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6修訂文字與照片,原第9張已刪除)
上週末帶「新」敗的walkaround lens到台北地下街拍照,事先已構想好要用「高」ISO(3200),並嘗試「新」的黑白紀錄模式(Sepia 1)及可能出現的顆粒感來拍照;在此二新一高,還有一「低」光源的條件下,當然品質有差,「成果」有限。倒是事後發現為什麼拍這麼多階梯?正好看到這篇文章才恍然大悟。

文章已仔細拜讀,同感。也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分享(8 pics);或許不完全符合主題,但主要是用實際照片回應版主文章的內容。

拍攝城市:台北--地下街出入口階梯 (2009/04/11)
為什麼拍它:怪台北地下街有太多出入口 :-)
主體和環境的關係:樓梯是都市生活的一部分


























待續~
Alan0123 wrote:
我也來參一腳 ......(恕刪)


呵, 沒關係, 我的確文筆思路不佳, 感謝你提供看法.
海邊的照片拍得不錯喔~ 尤其那張一堆人釣魚的~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benhong wrote:
上週末帶「新」敗的w...(恕刪)


非常不錯的台北印象!!

倒數第二張真叫人驚艷!! 角度真好!! 也表現出人流竄動的感覺!!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拍攝城市:台北市
為什麼拍它:有疏離感
主體和環境的關係:鄭州路一帶老眷村和旁邊的新光三越
之前在一個建築部落格上看到'第二屆 台灣住宅建築獎 初選入圍名單公佈'
有一個很美的獨棟住宅 蓋在隔壁的卻是那種鐵捲門上大大用手寫'車庫'的房子
感覺真的很不舒服
出處:http://forgemind.net/xoops/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112 標準建築人手札
若有侵權立刻拿掉
zeebra wrote:
有一個很美的獨棟住宅 蓋在隔壁的卻是那種鐵捲門上大大用手寫'車庫'的房子
感覺真的很不舒服...(恕刪)


對, 就是這種衝突感, 這種錯亂感, 很有台灣味.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人來人往的市場


一整排的魚攤


殺魚的阿桑

拍攝城市:
屏東東港

為什麼拍它:
在地的人,在地的食材,在地的環境,對我而言那是台灣味

主體和環境的關係:
濕漉漉的地面,撲鼻的魚腥味,吵雜的環境,來往不停的吆喝以及殺價聲,
我家餐桌上的佳餚都是從這種環境來的,傳統的市場還是比超市多了那麼點人情味,
也許道地家鄉味的第一步就是從買東西的地方開始吧!
zeebra wrote:
之前在一個建築部落格...(恕刪)


贛...這個屌(對不起,這照片激起我的草根性)
好強的生命力阿!台灣鐵皮精神發展到極致!鐵皮車庫,右邊透天上還有鐵皮閣樓!
車庫兩字噴寫的如此豪邁...真的很有地方特色...
Alan0123 wrote:
我也來參一腳 ......(恕刪)


非常贊同Alan0123大大對基隆的一番感言,2009.4.6中時電子報才報導一篇文章,題目是「財神成過客 上千旅客窩基隆港」,有空可以到我的部落格看整篇報導(請點選這裹),真是心酸啊.....
我也貼一下基隆特殊的景觀吧...

眺望基隆


正濱漁港
對我而言,能讓人看一眼就發出「啊,這是台灣」感嘆的照片,就有台灣味了。

試試看:
#1 南投信義鄉的原住民部落


#2 高雄中山大學外的海邊


#3 熱炒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