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大師與鍵盤攝影師的差別


邱泓璋 wrote:
我的這篇文章並非主張...(恕刪)


請解釋何謂鍵盤攝影師??????????????

這是批評還是鼓勵?
所以我說你的看法就是一種典型的鍵盤評論家呀?哪裡無限上綱了?
"任何人當然都有資格評論別人的作品"
這當然也包含的是連"阿伯都能說自己幹的比總統好"這種看法呀!
鍵盤評論家不就指的是不用任何經驗素養,而能參與評斷討論?

老實說,明擺著鍵盤評論者的旗號討論也沒啥問題?這是個言論自由的時代嘛?只要不涉及人身攻擊,為什麼非得對這個稱呼存在著貶抑?除非你也覺得這種現象背後有些甚麼問題...


至於,我所言"不自覺的束縛在大師作品的框架"
這個論點出自大乘佛教的中道說法,不執有,不執空。
一直執著在"大家不認識這個大師的話,覺得它拍的好嗎? "
其實內心就是受限在這個框架中。
當然,你可以反對。我沒意見。言論自由嘛...

你不斷的說"它的價值,是來自每個人的心中"這種論點,其實極端點就是教育和專業的不重要論。幹嘛去學習怎麼認識畢卡索的生平與他創作過渡的影響呢?幹嘛去探討張旭狂草背後的嚴謹是甚麼呢?
全部回歸一個內心的感覺就好啦?
矛盾的是,隨著人的成長經驗的累積與遞進,對於同樣一件事物或作品的看法是會改變的,昨非今是的情況是常常發生的。

所以與其去質疑大師的作品,不如去思辯大師是怎麼產生的,有可能是市場炒作操作,有可能是譁眾取寵,但經得起時間證明的,更多的是有其淬鍊與深刻的意涵。

王羲之放的屁不是香的,但他醉後隨便兩筆,肯定我拍馬也追不上。所謂有意義的批評在於深刻的理解,放之古今皆如此。


搖擺天秤 wrote:
評論沒有錯,任何人都...(恕刪)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銷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美感是需要訓練的,它並非與生俱來. 我相信學過藝術與設計的人應該都會認同.
未經過嚴格美學訓練而去批評他人作品是非常不妥的. 真想要從事攝影創作,多聽專業的藝術評論比聽路人的意見要重要的多了.


相片好與不好,見仁見智

是不是大師,也是見人見智

每張相片都有它不同的風格與特色



只能說每張照片是無價的回憶,而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

再只能說大家都是大師啦...


neomax wrote:
不了解布列松之前, 卻批評布列松的作品, 只會顯示出批評者的視野.


這句話很有問題。除了作者已死的論點之外,
我從來不覺得批評一個人的作品還要先瞭解那個人有沒有便秘,有沒有痔瘡,早餐習慣吃麥片,拿手機拍照,拍照前會先抓屁股....................................

反問你一句,批評布列松前,請問要瞭解他到什麼程度?
或許他是凸肚臍然後小時候被嘲笑造成陰影導致他某幅作品因回想到被欺負的年代所以發抖呈現出手震的樣貌?所以手震是他童年回憶的反應,好一副巨作?是這種程度的瞭解嗎?
你去找找幾個批判布列松的名人,請問他們對布列松瞭解多少?
如果他們對布列松的瞭解都可以量化,他們是不是對布列松的瞭解都很一致達到百分之90所以才提出批判?

想也知道不是。


相片拍得好不好,見人見智

是不是大師,見人見智

每張相片都有它的風格與特色

張張相片都是無價的回憶


只能說...人人都是大師啦

想研究了解蘇東坡的寒食帖,當然是需要了解他當時流放的原因、生平,當時的心境等等,
不過也不需要去研究他當時一天大便幾次,早餐喜歡吃甚麼這種瑣事,

你的說法實在是取其極端又吹毛求疵,想表達甚麼呢?

cake12 wrote:
批評一個人的作品還要先瞭解那個人有沒有便秘,有沒有痔瘡,早餐習慣吃麥片,拿手機拍照,拍照前會先抓屁股...(恕刪)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銷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嗯,我聽過設計人有一個笑話,
當你未成名時,你的設計都是個屁;
當你成名後,你連屁都是個設計。

如果一個作品要許多的解釋,還要觀者努力的配合想像,
說好聽點是曲高和寡,
說實際一點,要不是被拍了高價,有誰會去看它討論它,
買的人也真的是看懂了它的含意嗎?

大部分的人應該都只是想要記錄生活以及美好的事物,
看這種需要解釋的意境,多少人可以不經過說明而直接理解的?

我看不懂,但我也不會批評他拍的爛。
留七分正經以度生,留三分癡呆以防死。
我們可以用科普和科專來想像,
科專就是曲高和寡,因為多數人看不懂。
科普就是叫好叫座,因為寫的淺寫易懂,
但所有科專都能用科普表達?
不見得,這部分取決於專業素養與文字素養都要夠高,
即使如此,仍有很多專業文章難為普羅大眾理解接受,

但這時候,你不會就此否認了科專的意義與重要性。

很多人衝著名氣與名聲去高價買下某件作品,(更有許多劣商存心炒作)這種財大氣粗的現象古今都不少見,他們懂得評論嗎?買到膺作、高仿的的一大堆呀...

但屏除藝術欣賞的角度之外,我們這些凡人也能有的平凡的幸福也是確實存在的,
記錄生活、紀錄美好這種小確幸是不需要跟別人爭得面紅耳赤的。

因此,你最後一句話是重要的,"我看不懂,但我也不會批評他拍的爛"

SwordDog wrote:
如果一個作品要許多的解釋,還要觀者努力的配合想像,
說好聽點是曲高和寡,
說實際一點,要不是被拍了高價,有誰會去看它討論它,
買的人也真的是看懂了它的含意嗎?

大部分的人應該都只是想要記錄生活以及美好的事物,
看這種需要解釋的意境,多少人可以不經過說明而直接理解的?

我看不懂,但我也不會批評他拍的爛。...(恕刪)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銷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SwordDog wrote:
嗯,我聽過設計人有一個笑話,
當你未成名時,你的設計都是個屁;
當你成名後,你連屁都是個設計。


可以用這張照片來解釋:



很普通的相機設計吧?那再看看下面這張:



然後如果我再說明,這台是由 [Jonathan Ive 與 Marc Newson] 共同為慈善拍賣會設計的,預定拍賣價為[六百萬]美元,大家對它的看法會不會又有所改變了呢?

(欲讀方括號內的文字請反白)
貓,鐵道,cosplay https://www.flickr.com/photos/dormcat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