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濾鏡和偏光濾鏡的必要性?(請大家心平氣和當做是吸收正確知識就好啦!)

YIHDAY wrote:
簡單的問題...相機...(恕刪)

我會先買腳架!
krzrk1 wrote:
謝謝!那B+W這個牌...(恕刪)


不買B+W, Hoya, S/Z的原因
是因為比較貴

但一分錢一分貨

您去看我的裝備圖 35樓
我只買的起2手Kenko的 500的中古貨
但是哩 就是有效果勒

功能其他大大有說 就不再贅述了

曖曖內含光 wrote:
比較便宜的CPL,不代表效果不好,小弟還是建議你買Kenko Pro1 CPL OR MARUMI DHG CPL 等級的就好(恕刪)


拍寫......

分隔一下


Kenko Pro1 CPL

MARUMI DHG CPL

要不然樓主去器材店
紙張一遞給店員

樓:[我要買一塊的Kenko Pro1 CPL OR MARUMI DHG CPL 等級的]
店:{那你要哪依廠牌}
樓:[就是58mm的Kenko Pro1 CPL OR MARUMI DHG CPL 等級的啊]
店:{.....}


我覺得我現在拍 櫥窗 大太陽 水波, 沒用CPL會很痛苦
夜拍要車流細線 細緻煙火 水流, 沒ND8很難過
應該是習慣了吧
我也不喜歡後製
示範~力爭上游的烏龜


加ND8後

moman2k8 wrote:
拍寫......

分隔一下


Kenko Pro1 CPL

MARUMI DHG CPL

要不然樓主去器材店
紙張一遞給店員

樓:[我要買一塊的Kenko Pro1 CPL OR MARUMI DHG CPL 等級的]
店:{那你要哪依廠牌}
樓:[就是58mm的Kenko Pro1 CPL OR MARUMI DHG CPL 等級的啊]
店:{.....}



你的解釋和我寫的有什麼不一樣?你不知道"OR" = "或"嗎?連寫這樣你都看不懂,還跑出來自導自演,畫蛇添足,真是夠了.

另外提醒樓主,Kenko Pro1 CPL OR MARUMI DHG CPL 我記得有一種是薄框的,可以優先買那種,可避免相片有暗角.
Alumin wrote:
我覺得我現在拍 櫥窗...(恕刪)

我在SONY數位教室上看到的解釋有關偏光鏡的用法和無法用後製製造出偏光鏡照射出的效果!

難以後製產生的偏光鏡效果
數位相機盛行的今日,許多的濾鏡幾乎都可利用相機本身的功能、或者是後製處理來取代,然而偏光鏡的效果,卻因為無法、或是難以利用後製來達到相同的效果,因此常是喜好數位攝影的玩家最想要購買使用的濾鏡之一。


光線經過平滑的反射面折射後,部分反射的光線會形成偏振光,因此會造成畫面上反光或是霧霧的感覺。偏光鏡的設計,就是可將這些破壞畫面的偏振光去除,進而達到良好影像的效果。原理是利用偏光鏡中的柵狀薄膜,將反射的偏振光擋在外面,只容許與柵狀結構相同方向的光線通過。

PL,CPL
一般來說,偏光鏡分為兩類,其中一類為線型偏光鏡,簡稱為 PL,另一類則稱為環型偏光鏡,簡稱為 CPL (Circular PL)。

一般單眼相機(SLR)都有一個分光稜鏡,將部分的光線送到相機測光系統,並將另一部分的光線送到觀景窗。進入相機內測光表的光線因為被此稜鏡折射過,所以如果在鏡頭前面加裝一片PL,相當於是多了濾鏡阻擋進入測光系統的光線,這使得測光的結果容易出現誤判的現象。而 CPL 則具有可將光波延遲1/4 相位的偏光箔,使原本線性折射光改成交錯行進的電磁場,因此較不會影響測光系統,進而達到正確的曝光值。正因為如此,PL 通常使用在沒有自動對焦的相機上,價格也較為便宜,而 CPL 則適用在各種相機上,所以雖然價格較高,現在多建議使用 CPL 偏光鏡。

