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羽斷翼 wrote:
為反對而反對..一看就感覺的出來=-=真不知道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s家的單眼有沒有耐用我是不清楚..旦每台推出時幾乎都是價位超值吧?
恕刪)
假如小的是為反對而反對,那大大閣下便為讚成而反對
既然閣下不知道S家的單眼有沒有耐用,那如何得知幾乎價位超值?每次S家都極便宜甚至不收錢送你?
小的是討論S家的市場策略,舉LCD,PS3是實証,並非如閣下一般憑感覺去罵人!!在下舉例是想証明S家在沒有競爭之下,推出市場的產品都是偏貴,不明白在下也不會再解釋,畢竟見識並非人人相同,在下再想努力也幫不了忙。
閣下憑一看,憑感覺去面對在下的討論,當然不知在下說甚麼,知道自己不知道是一件好事,但明知自己不知道,還硬要說些自相矛盾的例子為S家保駕護航,最終是自討沒趣,吃不了兜著走!!

如果防振只有上下左右
那機身防振和鏡頭防振可能很能分出高下
但...如果加入個角度咧~~那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
Canon的玩家可能很多都不知道
Canon已經在研發新的防振系統Hybrid IS,估計Nikon馬上會跟進
到底是機身防振好還是鏡頭防振好
有網址有真相....
http://www.canon.com/news/2009/jul22e.html
http://web.canon.jp/pressrelease/2009/p2009jul22j.html
http://www.canon.com.hk/Download.aspx?pressrelease_id=10364&file_type=4
之前廠商用來教育用戶的新聞稿,看看就好~不要太認真

現行SONY新款的HDV,號稱有十倍防手振
內部似乎也開始加入了角度的概念

sleeper wrote:
在拍攝時,正常都是一...(恕刪)
這個就扯到焦平面了,一般上下左右的補正是沒有動到焦平面的,焦平面的掌握是攝影者自己來拿捏
抖到會動到焦平面,說真的...這個真的攝影者本身該好好的檢討了,也是老前輩所說基本功沒練好
當然新的技術就有新的賣點,最大的賣點就是機身防手振目前做不到,在被一堆二線廠的機身防震打著跑時
能開發一些別人沒有的,當然是幫自己加分,就是有這些二線廠,C/N才會在kIT鏡上加is/vr的
另外...還是扯到焦平面,鏡身防抖不會影響到原本的感光元件的位置
但是機身防抖,上下左右在兼一個前後,別忘了前面還有低通濾鏡跟快門廉,另外這樣的補正,以目前機身防震的廠商
來看應該還有很長的路,另外對於大光圈鏡頭來說可能有另外的問題,因為大光圈只要有差那麼一點...可能就移焦了
當然說不定廠商都幫大家想好了....靜待發展吧
AKG K240mk2 /K240s /K240DF /K240m /K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