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拍作品應否公開發表之我見

避爭議?千錯萬錯都是網際網路的錯?


30年前,50年前街拍經典作品
http://www.wretch.cc/blog/whale543/10150234
http://www.wretch.cc/blog/whale543/10506404
TaiwanPhoto wrote:
避爭議?千錯萬錯都是網際網路的錯?


老兄~~~您若以為沒有網路~大家對街拍就沒有疑問沒有爭議的話~~也未免太天真了吧???
假設被拍攝的路人有權禁止攝影師街拍. 那麼根據同樣的禁止原則, 街拍攝影師一樣有權禁止被拍的路人觀賞其街拍作品.

假設被拍攝的路人無權禁止攝影師街拍. 那麼根據同樣的允許原則, 在街頭拿著大鏡頭加腳架取景的街拍攝影師一樣可以被路人用手機拍攝下來成為作品.

可以不同意別人的言論, 但是任何人都無權禁止別人發言. 可以不同意別人街拍的行為, 但是任何人都無權禁止別人街拍. 用 DSLR , DC, DV 或是畫筆, 或是眼睛捕捉街上形形色色眾生百態並無違法. 任何人也能把攝影家, 畫家 ... 攝進自己的手機, 畫在自己的拍紙簿上. 但是不能因為自己的手機比不上人家的 DSLR, 自己的鬼畫符比不上人家的街頭素描, 自己的千度近視比不上人家 2.0 的視力 ....... 所以就禁止街拍, 禁止街頭素描, 禁止走路時向前看 (e.g. 逛街走路只能抬頭看天或是低頭看地).

要是有人坐擁書城, 拿著萬寶龍.....還寫不贏用PC在網路上隨手塗鴉的, 難道我們要立法禁止讀書識字, 禁止用網路隨手塗鴉?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機不在貴要拍才行
曾看過幾個感動的畫面.

台灣攝影家王金塗 在40多前 拍攝 模特兒 林絲緞 . 40多年後 沖印放大裱框 送給影中人.

某位許姓攝影家, 親自在40多年後 將拍攝 蔡瑞月 舞蹈 作品 裱框放大 送給 經過大火一把燒之後 重生的 舞蹈館.



請幫攝影家找找20幾年前的街拍小女孩


http://tw.myblog.yahoo.com/pai932e/article?mid=321&prev=322&next=292&l=a&fid=24


街拍議題各位請繼續
在沒有得到被照相者的同意下皆"不宜"不公開.

剛在電子報上看到的文章中的一段
http://www.nownews.com/2008/07/02/11444-2298109.htm



又例如許多台灣人到日本旅行,都喜歡對著日本原宿街頭辣妹、京都藝妓、僧侶、小孩等等對象任意拍照,而且 經常不問對方意願,拿起相機就拍。對日本人來說,個人肖像涉及隱私,特別小孩的肖像有可能成為綁票犯罪者的工具,因此日本法令也明文禁止這類未經對方同意的拍攝。

但台灣人除了往往不問對方意願就亂拍外,有時還會在不允許拍照的地方用長鏡頭偷拍,甚至拍了之後還回國放在部落格上公開分享並加上評論,對許多日本人來說,這是極端的不尊重,也是讓日本人很不喜歡的行為。



大家參考參考~~

http://www.nownews.com/2008/07/02/11444-2298109.htm
"這個在台灣人看起來是良好的習慣,到了日本,卻成了最常被嫌棄的理由。"

反過來看, 假設日本人來台灣, 卻老是衛生紙一扔搞到飯店的馬桶堵塞, 這又是誰的問題呢? 這些事情本來就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標準, 就像去回教國家不能帶豬肉與酒入境, 當地只能吃牛羊肉. 到了印度卻是拜牛. 遠洋漁船上吃魚絕對不能翻面(翻船).

http://www.saunalahti.fi/~marian1/gourmet/lutfisk.htm

挪威的鹼魚 (lime fish, lutefisk) 在北歐當地是佳餚美味, 在其他國家大概會被當成污染環境.

http://en.wikipedia.org/wiki/Lutefisk
Lutefisk humor
Lutefisk eaters thrive on quotes and jokes from skeptics of lutefisk comparing it to everything from rat poison (which has a hint of truth to it, because of the traces of unnatural amino acid lysinoalanine found in lutefisk due to the reaction with lye) to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A few examples are:
Quote from Garrison Keillor's book Lake Wobegon Days:

"Every Advent we entered the purgatory of lutefisk, a repulsive gelatinous fishlike dish that tasted of soap and gave off an odor that would gag a goat. We did this in honor of Norwegian ancestors, much as if survivors of a famine might celebrate their deliverance by feasting on elm bark. I always felt the cold creeps as Advent approached, knowing that this dread delicacy would be put before me and I’d be told, "Just have a little." Eating a little was like vomiting a little, just as bad as a lot."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禁忌與習慣. 只能廣為宣導但是無法強迫別人接受.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機不在貴要拍才行
在此贊助一套街拍, 這些人應該不會抗議吧!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機不在貴要拍才行
再贊助一套街拍. 注意看, 這些人街拍的多麼高興啊! 而且最有資格抗議街拍的應該是兩旁的住宅, 可是根本沒有住家會豎立 [此處嚴禁攝影] 的牌子.

所謂君子坦蕩蕩, 泱泱大國的氣度風範都是顯露在這些不足為人所道的細枝末節. 和美國的機場, 公路, 鐵路, 建築 .... 種種物質建設比較起來, 其實這才是最難學習之處.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機不在貴要拍才行
BSA wrote:
反過來看, 假設日本人來台灣, 卻老是衛生紙一扔搞到飯店的馬桶堵塞, 這又是誰的問題呢?



如廁衛生紙沖馬桶 台灣一年省六億元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07/5/12q2k.html

請參考

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