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fg978 wrote:
沒記錯的話,廠商就...(恕刪)



話說135稱為全幅,120為中幅,而中幅又比全幅的尺寸更大,
有時候我也搞不懂"全"這個字在這裡是什麼意思說
而且120之上還有兩倍的220


大大好壞心,想要讓人自曝其●態
kannonking wrote:
話說135稱為全幅...(恕刪)

底片時代並沒有"全片幅"這個名詞,因為大家用的底片都一樣是135,比它更大的120則被稱為"中片幅"相機,再上去還有更大的,而這些大面積底片就不討論了,不過請留意,既然當時已經有"中片幅"這個名詞,表示"片幅"已經成為底片面積的形容詞,這是相機的歷史之一,後人不該隨意竄改。
到了數位時代,初期的技術做不到135的面積,後來則做到了,稱為全片幅並無不當,但更正確來說應該是135全片幅,或者是35mm全片幅。
frontline wrote:
底片時代並沒有'全...(恕刪)

沒記錯其實是有,只是內涵跟現在數位相機界不同
底片時代的全幅指的是電影攝影機的規格的一種,以前聲音是以圖形方式記錄在底片上,所以無法使用到full frame,捨去聲音紀錄只記錄畫面的話才能達到full frame
full frame這一詞其實是從電影攝影界挪過來使用的
frontline wrote:
因為大家用的底片都一樣是135...(恕刪)
135底片席捲相機界的年代,
雖然底片都是用同樣的 135 底片(或者稱為 35mm 底片)
「135」是底片編號
「35mm」是底片實際寬度
全格影像尺寸為 24mm X 36mm(見下圖)


但是那時就有所謂「半格底片相機」
OLYMPUS PEN-EE 片幅 24mm X 18mm
取自英文版 Wiki 圖片:



也有所謂「寬幅底片相機」
HASSELBLAD XPAN 片幅 24mm X 65mm
LEICA I 片幅 24mm X 65mm
取自英文版 Wiki 圖片:


frontline wrote:
到了數位時代,初期的技術做不到135的面積...(恕刪)
非也!
應該是價格無法大眾化!
1991 Kodak DCS420 就是以 Nikon F3 機身搭外置片匣
1992 Leaf Digital Camera Back I 感光元件面積 40mm X 40mm
1994 Kodak/AP NC2000 就是以 Nikon N90 機身搭外置片匣
....以下略

DSLR 發展初期,
因為使用 135底片的 SLR 技術成熟,
擁有非常完整的鏡頭群做後盾,
故廠商以 135片幅鏡頭群 為基礎來發展 DSLR 感光元件
才會讓後來這些使用者以管窺天,
以為「135片幅就是全部
kannonking wrote:
而且120之上還有兩倍的220冷

220跟120底片一樣是6公分寬
只是可以拍比120多一倍的張數(因為少了遮光紙)
並不是成相面積是120的兩倍喔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kannonking wrote:
話說135稱為全幅,120為中幅,而中幅又比全幅的尺寸更大,
有時候我也搞不懂"全"這個字在這裡是什麼意思說
...(恕刪)

因為兩個中文都用同一個"幅"字, 會花掉是正常的..

那中文就先拖回底片時代的慣用字 , 像這樣
開箱文 Konica Auto-Reflex 全格/半格單眼相機
半格 X 全格 (Half Frame on Full Frame)

英文就不用拖回去, 因為一路走來, 始終沒變..


135底片機 不同曝光框 設計尺寸 ..
全格 full frame,
半格 half frame
以上兩種比較常見, 其實還有 寬景機, 全景機.. 等一些稀奇古怪的, 你只要想的出來, 幾乎都有人做過.

大片幅 large format 像 (4×5 inches (102×127 mm))
中片幅 medium format 像 120
小片幅 small format 像 135 這種 或 更小的...


好啦, 現在你可以回來數相時代了.. 知道兩個 幅 是不同的 英文單字..




宅男乙 wrote:
135底片機 不同曝光框 設計尺寸 ..
全格 full frame,
曝光框就是這種:


再說清楚一點:
FORMAT:底片格式
FRAME:相機機身曝光框

大片幅稱為:large format
中片幅稱為:medium format
小片幅包含:135 format & smaller format

目前泛稱的『全片幅』的正名:135 Full Frame Format

當年廠商的一個『中文譯名』錯誤,
才是今天『片幅口水』滿天飛的最大原因
有的人還噴得很興奮異常哩
roachc wrote:
曝光框就是這種:再...(恕刪)


借兄台之文再說一些

兄台再將這些基本的提出來
想有助討論

因在這討論的人的標的
均屬「135 format & smaller format」

所以135/35這些代表規格的數字會省略是語文溝通上自然的事
因此
「全片幅」該被理解成135格式的全片幅
也是很自然的
加入這樓討論的人
我想,沒一個是在討論「中、大片幅」的「全片幅」的問題

要去扯入「中片幅、大片幅的『全片幅』又如何說」這種問題
是節外生枝,無助討論

本樓的重點是「片幅機」是什東東!
也是樓主開版的重點

「片幅機」之錯
樓主說得很清楚
我也多說了一些

至於「全幅」「半幅」是否妥當
則非樓主所論者。
看標題即明矣!


我覺得這只是個語言翻譯的問題...

當初發明Full Frame(或Full Size)這個規格名詞的好像是CANON?
也就因為這樣中文翻譯成了「全片幅」。
在這之前一般都通稱135/35mm規格而已。

但APS-H、APS-C規格卻沒有其他好記的名稱?
偏偏M43跟43卻有著Micro Four Thirds跟Four Thirds的全名,
所以中文只好弄個「片幅」、「半幅」來代稱APS-H、APS-C。

不過若用Half Frame去跟外國人溝通,絕大多數不會知道你是在說APS-H、APS-C,
只會當你在說半格機就是了www

就連我們一般稱的120規格尺寸645、66、67、69,
在日本多數都直接講「中判」,
也就是Medium Format。

至少我沒聽過他們用「半判」來稱呼APS-C...

不如先別管「片幅」還是「半幅」了,
想先先該怎麼稱呼1"規格吧?www
風景映像。 https://yushenghsu.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