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cat wrote:
想來想去, 也沒有比台北車站大廳更適合的移工聚集點了, 冬暖夏涼.
我們需要移工, 但好似沒有替他們規劃可以聚集交流舒緩鄉愁的活動地點, 北車大廳也可以變成一種文化, 說實在, 即使大部分的人會在北車轉換各種交通工具, 會上到大廳的應該比例也不高吧?
比如, 我們可以固定在假日辦東南亞市集, 讓文化可以形塑得更豐富.
所以…成本誰付?還是莫名其妙又要台鐵扛起這份『聚集交流舒緩鄉愁』的責任?
還是你天兵的以為辦市集這類活動,是不用成本的?你以為辦了…這些外籍勞工就會花大錢購物?
他們來台灣工作主要是為了賺錢寄回家鄉,手上是有留一些,但大多時候就買通訊器材而已,辦了市集…且不論他們有無殘餘的經濟能力,實際上住宿體制也不允許他們買過多東西回去,到最後這市集能作的…恐怕就是賣些吃喝?
但這種不太可能產生足額利潤來支付成本的事情,最後再問一次…成本誰付????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