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Canon兩大相機廠,為什麼不將感光元件移動式防手震功能加入到單眼的機身中呢?

最根本之道就是人防抖....
先把自己手練穩
不然自己手抖個不停 再防抖五級也是模糊一片
跟影子抓迷藏[http://www.flickr.com/photos/sean0331/]
verza wrote:
上海,有一個佳能體驗中心,可以試用現場的每一支鏡頭(含800 mm)

有機會去的話,,試著用300或400的鏡頭,接到你的機身上
打開IS功能

享受一下在半按快門的時候,那個幾乎靜止,凝結在觀景窗里的畫面
小弟不知道鏡頭防抖跟機身防抖那個好,因為沒有自己比較過

但是,那個從OVF看出去的感受,個人認為是蠻爽的...(恕刪)


蠻可惜的..因為我住台北..不住上海
不過我倒是知道台灣有個101..裡面有sony的鏡頭可借玩
diffusionless wrote:
兩者的優劣其實已經太...(恕刪)


有趣的地方就在於 討論的文章太多,今天這串還是蓋到1X樓了

那我出來打這些文章給一些還不了解的人當參考,應該要摸摸我頭鼓勵一下我才是吧

不過您更辛苦,回文還特別勾私訊給我(雖然我個人覺得您這樣做非常沒必要性)


最後,更感謝您用幾句話終結我那一大篇文章的結論

不過可惜的是,本串回文我不想同時私訊給你
黑羽斷翼 wrote:
為反對而反對..一看就感覺的出來=-=真不知道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s家的單眼有沒有耐用我是不清楚..旦每台推出時幾乎都是價位超值吧?
恕刪)


假如小的是為反對而反對,那大大閣下便為讚成而反對

既然閣下不知道S家的單眼有沒有耐用,那如何得知幾乎價位超值?每次S家都極便宜甚至不收錢送你?

小的是討論S家的市場策略,舉LCD,PS3是實証,並非如閣下一般憑感覺去罵人!!在下舉例是想証明S家在沒有競爭之下,推出市場的產品都是偏貴,不明白在下也不會再解釋,畢竟見識並非人人相同,在下再想努力也幫不了忙。

閣下憑一看,憑感覺去面對在下的討論,當然不知在下說甚麼,知道自己不知道是一件好事,但明知自己不知道,還硬要說些自相矛盾的例子為S家保駕護航,最終是自討沒趣,吃不了兜著走!!
fatpig06 wrote:
假如小的是為反對而反...(恕刪)


蠻可笑的回應..你說什麼就什麼吧..這樣你高興了吧..不要特意去提戰文來影響了這篇的主題
大家都討論的很高興啊~~
如果防振只有上下左右
那機身防振和鏡頭防振可能很能分出高下
但...如果加入個角度咧~~那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

Canon的玩家可能很多都不知道
Canon已經在研發新的防振系統Hybrid IS,估計Nikon馬上會跟進
到底是機身防振好還是鏡頭防振好
有網址有真相....
http://www.canon.com/news/2009/jul22e.html
http://web.canon.jp/pressrelease/2009/p2009jul22j.html
http://www.canon.com.hk/Download.aspx?pressrelease_id=10364&file_type=4

之前廠商用來教育用戶的新聞稿,看看就好~不要太認真


現行SONY新款的HDV,號稱有十倍防手振
內部似乎也開始加入了角度的概念

sleeper wrote:
大家都討論的很高興啊...(恕刪)


加了角度最大的好處是讓有某些特別的狀況的人也能使用DSLR吧,不然,一般人的振動都是微弱的振動

甚至大家一般都會等穩定一些時才會按下快門,影像的創作一般都是把3D影像化為2D,真的會抖成那樣

還真的沒碰過.....
AKG K240mk2 /K240s /K240DF /K240m /K240
在拍攝時,正常都是一手持鏡頭,一手持機身
手振真的只有兩手平行間的上下左右嗎?兩手間說不定會有些微的上下左右誤差吧
此時角度的防手振就派上用場了
而就防手振技術而言
只有機身防手振才有辦法做到感光元件翻轉補正的動作
連長期使用鏡頭防振的廠商都想到這點了,並修正出新的技術
大家何苦又急於否認廠商的美意咧~~
難道多一項角度補正技術不好嗎?

順便回應一下樓主的問題好了
C/N不是不將感光元件移動式防手震加到DSLR裡
而是除了之前的鏡頭包袱外,它們也沒去刻意開發機身防振技術
現在Canon發表這項技術了,相信未來一、二年內就會有機身防振的DSLR出現
seanlam1234 wrote:
所以就是說在這方面鏡...(恕刪)

以量測的角度而言,CCD是SENSOR,
一般比較不會有廠家希望自己的測試機SENSOR處於震動下量測,
是較不利於量測的作法,比如業界的AOI影像辨識系統,都是待辨識物在底下動,極少光學頭在動的
並不是說不可,只是使用移動中的SENSOR這種方式,會存在兩個穩定性的考量。
SENSOR穩定與否+量到的數值穩定與否!

參考看看!
joeyhsu
sleeper wrote:
在拍攝時,正常都是一...(恕刪)


這個就扯到焦平面了,一般上下左右的補正是沒有動到焦平面的,焦平面的掌握是攝影者自己來拿捏

抖到會動到焦平面,說真的...這個真的攝影者本身該好好的檢討了,也是老前輩所說基本功沒練好

當然新的技術就有新的賣點,最大的賣點就是機身防手振目前做不到,在被一堆二線廠的機身防震打著跑時

能開發一些別人沒有的,當然是幫自己加分,就是有這些二線廠,C/N才會在kIT鏡上加is/vr的

另外...還是扯到焦平面,鏡身防抖不會影響到原本的感光元件的位置

但是機身防抖,上下左右在兼一個前後,別忘了前面還有低通濾鏡跟快門廉,另外這樣的補正,以目前機身防震的廠商

來看應該還有很長的路,另外對於大光圈鏡頭來說可能有另外的問題,因為大光圈只要有差那麼一點...可能就移焦了

當然說不定廠商都幫大家想好了....靜待發展吧

AKG K240mk2 /K240s /K240DF /K240m /K24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