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幅影響景深是錯的嗎??

tessar wrote:
roachc wrote:
我被您打敗了!請您先...(恕刪)

我真的覺得很累...
還你這句:
勸您先回去溫習一下什麼是「控制變因」?再來參加討論
你的操作變因明明應該只有片幅,但是你2張照片的影像放大倍率不同,
一次出現了2個操作變因,到底能證明什麼?

累你個大頭!
請回去請教您的國文老師,
什麼叫做「張冠李戴」、「指鹿為馬」

請睜大您的浪漫雙眼,看清楚:
2張照片(其實是三張)的是誰?
還不止貼一次,
#143、#159、#163、#165,
為何不回頭去瞧個清楚?


送您一句已故女星瑪麗蓮夢露的名言:
『天下的男人都一樣。只有長相不同,這樣你才能分辨他們。』

網路上當然看不到長相,
至少還有個暱稱(名字),
不要浪漫到『天下批評你的人都一樣』......連名字不同也一樣

浪漫到直到現在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真是可憐
ACON99 wrote:
數位時代 給定dpi, 照片能放多大是固定的 跟底片不一樣

您的觀點我完全同意!

請問:
這種情況下,景深(或者最大模糊圓)應該怎麼定義才好?

ACON99 wrote:
講不出 AF 精度的問題

本主題是討論「片幅影響景深」的問題,
樓主重點是問:裁切後景深有沒有變?
有必要把 AF 精度的因素提出來嗎?
『同一台相機,使用同樣鏡頭,用相同的焦段』......對焦精度不是一樣嗎?

主題:片幅影響景深是錯的嗎??
2012-06-14 17:24 #1
dodo111888 wrote:
小弟一直納悶,同一台相機,使用同樣鏡頭,用相同的焦段、光圈拍出來後不管怎麼裁切,景深應該是不變的

roachc wrote:
我真的覺得很累......(恕刪)


真是可憐,我就最後一次耐心好好講.

最大模糊圓本身在定義的時候就包含了兩個變因
一是觀賞距離,一是底片與相紙的比例.
這兩個變因都會影響景深的.
從前定義模糊圓的時候是假定一個人在25cm距離看8*10照片,延伸到如果照片放更大,觀賞距離應該隨之變遠,模糊圓的數據就不改變.
但是數位時代的許多網友顯然不是這樣在看照片的,就算是底片時代,只要我品質控制得宜,135底片放到18吋也是距離25cm左右在觀看阿,這樣模糊圓就有所改變了,也就是景深也變了.

我就想說景深這麼簡單的觀念為什麼老是搞得砲火四射,今天總算領教了.好好說清楚不行嗎?
很多人覺得奇怪,因為大家心裡知道如果只有片幅這單一操作變因的話,景深根本就不會改變.但有些人就是非得冷嘲熱諷,講一些543把話題模糊了,再搬出模糊圓定義,把照片都放到同樣大張(放大比例不同)然後說片幅會影響景深.
這到底是影像放大率(底片與照片的比例,感光元件大小與螢幕圖片實際大小比)影響了景深?還是片幅影響景深?

要談科學就把每個變因都列出來,一條一條檢視,就事論事才好.
Tessar;Xenar;Color Skopar

tessar wrote:
最大模糊圓本身在定義的時候就包含了兩個變因


不止兩個, 至少還有一個人的眼力.

tessar wrote:
因為大家心裡知道如果只有片幅這單一操作變因的話


操作變因只能有一個............
請你選一個, 其他的是控制變因,
控制好不變.

tessar wrote:
這到底是影像放大率(底片與照片的比例,感光元件大小與螢幕圖片實際大小比)影響了景深?還是片幅影響景深?


片幅, 因為片幅在這是操作變因,
放大率或者拿比較實際用在景深公式裡面代表一樣意義的東西 CoC 是應變變因,
偶列過表也照過相給你看了.

tessar wrote:
要談科學就把每個變因都列出來,一條一條檢視,就事論事才好.


是的, 請你就事論事,

看照片,
偶 2007 就拍好了專門給你看的.

Cudacke Dees wrote:
偶之前就幫你列過了,
只不過偶沒把放大倍率放在應變變因裡面,
因為偶以為你的水平可以自行理解,
因為其實那跟 CoC 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再看同樣的東西,
請不要未辯而辯.

控制變因: 觀賞距離, 人眼視力, 照片最終輸出大小.
操作變因: 感光元件大小.
應變變因: CoC (放大倍率)
(恕刪)


題目:片幅會影響放大倍率嗎?

