驗".

朋友拍的荷花


小弟拍的荷花


先不論誰拍的比較好,事實上小弟個人認為朋友的構圖還蠻棒的,
比小弟的拙作更能表現出荷花整體的美感....^^;;

在這裏想說明的是;因為用了不同的鏡頭,
所以相同的主題也能呈現出不同的感覺.
反過來也能這麼說,因為鏡頭的不同特性,
所以也限制了我們表現攝影創作的範圍.

但...事實上,攝影創作真是如此嗎?
創意之所以可貴不也是當大部份的人都認為,
這樣的器材拍不出這樣的效果時,
硬是有人可以突破器材的限制,
逹到另一種境界的表現!?

就某種程度而言,樓主所提的論點小弟是贊同的.
因為你不能要求10mm的鏡頭和300mm的來PK.
這樣的立足點是不公平也沒什麼意義的.
差別就像上面的兩張照片一樣,沒有macro的鏡頭,
怎麼樣也很難拍出大隻的蜜蜂是同樣的道理.

而樓主所提的另一個結論;
"攝影,沒有在對的時候用對的器材,好像是在浪費時間一樣。"
卻又不經意的帶出了器材與技術孰輕孰重的論戰!!
何謂對的時候?何謂對的器材?
能決定對或錯的,不正是拍攝者的經驗與技術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