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樓主 來不及阻止你....小弟也曾認定[拍生活中的人與故事]才是我的志向....為什麼這麼說--看了樓主照片的人物, 幾乎沒有對著鏡頭的 ...是不是也跟我一樣都沒勇氣先聊天再拍但我的個性實在是瓶頸...所以相機越小台或許越容易進一步....您說要換全幅....除非是M9...否則是不是再考慮一下....講求畫質的畫考慮一下Xpro1吧 .................................................啊!在Xpro1的樓有看到樓主...是好機吧樓主要不要分享一下這台在拍[週遭生活](說[人文]可能很多人覺得太嚴肅了....)的優缺點
想法和構圖都很好。!!破爛的素女經充滿衝突和象徵。"素女"的氛圍理應清新脫俗,但是畫面卻是破爛的舊書,像是在指控傳統文化與過時觀念對於女性的壓迫。底下墊的蘋果日報又提供了另一層的對比,現代和古代的對比,腥羶和清純的對比。另外的思考方向是新聞不久就會過時,少女也終將老去。肉攤前的人手很有衝擊性,就像在上面販賣一樣。會讓人不禁思考,在社會中我們也常常是被販賣的那一塊肉吧!我覺得比較不足的地方是曝光的精準度、影像品質和後製。(雖然有很多人不贊成後製這項)曝光的精準度不等於"正確的"曝光,過曝或不足若有相應的理由,會更有特色。影像品質不是說越細緻越好,而是粗糙或細緻要有相對應的理念。不要拒絕後製,森山大道的獨特風格,一部分也是暗房技巧or後製的產物。
如果是拍人文...我覺得大大的技巧已經足夠,構圖上也沒太大的問題當然要跟所謂的[得獎大師]比較...可能也還有進步的空間 (學無止盡...不是嗎)就我自己解釋人文攝影,其實就是說故事...只是用照片說出想表達的意思所以並沒有所謂的好不不好,瓶不瓶頸的,說出當下的感覺不才是重點嗎!?如果照片說不出來,何不試著加上幾行文字? 或許看的人能更了解你的訴求...不是嗎!?回過頭來說我覺得要當個說故事的人,自己本身要有夠多的故事,或是聽過夠多的故事自己對於事物的感受很重要,主觀是必須的若要找出具體的方式來幫助自己練習我想試著看一些文學或是非商業電影甚至非主流的音樂,或許都是種方式靠著這些[工具]來重新檢視周遭的世界,也是個不錯的方式好比說~聽著卡農(夠芭辣的古典樂吧) 隨著輕快的節奏找出第幾小節可以代表的畫面我喜歡看王家衛的電影,覺得在情感上表達很棒春上村樹對於細節的描述很仔細......等等之類的技術上的問題,我覺得夠用就好反倒是對事物的觀點才是需要多練習的大大的照片都拍的很不錯...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