控制變因: 觀賞距離, 人眼視力, 照片最終輸出大小.
操作變因: 感光元件大小.
應變變因: CoC (放大倍率)

依照你的論述,結論應該是:
因為片幅不同又要放成同樣大的照片->所以放大倍率不同->結果景深不同

別人的說法是:
因為片幅不同,但放大倍率要控制相同->照片大小不同但景深相同
Tessar;Xenar;Color Skopar

tessar wrote:
題目:片幅會影響放大倍率嗎?

控制變因: 觀賞距離, 人眼視力, 照片最終輸出大小.
操作變因: 感光元件大小.
應變變因: CoC (放大倍率)


因為 CoC 這個應變變因改變了,
所以景深不一樣阿,
是偶高估你的理解力了嗎?
你是不知道景深公式, 還是不會用?
你的邏輯能力是死的嗎?
還是偶一定要列表其他的控制變因, 例如對焦距離,
鏡焦距, 光圈大小, 你才知道這些應該要是控制變因呢?

照片你看不出來嗎?
看不懂嗎?



tessar wrote:
要談科學就把每個變因都列出來,一條一條檢視,就事論事才好.


可以仔細看好照片之後就事論事了嗎?
tessar wrote:
真是可憐,我就最後一次耐心好好講...(恕刪)

那就請您講給「應該聽的人」來聽,OK?

請別再張冠李戴指鹿為馬了,謝謝!

tessar wrote:
別人的說法是:
因為片幅不同,但放大倍率要控制相同->照片大小不同但景深相同...(恕刪)

提醒您一下:
片幅不同 這種狀態下,
CoC 的算法會產生變化(片幅不同,對角線長不同),
您也許該說得更清楚一點,
以免一直雞同鴨講下去,沒完沒了

Cudacke Dees wrote:
因為 CoC 這個應...(恕刪)


你要講大家老早都很清楚,請你理解一下我要告訴你的事情.
控制變因: 觀賞距離, 人眼視力, 照片最終輸出大小.
操作變因: 感光元件大小.
應變變因: CoC (放大倍率)
上面這段是你列出的論述,這僅能說明:
因為片幅不同又要放成同樣大的照片->所以放大倍率不同->結果景深不同
而不能直接說因為片幅不同所以景深不同

但別人把放大倍率做為控制變因
結果就是:
片幅不同,但放大倍率相同,所以景深相同,照片最終輸出大小不同。
換成白話就是雖然片幅不同,但只要控制其他變因包括放大倍率,那麼我們忽略照片大小的不同,他們景深是相同的。

這樣你是否理解?你一直說控制好變因,但你控制了照片最終輸出大小,就控制不了放大倍率;同理控制了放大倍率就無法控制照片最終輸出大小。這就是我要表達的,也是之前你跟別人爭論所在。

所以我重複把兩種結論再列出一次:
1因為片幅不同又要放成同樣大的照片->所以放大倍率不同->結果景深不同
2片幅不同,但放大倍率相同,所以景深相同,照片最終輸出大小不同。
這兩種說法都沒錯,也是我從一開始所要表達的。
Tessar;Xenar;Color Skopar
tessar wrote:
你要講大家老早都很清楚,請你理解一下我要告訴你的事情.


問題你就是不清楚阿,
問題就在於明明主題就已經講明白要看片幅這個變因,
你卻一直去動其他的變因.

tessar wrote:
因為片幅不同又要放成同樣大的照片->所以放大倍率不同->結果景深不同
而不能直接說因為片幅不同所以景深不同


控制變因,
操作變因,
很基本的國中就會教的東西,
你不懂先去學一下好吧.
偶前面好幾頁已經幫別人 google 過了,
你自幾翻回去看一下, 不算很要求你吧!

tessar wrote:
2片幅不同,但放大倍率相同,所以景深相同,照片最終輸出大小不同。
這兩種說法都沒錯,也是我從一開始所要表達的。


一下片幅不同, 一下又輸出大小不同,
控制變因,
操作變因,
先搞清楚,
不然還可以加個光圈縮幾格,
或者眼力有多差等等的東西,
然後景深都相同,
你把景深公式拿出來,
多 tweak 幾個數據出來就好了,
跟這個主題要討論的根本就沒有關係,
也抓不到重點.

照片就在這,
2007 年偶就照了專門給你看了,
"看" 就可以懂得.

tessar wrote:
但別人把放大倍率做為控制變因


放大倍率本身就是一個受到至少其他三個變因而影響的應變變因,
你要拿這個當作控制變因就表示你其他三個變因也不應該動.............
基礎沒這麼難... 但你要認真去理解阿,
你已經把放大倍率當作控制變因,
就表示你已經把至少其他這三個影響要 "控制" 了.
本來就應該不影響, 這是你把他當控制變因的假設前題,
這根本就是邏輯能力有問題才會這樣反因為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