以消費型的數位相機來說,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相機的測光是否具有經由鏡頭來進行測光(TTL: Through The Lens)的功能,若不是具有 TTL 功能的相機,則在加裝偏光鏡後,需要進行曝光補償。本次使用 Sony W1來拍攝範例,由於 W1 具有 TTL 的功能,裝設濾鏡後,相機透過濾鏡與鏡頭來進行測光,所以並不需另外進行曝光補償的設定。


PL 與 CPL 使用的方式都相同,將偏光鏡裝設在鏡頭前方,轉動偏光鏡時可看到螢幕上影像的變化,當畫面中的反光或白霧消失的時候,再以一般的方式進行拍攝即可。由於偏光鏡會減少光進入鏡頭的量,所以使用偏光鏡時,快門速度會較慢,如果拍攝時的場景光線不夠,常會因此出現手震的問題,可以利用腳架或是調高 ISO 值的方式來解決。使用全手動模式 ( M-mode) 的使用者,加裝偏光鏡後要注意調整光圈或快門,將曝光值回歸到"0"。

拍攝風景
空氣中的懸浮粒子會造成的光線漫射,這也就是空氣不好時會好像身處一片白霧的原因。利用偏光鏡可以濾除漫射的偏振光,讓我們在拍攝時藍天更為純淨,白雲的細節更加突顯,畫面顏色更為清晰鮮豔。

透過玻璃拍攝時
街頭拍攝時,漂亮的櫥窗總是吸引人的目光,在白天拍攝時,時常會有反光的問題,也因此,想要拍攝玻璃後的主體,照片中卻常像拍出一面鏡子。使用偏光鏡,可以將反光去除,留下櫥窗內的主體。而使用偏光鏡時,要注意拍攝的方向最好與被攝體和陽光行進的方向垂直,此時效果最好。

拍攝水面或水面下的主題
水面的反光也是相當擾人的,例圖中荷葉因反射而無法看出原先的綠色,使用偏光鏡,不但荷葉的顏色可表現出來,水面下的小魚也可清楚的拍攝出來。

總結
透過電腦數位影像可以簡單方便的進行後製,但如果事前的拍攝不注意的話,那後製不但麻煩且會影響影像的品質,偏光鏡的使用就是基於這樣的考量,如果您經常拍攝風景,那偏光鏡相信是不可或缺的配件。
曖曖內含光 wrote:
你的解釋和我寫的有什...(恕刪)

您可不可以提供照片看看有暗角和沒暗角的畫面是怎樣的?謝謝!

krzrk1 wrote:

您可不可以提供照片...(恕刪)


看到樓主這麼努力認真向學的發問
忍不住讓人探頭出來呼口氣

幫你推一下好了
不然掉到底下沒人回挺
到狗窩裡說狗臭 豈有不被狗咬的道理
我覺得網路上寫cpl或pl的教學文章教的都很有限

大多數人都認為是讓[天空更藍]所以使用

但往往整個照片天空太過純淨與鮮豔 看久了反而不協調



偏光鏡的用途真的很廣 牽涉到物理學的[材質] 與光學的[散射] 其實不難

大太陽斜射下 側光 主題物如果有些許反光 就會有作用

例如人行道上 含少量亮光漆的木頭椅 穿黃色雨衣的小學生 轎車 大片葉子 ......


當然最明顯的是天空與水面 但是拍久了 各項細節都會想要注意 cpl是後製不出來的

如果畫面中有100片大片的葉子 那只能用ps不規則選取來慢慢樵了

cpl這些細部的教學目前我沒有看過 製作這種教學會累很多

特別是曝光量不同時 顏色過暗(沒裝) 與 顏色飽和(有裝) 往往要放大才看的出分別
Alumin wrote:
我覺得我現在拍 櫥窗...(恕刪)

這是我今天買的腳架和相機包!後來發現腳架不用買到4千多元的腳架這個腳架我就很滿意了!高度也是我要的高度!滿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