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幅影響景深是錯的嗎??

我被您打敗了!

tessar wrote:
......


請您先釐清
1.相同的影像放大率
是拍攝端的 物長:像長?
還是洗相端的 底片對角線長:相片對角線長?
當然是洗像端,在數位上就是感光元件:螢幕
ANS:
我在講「CoC 就是放大到相同大小的相片來檢視」,
不同片幅其洗相端的放大率絕對不同。
您卻跟我說:相同的(洗像端)影像放大率,
標準的雞同鴨講!

2.畫面的大小與構圖能夠相同嗎?
當然不同!
我是說裁切(D800),並由裁切引伸到畫素密度相同的不同片幅(D7000)。
這是回應開樓者的主題:
dodo111888 wrote:
同一台相機,使用同樣鏡頭,用相同的焦段、光圈拍出來後不管怎麼裁切,景深應該是不變的
妳說的對,但是妳照片傳上01後 size變了,景深也變了
ANS:
我在講「CoC 就是放大到相同大小的相片來檢視」,
您卻跟我說:照片傳上01後 size變了,景深也變了......@#$%&
也是標準的雞同鴨講!

3.觀賞者看到這2個不同畫面的感覺絕對是不同的
要用感覺來討論 光學&視覺 問題?
對不起!
我沒興趣談感覺!
我也不想談感覺,但視覺是由感知與認知所構成,完完全全就是感覺
ANS:
同一個人檢視兩張不同相片,
該不會連線條清晰度的『感覺』都不一樣吧?......還談得下去嗎?

PS:您真的很浪漫!浪漫到不適合談科學

--------------------------

我在前文說過:
拍攝目標物最好用面紙盒測焦表尺,
忽視左右兩端的裁剪(就是您說的對畫面的感覺),
專注於比較對焦點前後線條的清晰程度!

景深不正是指「對焦點前後線條的清晰程度」嗎?
妳傳上01的第2跟第3張照片看起來景深範圍是不同的,照片2大約+1.5與-1之間是清晰的,照片3大約+-0.5之間是清晰的,我想是因為妳照片上傳後兩者的放大率是不同的
ANS:
tessar 老大!
我只能說:
您不但浪漫!
而且是超級浪漫!
浪漫到「天下的人都長得一模一樣,分辨不出來」嗎?
effo wrote:
如果您標榜的是科學方式的探討, 則何出此言?
從贊同者的特性 , 可以反向歸結出一個人的本質嗎? (遑論您只舉出幾個例子, 更遑論您舉的例子評價是否真確)

毋須論證就把一個人或某說法捧成不容質疑,本質就是一個反智的現象。
關於這個現象存不存在,相關人等的發言本身就是存在的證明。
調侃這種造神言論跟所謂的"科學訓練"背道而馳,
能被扯成"反向歸結出被贊同者的本質",這跳躍能力也太神奇。

roachc wrote:
我被您打敗了!請您先...(恕刪)


我真的覺得很累...
還你這句:
勸您先回去溫習一下什麼是「控制變因」?再來參加討論
你的操作變因明明應該只有片幅,但是你2張照片的影像放大倍率不同,
一次出現了2個操作變因,到底能證明什麼?
Tessar;Xenar;Color Skopar

dgg wrote:
「常識就是"縮圖無爛...(恕刪)

沒有離題
關鍵在於CoC
數位時代判斷合焦有極限法: 一比一檢視
沒有比這個更正確的
縮圖無爛圖 (對於脫焦圖而言)
光是機上LCD畫素由23萬增至92萬
就有人說對焦準確多了
可見放大局部來對焦 已經是常用

同理 如果D800的AF精度要比D700高
不是代表同片幅 CoC也會改變?
數位時代對焦一樣要追求極限值啊
這種道理都是連貫的啊?

(理論上來說 小片幅DC 對焦要求更高 不過我自己有的 1/2.5" DC 好像沒有一台 一比一檢視 可以跟大型DSLR畫質比的 不知是因為畫質爛~對焦不準 還是對焦不準~畫質也爛 還是相輔相成的都爛)
tessar wrote:
我真的覺得很累......(恕刪)


偶之前就幫你列過了,
只不過偶沒把放大倍率放在應變變因裡面,
因為偶以為你的水平可以自行理解,
因為其實那跟 CoC 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再看同樣的東西,
請不要未辯而辯.

