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g wrote:
如果樓主的意思是這個...(恕刪)
就是有你這種隨意斷章取義離題者、才會衍生出一堆無關的問題
既然您這麼了不起、等你起個文章、好好探討一下你的看法
當然、我絕對不會亂入離題耍寶來搞笑...謝謝!
Wiiroro wrote:
我倒是覺得發色一詞,用的很好阿
發色像是壟括了很多的形容詞(對比、彩度、啪啦啪啦一堆的集合)
統稱起來給予發色一詞
在無法細說各個變數的詳細解釋前
有個概括性的統稱是非常合理也非常實用的
EX:就像一個食物好吃不好吃,鮮少人會吃了一口後說
恩...鹽放的少吃起來不會太鹹,菜甜味也不錯,這個油啪啦啪啦.....的一堆
大多給予統稱=好吃
但好吃一詞錯了嗎?字典也沒這個詞阿
沒有錯吧,只是個統稱(概括)性用語
但統稱(概括)性用語背後每個變數都會有很仔細的解釋
EX:對比度多少(鹹度多少)
彩度多少(甜度多少)
................................等等
不過卻沒人能夠給予正確且詳細的解釋,於是給予統稱
也就是這篇的重點發色(好吃)
以一個大學中文系念四年,現在正在念碩士班的我來做這個解釋
不知各位是否滿意
KenKuo wrote:
就是有你這種隨意斷章...(恕刪)
拜託、別以訛傳訛了.....
什麼鏡頭發色來發色去...看的我有時候想幫忙插嘴回問題時都要猶豫一下
先來說說我的看法!
現在的DSLR、同一顆鏡頭、裝在不同的機身(靠轉接環)
用預設值、就能看到好幾種不同的色彩輸出
加上各家機身一堆可以調整的參數、根本沒有一個統一值
哪裡來的可以用這樣撩亂的機身設定去看出哪一顆鏡頭「發色」如何?
我只能說、那是講感覺、講爽的.....
底片時代用同一款底片、不同鏡頭或許有不同調性
但現在的DSLR各家演算法不同、不同代的機身引擎又不同、加上可調整的參數一堆、還有Auto W/B色偏的大問題何來的統一標準?
所以!拜託!別再談啥鏡頭發色不發色
根本沒有基準的、除非用單一機身提出比較、不然都是「感覺」
試問,感覺可以量化嗎?
所以......請瞭解DSLR時代色彩的最大變因在於機身而非鏡頭了......
以訛傳訛.....真的.....很...rz
夜逃屋 wrote:
到底什麼是發色?????以前在攝影棚呆這麼久從沒有聽過發色這個詞兒?是用來解釋什麼的??
印象中都是討論底片的基調跟鏡頭的調性.以及組合出來的成色或成相呀????
到底是誰寫的詞兒?到底是構圖張力比較重要?還是成色品質重要?還是都不重要只要管發色??
Wiiroro wrote:
我倒是覺得發色一詞,...(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