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幅影響景深是錯的嗎??





WOW!如果那麼簡單的東西都會被誤解,教過或拿過本人講義文章的學生或社會人士早就一狀告到學校說我不學無術,於是我的大學教職和教授頭銜早就沒了,那裡還用得著在01這個非學術性論壇上揭發我的錯誤。再說嘛,本人在今年二月初寫的基礎知識:模糊圓的基本觀念到今天四個半月有8萬多的點閱,那篇寫給新手:景深概論貼出來一年四個多月有19萬多點閱,您以爲這總共27萬多點閱的讀者腦子都那麼不濟看不出錯誤,或是對我特別仁慈而不踼館挑錯?這未免也太小看華文圈讀者的知識水平了吧!

在01這個非學術論壇叫囂誰人誤解什麼沒多大份量,充其量是爲自己的說法壯壯膽而已,誰曉得是不是用誤解去誤解正解,您說是不?總之,要証明本人引用的內容是錯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請這些高手寫成論文送到國際期刊發表,登出來後我保証把寫過的文字章節用他們的理論改寫過。在走到這一步之前,本人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讀貼在01上這種喃喃自語沒多少價值的「理論」,很抱歉。

教過那麼多學生,總是會有一些說教科書裡頭這裡錯那裡不對來表示自己很行,但是仔細查証過後絶大多數不過是錯字筆誤,或根本就是學生自己觀念錯誤甚至胡說八道,幾乎都不是原作者的錯。這種現象在國內很普遍,我讀大學風氣比較詳和時就有,網路發達後這些人更容易冒出頭有了更多展現表現慾的機會。建議兄台到圖書館找一兩本好的教科書或名著看看,這要比在此發問收益更多,畢竟一套理論總不是三言兩語就說得清楚的,何況還得釐清理論的前提假設以及來龍去脈。

最後,似乎我也沒說過接不接受放大率,個人對這項課題的論述都在上述兩篇文章和拙著數位相機:觀念、技巧與原理裡頭,相信看過的朋友知道我的看法有所本。所以請不要用他人說的話拿我出來為什麼理論背書。容我再說一次,此地的發言通常一麟半爪,縱使行家也不會長篇大論,所以若要說我講過什麼,請引用原文而不是他人認為我在說什麼,當然也請不要斷章取義。謝謝。

冼鏡光 wrote:
在01這個非學術論壇叫囂誰人誤解什麼沒多大份量...(恕刪)

這種模糊圓定義是你自己寫的,有冤枉你嗎?
出處
冼鏡光 wrote:
回到Helmholtz的CoC視角觀念,人眼無法分辨1 arc minute(也就是1/60度)以內的細節,但人眼能夠舒服專心觀看的視角約在50到60度之間,就以50算,所以人眼無法分辨舒服觀賞角度內1 /3000 = (1/60)/50範圍內的細節。在一般照明時這個分辨力減半,變成1/1500左右,但正常視力應該可以做到1/1000。因此1/1500是一個合理的中央值,1/1000是個上限。...

模糊圓由片幅/1500定義,APEX不可移項,EV代表場景亮度...
這些說法都是你被質疑的原因。

說法被質疑,把根據講清楚就好,包括我在內很多人都樂意上一課。
你的反應,卻是強調自己部落格有多少點擊率,
貼個牛頭不對馬嘴的課本掃圖,就宣布自己的讀書心得有科學界背書...

學術界這個小圈圈很多人都見識過,
但言必稱自己代表科學界的狂妄之徒,倒真的很少見。
你個人被質疑,不等於原作者被質疑;你解讀有錯誤,不等於教科書有錯誤。

教資訊的老師熱情為大家講解物理觀念,這份熱誠我給予肯定,
但網路資訊對錯難分,檢驗真假靠的是邏輯是證據,不是曝光率。
在你冼大師把你那些獨家見解寫成論文,送到國際期刊發表之前,
恕本人難以苟同這種喃喃自語式的「理論」

ebrima wrote:
這種模糊圓定義是你自...(恕刪)

在這裡挺一下ebrima大
這種片幅跟景深的百年戰爭問題
我很久以前就被洗大師噹
所謂質疑是無用的
叫我去看課本....

結果問題的核心是那條 TMD菜斯公式
搞半天根本不是科學上定義
我質疑了半天?
在01上只是被洗大師或是其粉絲噹....