控制變因: 觀賞距離, 人眼視力, 照片最終輸出大小.
操作變因: 感光元件大小.
應變變因: CoC (放大倍率)

照片偶 2007 就拍好,
就專門為你這種人,
你只需要看就可以了.

ACON99 wrote:
沒有離題
關鍵在於CoC
數位時代判斷合焦有極限法: 一比一檢視
沒有比這個更正確的
縮圖無爛圖 (對於脫焦圖而言)
光是機上LCD畫素由23萬增至92萬
就有人說對焦準確多了
可見放大局部來對焦 已經是常用

同理 如果D800的AF精度要比D700高
不是代表同片幅 CoC也會改變?
數位時代對焦一樣要追求極限值啊
這種道理都是連貫的啊?


主題在討論景深,
不是在討論景深範圍內的對焦精準度,
對焦精準度只要不要超過誤差許可範圍就可以了,
照片最大能放多大,
這偶也說過了, 在解析力範圍外討論景深是沒有意義的.

至於對焦極限,
底片時代一樣會拿放大鏡在洗照片的時候對焦,
這是指要有自己洗過照片的人都會知道的是,
那時候想看對的準不準完全可以看出來,
但這本來就是離題了.

對焦精準度請自行控制在夠精準的範圍,
控制變因要控制好!

Cudacke Dees wrote:
主題在討論景深,
不是在討論景深範圍內的對焦精準度,
對焦精準度只要不要超過誤差許可範圍就可以了,
照片最大能放多大,
這偶也說過了, 在解析力範圍外討論景深是沒有意義的.
(恕刪)


<對焦精準度只要不要超過誤差許可範圍就可以了>
請問那是啥? 誤差誰決定? 單一像素? CoC?

<照片最大能放多大,
這偶也說過了, 在解析力範圍外討論景深是沒有意義的>

數位時代 給定dpi, 照片能放多大是固定的 跟底片不一樣


ACON99 wrote:
請問那是啥? 誤差誰決定? 單一像素? CoC?


照片偶 2007 年就幫你照好了,
你自己看清楚吧.


ACON99 wrote:
數位時代 給定dpi, 照片能放多大是固定的 跟底片不一樣


你是說底片你想放多大解析能力就有多大?
還是說你不懂怎麼給數位補差點?

這偶也說過了, 在解析力範圍外討論景深是沒有意義的.

Cudacke Dees wrote:
照片偶 2007 年...(恕刪)

縮圖景深深 放大景深淺
數位補差點? 你倒是補細節給我看啊
要是補的出細節 放大還會有模糊的地方嗎?
........Orz
你提的照片例子 又要放大又要維持同樣dpi
比的不就是像素而已?
FF裁切出APS, 4/3 放大成一樣大張比較 dpi怎會相同?
只有一比一觀圖 相片大小不一樣 dip才會一樣

圖貼一堆 你還是講不出AF精度的問題
你也還是解釋不出為啥機上LCD像素要作高.

ACON99 wrote:
縮圖景深深 放大景深淺
數位補差點? 你倒是補細節給我看啊
要是補的出細節 放大還會有模糊的地方嗎?


早就跟你說了, 在解析力範圍外討論景深是沒有意義的.

ACON99 wrote:
你提的照片例子 又要放大又要維持同樣dpi
比的不就是像素而已?


早就跟你說了, 在解析力範圍外討論景深是沒有意義的.

ACON99 wrote:
FF裁切出APS, 4/3 放大成一樣大張比較 dpi怎會相同?
只有一比一觀圖 相片大小不一樣 dip才會一樣


早就跟你說了, 在解析力範圍外討論景深是沒有意義的.

ACON99 wrote:
圖貼一堆 你還是講不出AF精度的問題
你也還是解釋不出為啥機上LCD像素要作高.


早就跟你說了, 在解析力範圍外討論景深是沒有意義的.

放相的早在底片時代就有,
解析能力也是在底片時代都有,
這些都不是數位的專利,
控制變因請你自己去控制好,
其他的自己看照片,
偶 2007 年就幫你照好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