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沒有可能你問了之後,在現場的人都變得不自然起來呢?

我的經驗是:不會!
影像中的人物自然與否,那是攝影者的責任。
你應該盡最大的努力,用影像去呈現或還原,當初那個令你驚鴻一瞥,悸動的畫面,
這可能需要付出許多時間和精力才得以拍出一張動人的照片。


如果今天題材再尖銳一點,針對性一點,轉角躲起來等紅單的警察、貴婦百貨裡的下午茶、巷子尾公園裡的遊民、夜市裡熱情吆喝的非法攤販,這些人物並不一定會同意讓你拍攝,同意了也不一定會用原來的姿態出現在你的鏡頭前,那怎麼辦呢?


那需要用時間和耐心去取得對方的信任,之後再拍照,也許一天兩天,也許一個月兩個月......直到對方完全信任為止。我知道有一位女攝影師,為了拍印度妓女,花了三年時間和她們相處,取得她們的信任之後才開始拍照。

重複發文重複發文重複發文重複發文

avant1997 wrote:
但是有沒有可能你問了之後,在現場的人都變得不自然起來呢?

我的經驗是:不會!

怎可能不會
那有違人性

你是正宗正義魔人啊
avant1997 wrote:
但是有沒有可能你問了之後,在現場的人都變得不自然起來呢?

我的經驗是:不會!
影像中的人物自然與否,那是攝影者的責任。
你應該盡最大的努力,用影像去呈現或還原,當初那個令你驚鴻一瞥,悸動的畫面,
這可能需要付出許多時間和精力才得以拍出一張動人的照片。


如果今天題材再尖銳一點,針對性一點,轉角躲起來等紅單的警察、貴婦百貨裡的下午茶、巷子尾公園裡的遊民、夜市裡熱情吆喝的非法攤販,這些人物並不一定會同意讓你拍攝,同意了也不一定會用原來的姿態出現在你的鏡頭前,那怎麼辦呢?


那需要用時間和耐心去取得對方的信任,之後再拍照,也許一天兩天,也許一個月兩個月......直到對方完全信任為止。我知道有一位女攝影師,為了拍印度妓女,花了三年時間和她們相處,取得她們的信任之後才開始拍照。


感謝分享,documentary真的要花很多的時間去溝通跟記錄,最近看到陳老師的作品覺得很讚,如此貼近我們的職業也能有不同的面向,這是值得學習的
陳 敬 寶 的 攝 影 網 頁

但是關於snap shot、關於街拍,我恐怕還是不太能接受需要事先詢問這一點,或許我比較投機,也希望這沒有對錯,只是做法不同

另外小弟無意中針對你的發言做提問,也希望你不要介意了
flickr.com/photos/henrie/
henrie wrote:
感謝分享,docum...(恕刪)

對於業餘攝影來說,微笑是最好的溝通。

avant1997 wrote:
但是有沒有可能你問了之後,在現場的人都變得不自然起來呢?

我的經驗是:不會!

欠你10 wrote:
怎可能不會
那有違人性

你是正宗正義魔人啊


對不懂尊重他人的人來說,會尊重他人的人可能都是正義魔人...

我之前去上海新天地逛時,看到兩個很漂亮的金髮小女孩在廣場玩,
一時忍不住就拉了中距離的鏡頭先拍下來,拍到很自然的小朋友追逐嬉鬧的照片。
另外也有很白痴的遊客看到這對新奇可愛的小女孩有興趣,
直接就叫人家站著擺pose給他拍,結果小女孩馬上躲到旁邊老外家長身邊,
老外雖然沒生氣但也擋住不讓遊客像拍珍禽異獸一樣的拍他小孩。
我則是乖乖的拿相機過去給老外看,用很爛的英文跟他講我拍了他小孩的照片,
問他覺得我拍得怎樣,可不可以保留這幾張照片,
結果人家看了很開心,不只沒要我刪,還跟我要照片,還問要不要付我錢。
最後是皆大歡喜收場,還交了個外國朋友。

我想人和人之間是可以善意互動的,
你要先為別人想,不要先想說要是人家不答應就沒得玩了,
人家不答應也是人家的權利,沒拍到就沒拍到吧。
如果你有尊重別人的心,應該就不會做出不顧他人感受的事了吧。
這樣說好了...

既然你們認為在事先告知的情況下,沒辦法拍出自然的照片。

那這些打著Snap Shot牌子的攝影"師"們

你們能保證拍攝後,能向被攝者詢問是否能留存照片?

如果不能,上面說都都是屁。

而且你們打從心裡不打算尊重被攝者!!!
我曾在網路上看過 一套行天宮的照片
其中信徒們虔誠的表情配合煙霧的情景讓人動容
我一直認為街拍不是人像(個人認為樓主遇到場景不算街拍,應該算人像)
街拍是拍一個表情、場景、動作結合成決定性的瞬間,一張照片可以述說一個故事

這種瞬間真的可以先打招呼後再次重現嗎?

「攝影與繪畫不同,」布勒松在1957年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說, 「拍攝的那一秒是個充滿創造力的瞬間,你所構建和表達的是生活本身所提供給你的,並且你必須憑直覺判斷何時按下快門。按下快門的那一瞬,便是攝影師所創作的,哦......是的,就是那一瞬!一旦你錯過,它將不復存在 。」
avant1997 wrote:
但是有沒有可能你問了...(恕刪)

再度學習了!! 感恩!!

您提到的印度妓女讓我想起一部Woody Allen的電影 - 情遇巴塞隆納 (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裡面有一幕場景是男主角帶女主角去攝影(也是街拍), 來到了紅燈區, 結果因為妓女們與男主角的關係都很好,
所以都大方的讓女主角照相。

雖然是一部電影, 但在看了您的回覆, 更讓我感到溝通與關係的重要。

感謝您的啟發。
kartan wrote:
我曾在網路上看過 一...(恕刪)


看主體性啦
他拍的是整個景,一個一個問幹嘛?
樓主說的是對著人猛拍,兩者原本就不同
此樓的問題是一些不懂尊重別人的人拿著相機胡亂拍照讓被拍的人感覺受侵犯
不知道是哪個人把問題扯成"街拍無敵,先拍再說"?順便拉一些大師級的來當墊背
其實有句話真的不想說:自認有意義的是在他人眼中其實是無聊,如果又強迫別人去成就自己自認有意義的事情,那就是自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