只有少數人真的去討論菜斯經驗公式的適用地方

倒是請問大師派的信眾們(包括大師在內)
那一位是光學專業的啊?
不然要當大學教授跟懂不懂模糊圓其實沒啥關係啊..?
本人高深的不見得懂 普通物理倒是也是有教過美國某間NCAA女籃連霸大學的~ (球星倒是沒遇過)

站在這種立足點 網路上大家都是公平的
就看你的論點合不合科學罷了

ttlinker wrote:
我在107樓列的應該...(恕刪)


當然不算阿,
你完全沒有說哪個是操作變因,
哪個是控制變因.

既然你要要求別人照你的提供的條件來討論,
你先列一下操作變因跟控制變因出來吧.
不然什麼是變因什麼不是都不搞清楚,
只是越來越亂而以,
國中就開始教操作變因, 控制變因不是沒有原因的啦!
Cudacke Dees wrote:
當然不算阿,你完全沒...(恕刪)



「片幅」、「實體焦長」、「等效焦長」、
「相同構圖」、「景深」、「最近對焦距離放大倍率(只有比放大倍率時才算進去!)」!
我不知道要怎麼列也!
請Cudacke Dees大大開示,上面哪些是控制變因?哪些是操作變因?



這樣列可以嗎????
控制變因:「片幅」、「實體焦長」、「等效焦長」
操作變因:「相同構圖」
應變變因:「景深」

控制變因:
APS-C「片幅」,50MM「實體焦長」、80MM「等效焦長」
FF「片幅」,85MM「實體焦長」、85MM「等效焦長」

操作變因:「相同構圖」

應變變因:
由於沒有相批配的等效焦長,所以採相近的等效焦長比較!
兩者都是相同構圖,由於APS-C使用50MM「實體焦長」的鏡頭,
所以景深比FF使用85MM「實體焦長」的鏡頭還深!












控制變因:「片幅」、「實體焦長」、「等效焦長」、「最近對焦距離放大倍率」
操作變因:「最近對焦距離放大倍率」
應變變因:「景深」、「放大倍率」

控制變因:
APS-C「片幅」,50MM「實體焦長」、80MM「等效焦長」、最近對焦距離0.45m,放大倍率0.15。「最近對焦距離放大倍率」
FF「片幅」,85MM「實體焦長」、85MM「等效焦長」、最近對焦距離0.85m,放大倍率0.13。「最近對焦距離放大倍率」

操作變因:「最近對焦距離放大倍率」

應變變因:
由於沒有相批配的等效焦長,所以採相近的等效焦長比較!
最近對焦距離放大倍率屬於鏡頭設計的關係,
APS-C使用50MM「實體焦長」的鏡頭,
所以景深比FF使用85MM「實體焦長」的鏡頭還深,由於鏡頭設計的關係放大倍率也較大!
(好怪,最近對焦距離放大倍率,搭上景深超級怪)

ttlinker wrote:
「片幅」、「實體焦長」、「等效焦長」、
「相同構圖」、「景深」、「最近對焦距離放大倍率(只有比放大倍率時才算進去!)」!
我不知道要怎麼列也!
請Cudacke Dees大大開示,上面哪些是控制變因?哪些是操作變因?


既然你連最基本的都講不出來,
你連你自己在講什麼都還搞不清楚,
那要怎麼討論,
那你多花點時間去把你想要講的東西先講清楚,
不然你自己都搞不清楚, 別人猜你是什麼意思也沒意義.

Cudacke Dees wrote:
既然你連最基本的都講...(恕刪)



我重新列了也!
你指點一下,看我列的對不對!
ttlinker wrote:
控制變因:「片幅」、「實體焦長」、「等效焦長」
操作變因:「相同構圖」


操作變因只能有一個, ok, 所以你堅持要用像同構圖這點沒問題.
但是控制變因要固定, 也就是說你只能用相同的片幅, 相同的實體還有等效焦長,
那你現在以這個條件開始講你接下來的例子吧!
Cudacke Dees wrote:
操作變因只能有一個,...(恕刪)



上面我有打了,你再看一下,這樣可以嗎??
ttlinker wrote:
這樣列可以嗎????
控制變因:「片幅」、「實體焦長」、「等效焦長」
操作變因:「相同構圖」
應變變因:「景深」

控制變因:
APS-C「片幅」,50MM「實體焦長」、80MM「等效焦長」
FF「片幅」,85MM「實體焦長」、85MM「等效焦長」


你的控制變因都在變耶.........
你要控制住不能讓他改變阿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9103104241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