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刪自刪自刪 自刪自刪自刪 自刪自刪自刪 自刪自刪自刪 自刪自刪自刪 自刪自刪自刪


recompress wrote:
Andreas Gu...(恕刪)

精闢,小弟也要給你一億三千個讚。
powerslide wrote:
相信我,您不是And...(恕刪)


看了Powerslide 貼的幾張作品, 我突然覺得, 這幾張照片都有種讓你覺得突兀, 產生"是這樣子的嗎?"的感覺. 進而有些開始想要思考的動力. 或許這也是價值的所在吧?
價格上面也許有炒作成分、也或許沒有,
我覺得都沒關係,
雖然這份作品我也不是很懂他的來歷,
但或許有些人會說看不出這樣的作品價值在哪裡,
就用「大師」來酸這一切,我不是很認同,
我覺得那只是站在某個風行的角度去看而已,
進入網路時代,每個發言的人權利都很平等,
所以評論起來每個人都說得頭頭是道,批判起來都像是大師了,
有時候也許說得對,可是有時積非成是也不是不可能,
常常看到得獎作品或是出名的被酸。
但是到底這些酸別人的,
對這些作品做了多少的研究?還是只是走馬看花就妄下斷言?
又或者攝影者的價值就只有現在流行的奶油散景、拍正妹照、迎合大家的價值觀去拍就對了...??

另一個重點是,賣價金額之於作品本身的關聯性是什麼?

井外還有世界...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yansson wrote:
品味-1
炒作+1

除了輸出和裱褙的難度,我實在看不出作品本身上億的價值,就一幅地平線中分的風景圖?


為什麼他們不是拿楊森大大您的精湛作品來炒作?!

藝術是無價的~
感受要用金錢來衡量其實粗俗了些


阿 丹 wrote:
拍照的功夫我是看不懂...(恕刪)

powerslide wrote:
如果不懂Andreas Gursky 在拍什麼的

請搜尋Landscape/Typology

或者Bernd & Hilla Becher

當代美學早就已經脫離純粹美感經驗的觀察

而進入哲學的觀點

所以純粹以個人美感經驗(還不等於fine arts純粹美學)當然是得不到什麼體會的

就像杜向的小便斗在一般人眼裡看起來是沒什麼

但是他就是有能賴把它變成藝術品...(恕刪)


哲學我不懂

但是以文學的觀點與角度來說

一般是說“能耐”

suaaa wrote:
只能說...多學著點吧
你眼中的沒什麼,蘊含多少理論在裡面


那可以麻煩這位大大開釋一下

有什麼高深莫測的理論在那張相片裡嗎?

recompress wrote:
Andreas Gu...(恕刪)



少數有深度有內涵的回文
easthero wrote:
看完整個討論串,覺得台灣的美學教育還真不是普通的失敗,當然我也沒啥涵養也不是很了解這些東西為什麼這麼貴,炒作有可能,但是誠如網友所言,有人認為一坨屎值一千萬它就值一千萬,那為何不去炒作路邊的一坨屎而要炒作這些相片,又為何不去炒作01上各位大師的相片,萬一有一天您的相片真的被看上而被"炒作"的時候,您會不會跑出來說這相片跟本不值那麼多錢,只是炒作,請大家要理智一點。

我也不是很懂這些相片的脈絡,但是現在要在網上找資料很方便,如果懂英文,資料更是多到看不完,要批評當然可以在清楚這些資料背景之後提出不認同,甚或提出某某某的作品更好及原因,而不是簡單說出這就是"炒作",然後拿出仇富心態開始說有錢人怎樣怎樣云云。

若是照這種邏輯,根本不需要博物館或美術館,因為裡面每件藝術品都可以被評為因炒作而出名,一般買不起的大眾也沒有需要去欣賞。...(恕刪)



美學、意涵、價值
並非等一定成正比等值

“藝術品”因為高價,就可以正比呈現其美感?
那是否把世界上所有藝術品羅列出來
就能知道這世界最美的是何物?
不是吧??

前述也有人說了
“如果”去瞭解作者本身、拍攝手法云云
就能夠瞭解其XXOO

那我真的很想知道
如果這張照片是路人甲PO出來
“美感”是否也會如其價值一樣的被捧上?
還是最後必須冠上“某人”大作,才有其價值?
那價值最終是來自於作品本身?還是作者?

美學本來就因人而異甚至因文化不同而異
單單就一張價值詭異的照片來論斷美學教育的成敗
是否也太過於狹隘?
我覺得,《99分》的照片意義似乎是比《萊茵河2》來得大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