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llit168 wrote:這種圖很好找,也很好...(恕刪) Good job!!!小弟可以稍微體會出您說的所謂影像渲染力..但是是在{原圖}...後製的第一張,反而感覺顏色偏了...不過這是見仁見智的...
後製 是給拍壞的照片一個重生的機會後製 是讓它更接近你心目中的畫面後製 是讓你自由發揮想像力的方式,也是從照片昇華成作品的途徑之一那是因為現在出現太多人違反規則被踢爆,以至於有很多後製的爭議跟迷思但後製概念從底片時代就開始了,數位時代只不過是把以往屬於暗房的後製歸還給各位而已。每個人對色感跟照片要求都不同,沒什麼好大驚小怪就算真的風格不喜歡,只要他沒違規抄襲,右上角就有個X可以點了8/24我的話沒有火藥味吧.....老實說身為鑽研藝術的人單純執著於某點好的叫自我堅持不必要的叫畫地自限,人家自己按的快門自己的照片怎麼玩真不是自己的事,沒有誰比較高尚誰比較低等,令人噁心的是踩別人的想法吹唪自己的觀點,還有抱著僥倖參賽違規的人吧
LamiaR wrote:後製 是給拍壞的照片...(恕刪) 我對後製沒意見,可是也不用太執著於對錯吧?明明就是兩種東西,偏偏很多人都指著另一個東西罵。以上,是後製派的人說它的好,以下,改些字,又變成直出派的好。攝影 是拍壞的照片吸取教訓再次努力的機會攝影 是讓作品更接近你心目中的畫面攝影 是讓你自由發揮想像力、與技巧的目的,也是從照片昇華成作品的途徑之一後製被不齒,那是因為現在出現太多人違反規則被踢爆,因為明知道規則,卻拋諸腦後,以至於有很多後製的爭議跟迷思。但攝影概念從底片時代就開始了,數位時代只不過是把以往暗房技巧,拿來取代攝影技巧的手段。每個人對色感跟照片要求都不同,沒什麼好大驚小怪就算真的風格不喜歡,只要他開啟修圖軟體,構圖、光圈、快門、焦距、色溫,都不需要去了解了.......不是要針對LamiaR wrote大大喔!是要說一樣的論點,總是有不同的解釋。其實這根本就不會有結論.......大家都有一套自己的解讀。我覺得照片是你的,你要用什麼樣的手段達到妳的目的,決定權在你。不過如果拿去比賽、投稿之類的,記得要尊重規則。
tommyroots wrote:曾經有前輩跟我說一個...(恕刪) 大大說的真好小弟覺得 攝影 不單只是用眼睛所看到的真實影像呈現很多時後 是心裡看到一個意境 只是藉由影像表達出來 但它跟眼睛看的影像不一定是一致 也不一定是要真實的色調小弟是今天四月份才接觸攝影的菜鳥 對攝影的觀念可能不是很正統但攝影對我來說 它可以是一個繪畫 也可以是一個表達內心的媒介在車子裡面等老婆真的無聊 而且常常放空 不會去注意到眼前的景象把顏色改成單色(藍色)是表達當時的心情泛黃很適合表達經歷長久的歲月跟回憶在01也看過不少主角是彩色 背景是黑白的照片 我很喜歡這樣的感覺 (可惜我不會用)我覺得這樣的照片更能突顯主題(主角)背景跟主題之間更具有層次感我知道簡單調色跟效果在拍攝之前就可以先設定好 (前置?)但小弟往往怕耽誤到別人的時間不敢在那慢慢設定 所以先拍好一張清楚的照片等回家在調整我要的感覺有時後一張照片 是無意間 或是瞬間所得到的 但它的色調又不是自己想要的顏色(後置可以幫忙很多)我想 我也不是專業攝影師 不用去理會什麼才是正確曝光或白平衡也不用去理會拍景對焦前方1/3位置 攝影理論正確與否 對我來說好像都沒差開心就好 反正也只有自己會看自己拍的照片
-J.M- wrote:有些前輩認為後置只能稱為影像創作 那攝影到底是什麼? 難道只是一個記錄? 其實攝影自發明以來就一直有寫實與非寫實的流派之分寫實者中最極端的是布列松他甚至反對使用閃光燈以保留現場最真實的光線而非寫實者則以20世紀30年代的超現實主義為代表在那個還沒有photoshop的年代超現實主義攝影師就已經用剪刀、漿糊和暗房技術大玩後製了其後製的程度就像現代人用photoshop一樣但到了20世紀末,進入後現代主義在藝術界早已不分寫實或非寫實的流派當今的攝影師應該要能夠同時掌握寫實與非寫實的技法並依據其創作目的,選擇不同的手法才是一位成熟的攝影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