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heringer wrote:
只因為JPG直出慘不忍睹然後沒有人有興趣知道什麼是RAW,你直出不行就是不行…還手動咧
這跟手機有什麼關係,
會想用 RAW 的人自然會用 RAW,
靠北那個最近最流行的 Xpro-3 就是在那直出 8bit JPEG 底片味啊,
還自廢武功加躁點當顆粒呢!
Fuji 就是出了名在那 8bit 直出色彩的,
Canon 最愛嘴的就是直出 8bit 膚色.
拍底片的最愛店家洗了.
這種懶根本一直就在啊,
要不是有數位出現,
逼得有些愛在網上發表的還多學了底掃,
不然根本拍底片的大多是這樣啊.
直出不行就被棄用數位相機的至少存在 20 年了.
前面還有一個拿專業機都不想用 RAW,
資訊落後以為 8bit 直出肯定輸底片被我拆穿的的啊.
肛爆地獄 wrote:
第二光手機鼻屎般元件大小的資訊量,在處理某些夜視(AI)甚至只是HDR強化連高階845或855處理器都得轉個半天,如果用在1吋機或者FF我想肯定等到睡著或者系統當掉,那資訊量比起手機是相當可怕的
我是不知道1吋機或者FF機2400萬畫素的照片資訊量是有多大?
手機鼻屎般感光元件照出來1200萬畫素, 或是合成4800萬畫素, 6400萬畫素, 1億畫素, 資訊量是有多奈米,
FF機當年也是只有600萬畫素啊! A7R3也可以只選用1100萬畫素拍啊!
一張4200萬畫素的A7R3 ,JPG 檔為12MB,一張RAW 檔則是42MB
手機4800萬畫素拍出來的JPG檔一樣也是12MB
我是不清楚同樣畫素的手機拍出來的照片跟FF機的照片, 資訊量是多麼大的天差地遠,
是怎麼手機的1億畫素的照片一下子就拍出來, 但A7R3拍出來用855來HDR要轉半天才能出來4200萬畫素照片,
畫素是跟畫質不一樣我是知道, 但同樣畫素的照片處理, 手機瞬間出來, FF機要等到睡著或系統當掉, 我就不懂了!
還有, 現今的手機有些是用UFS3.0快閃記憶體, 大大增加強了讀寫的速度, 讓照相錄影的存取更為流暢。
wadashi wrote:
我是不知道1吋機或者...(恕刪)
也是要看手機的CMOS後面的ADC出的是幾Bit,不過這個我大概查一下都查不到…查不到我是覺得正常,用手機的人也沒幾個在意這種事,大家都用8Bit的JPG用爽爽連自己的螢幕是幾Bit都不知道(絕大多數都是8Bit),不過基本應該也有10Bit吧我猜
但是相機在很久以前就已經都支援12Bit了,現在高階機型大多還有到14Bit,這表示它們的ADC最少也不會低於RAW支援的色深…差2Bit甚至4Bit,確實資料量會差很多
拿尺來解釋比較好懂,畫素只是這把尺的長度,色深(上面說的幾Bit)則是這把尺的刻度有多細…手機的畫素好像108公分長的尺,但是刻度只到公分,你可以很輕易判斷出尺上的某個點大約距離原點幾公分…相機則是只有60公分,但是精度到0.01公分,你需要更仔細的去看這個點到底距離是多少…如果你是拿這兩把尺來製圖,毫無疑問後者畫出來的圖會更精確,這就是相機RAW的優勢
但整體來看,相機在這方面的發展真的太過牛步,手機廠的CPU與RAM確實佔太大的優勢…因為這是手機市場最大最明確的發展方向,相機市場則沒多少知道這些要幹嘛,所以兩邊的差異只會越來越大
手機用sensor 製程先進很多,多幾個位元,不會是問題。只是基於成本考量,位元數可能精簡一點。
也因為製程新,漏電流小,所以單位面積S/N 訊號雜訊比並不差。
只是感光面積小,可以容納的色階動態範圍比較窄。
最大的問題還是鏡頭,7P 小塑膠鏡要跟10p以上的玻璃塑膠混合大鏡頭比,是有些困難。
除了色階動態範圍比較窄、跟鏡頭輸單眼外,其他方面,應該都勝過單眼了。
未來兩年,如果鏡頭再有創新突破,那單眼的優勢就更少了。
手機的特色為何沒在專業單眼上?
商業考量吧~
手機經濟規模達億隻,可以投入大量經費研發。
單眼規模小,研發費用賺不回來。
直接雙持就不用糾結,反正手機是一定要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