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Club wrote:富士這類101倍變焦鏡(2/3感光原件),應該全停產了! 那個鏡頭很好玩的,我在台視攝影棚玩過,變焦超快,對焦也很好操作,雖然全部是馬達驅動的,還有無反的PEAK有點像笑話,ENG或是這種棚機的對焦PEAK才是真的,對到焦邊緣會很銳利,像是在PS裡面做了很強烈的USM一樣,無反的PEAK還有誤差勒(松下的機身),但是ENG和棚機的PEAK對焦沒有在ARRI電影機出現,我還是看跟焦手努力看那個1080的7吋螢幕對焦
相機廠要活下去可以參考下面的案例一架民航機有三個艙等,有的小一點的飛機只有兩個艙等,座位數最多的一定是經濟艙航空公司其實是靠經濟艙活下去的,頭等艙只是拿來建立公司形象用,經濟艙只要有6成的乘客那趟飛行成本就打平了還有小賺,就算頭等艙沒半個人也是一樣旗艦機的技術是最好的,那是研發指標,總有一天要下放到一般機型去,只是這些相機廠不願意研發成本就這樣難回收所以賣貴貴,但是以現階段來說相機廠還當自己是藥廠? 我只能說別傻了,有的藥非常貴,但是其實成本低到不行,賣這麼貴的原因是要把研發成本攤回來,藥可以這樣做是因為那是救命用的東西,但是相機不是,沒了相機你還是能活下去不是嗎?
BaJk32 wrote:我覺得我這樣的想法大...(恕刪) X Pro 3歡迎您世界在變,很多「價值觀」也在變,有的人覺得拿起來開心,也有人認為太難用根本不喜歡。如果是用汽車發展來比喻,中低價的有趣富操控、帶點性能味的車款,會越來越往小眾、高價位集中。現在人要的不只是自排,甚至希望可以更多自動駕駛輔助,最好是都不用開。什麼操控、性能等等,不是當下的主流價值觀了,縱使市場依然存在,但過去那種百萬內的選項已經沒有,直接跳到一兩百萬以上的領域去了。還是那句話,消費的行為就是你的「選票」,選票決定了市場趨勢,如果你是有想法的人,不要放棄選票,而得票數過低的,要嘛收攤、要嘛變小眾高價才能生存,所以身為「少數派」的人,要有喜愛事物未來會更高價的心理準備,如果不買的理由只有價格,那還是別太糾結了,買吧!未來只會越來越貴,甚至根本沒了。
每人由自己荷包付出更多錢, 買更多相機就能救相機商. 沒人會阻止你拯救心愛品牌但另一方面又對相機商抬價, 擠牙膏, 小改當新款痛心疾首. 兩者本身就是自相矛盾.要相機商不賺錢下, 賣大包出又平宜又強大相機. 可能將相商轉型為公共企業才有望到要自己付錢一刻, 還是身體最誠實
crossmatch wrote:每人由自己荷包付出更...(恕刪) 越萎縮、小眾,變更貴,或是放掉中低階,集中往最後獲利的職業領域發展,都是可以預期的。意思就是想要更便宜又大碗可以不用夢了,很可能便宜的中低階直接砍掉了,未來想買只能往上找,結果看到價格更是縮手、棄坑,職業機操作也不親民、輕便,然後存留下來的族群越來越少。族群人太少獲利不足,也不可能有太多力量進步、翻身,所以變貴,更擠牙膏,也是可以預期的未來。除非有什麼驚天動地的跨界合作、合併,不然應該趨勢不會改變太多。要上車的要趕緊跟上了,不然價格一上去,荷包跟不上,可能就被洗出去了。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越萎縮、小眾,變更貴,或是放掉中低階, 觀點與立場不同而己. 在我來說只是回復到菲林時代的 "正常" 市場與用家人數.那時候, 那會每幾年就要換一次相機 ? 不懂攝影的那會買貴重又大部的單反相機 ?數碼攝影所產生的市場泡沫, 及過剩產能. 將攝影推銷到連女中學生都每位掛一部 100D 又 O 記4/3 總之必然是白色的相機來方便配襯衣服. 才不正常.回復到 "正常" 的相機市場, 應是30 歲後的阿叔耆英懷舊及專業討生活為主. 新一代上宇宙的新人類, 自護公國, 變革者才不會再有興趣拿起相機扮潮流先軀. 還有時不時就有食古不化的衛道之士來傳道拿起相機就必要付起振興社會, 諷刺時弊等大義云云.. 根本是為相機商倒米
crossmatch wrote:觀點與立場不同而己. 在我來說只是回復到菲林時代的 "正常" 市場與用家人數(恕刪) Yes! 同感!大家都去拿手機拍等幾年後 6~8K 顯示器普及後現在拍的 4000x3000 手機大作就
ever7070 wrote:大家都去拿手機拍等幾年後 6~8K 顯示器普及後現在拍的 4000x3000 手機大作就 這和電子相框的作法類似, 應該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讓畫面可以顯示得更清淅, 最好再做大一些, 最主要的是要讓手機或相機的相片連接到電視的方法要夠方便快速, 有比較之後, 許多人就會考慮致少買台相機拍些重要一點的活動了...郭董的8K什麼時候會成熟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