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求教,觀念、技術、光影的迷思...

1. 你的問題跟我當初學攝影是一樣的,怎麼都這麼淡..
一點質感也沒有,跟消費機拍出來的一樣!

2. 拍照天氣是很重要的,相信上面的高手,都很認同這
一點,依據你的照片,當天的天氣只能算是沒下雨而
已,天空有點灰濛濛,當雲層太多,是很難把藍天拍
出來的。

3. 關於你的鐘鼎有兩個方向解釋,其實我看你這張相片
是正常的,細節也都有出來,這跟你的液晶顯示器有
關,我的螢幕上看起來是正常的,而另一點可以解釋
就是,你的背景是一面白牆,白牆一定是高光,鐘鼎
一定是暗部,這就跟拍夕陽晨昏照一樣,反差大,那
當然只能取其一,不然就是拍完回來再修,這種比較
單純的景,很好修我是用 Lightroom ,但這張圖我
的螢幕看實在沒問題,無法幫你修改。

4. 如果要藍天又兼顧景,又不想後制,最方便的方法就
是順光拍,但像是比較棘手的景,晨昏、夕陽,就只
有搖黑卡,或做HDR,有關於HDR這就要問達人了,
(Weechia大)我下面會貼討論網址!

5. 還有切記,如果你是在「攝影」,那「後制」就是攝影
的一個環節,他是必須的,如果你是在「拍照」那每
按下快門一次,你就完成了一張傑作了,但樓主似乎
對「拍照」這件事情感到有些許的失望,那就大方的
後制修補吧!

6. 有人說如果會後制的話,每一張圖片都一樣了,那真是
大錯特錯,因為以前的我常常修圖修到一半,心理面就
很幹焦,「媽的怎麼拍成這樣」,怎麼修都不對......


HDR :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6&t=482964&p=1
總在停止呼吸後,抓住最美的一刻,一輩子驕傲的事。 www.goimage.cc
george731007 wrote:
1. 你的問題跟我當...(恕刪)


「6. 有人說如果會後制的話,每一張圖片都一樣了,那真是
大錯特錯,因為以前的我常常修圖修到一半,心理面就
很幹焦,「媽的怎麼拍成這樣」,怎麼修都不對」


沒錯

數位後製只是寬容度較大(raw檔)
不是無所不能的

有些人心想反正可後製
在拍攝時就較漫不經心
我個人覺得較不妥

其實您的照片已經很忠實的紀錄了當時的狀態~
就如各位前輩所言~攝影需要好的光影~尤其是數位攝影~
不管是DSLR或小DC DV 或 電影拍攝用的高畫質數位攝影機都需要.
如果拍攝當時沒有好的條件~就只能靠繪圖軟體去修正強化~
只不過往往過度修正的結果會讓影像離寫實越來越遠
但是 也可能呈現另一種非寫實的美感!
jillstally wrote:
我有好多問題想問,索...(恕刪)


1.天空的問題
大多跟白平衡的設定有關
不過你拍的當下其實也是雲層密佈
就算白平衡調好 再用軟體拉藍色階
效果也是有限
所以想要拍藍天 最好還是等有藍天的時候

2.細節問題
相機是靠著物體的反光來做測光的基準
所以會隨著反射光的強弱來決定曝光的數值
測到黑色物的反光 會比現場看來還亮
測到白色物的反光 會比現場看來的更暗
如果要得到當下準確的曝光
用灰卡測光(便宜) 或測光表(貴) 都是一種方法

再者如果曝光抓的剛好 為什麼還是容易喪失細節
這跟你相機選擇的拍攝模式也有關
基本上相機裡面寬容度最大(細節最多)的拍攝模式
是 Adobe RGB模式 再者是標準模式(sRGB)
這兩種模式基本上都可以保留不少細節
但如果相機用到風景或是鮮豔這兩個模式
那細節可是會大大的減少
因為這兩個模式本身的對比就拉得很高
所以容易讓白得更白 黑得更黑

基本上上面這兩個答案是可以解決你 鼎 照片的問題
畢竟光線平均落在同一個場景
相機寬容度還不至於不夠

3.天空與建築互不相容 與 大景出現
這兩個問題
你必須先好好了解測光的原理
以及原理下曝光的結果
然後再依自己的能力去選擇解決的方法
解決的方法我所知的大約四種

1.相機本身就有高動態範圍的模式可以做拍攝
不過這功能通常還是有限的
每台相機的動態範圍寬度不同
而且目前我所知道的都只限於JPG檔
用RAW拍是沒辦法的
PS:SONY a700 用RAW拍的時候在相機上看得出效果 但放到電腦又是老樣子
D700 是將功能放到相機後製的部分 先拍一張然後按一按又跑出一張高動態範圍的照片

2.用閃燈......
當然啦 用閃燈的話有距離的限制
所以太遠的物體是吃不到光的

3.搖黑卡
必須上腳架 而且測光之後不能讓快門太快
如果場景的亮度很高
可能還要加上ND濾鏡
要訣就是先測出兩個反差的曝光
天空與地景
基本上拍晨昏大多是天空比較亮 地景比較暗的情況
這時候會得到兩個數據
拍攝時就用手動模式調到地景所測出的數據
然後用黑卡遮住天空
拍攝時輕輕搖晃
直到曝光時間剩下天空所測的秒數再放開

4.出外靠相機 回家靠電腦
恩~就用軟體後製吧

大概是這樣了...........
我正在讀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書
裡面有一句說的好..

我自己亂翻的, 跟中文版可能不一樣
"照像跟攝影是不同的"

攝影的話要先構圖, 想好自己要拍的是什麼, 然後拍, 如果想拍藍天請等天氣好
想拍鼎請靠近一點對鼎測光
大景出來請選空曠一點的地方或是用望遠鏡頭

HDR, 黑卡都可以練習看看.

我也是新手, 共勉之
haytt wrote:
CPL有幫助,但是要晴天,測光也很重要

CPL有納入考慮補足範圍,
本人也會找時間去實驗一下順光、晴天、測光拍攝,
非常感謝您的意見
繁華與落寞的邊境 wrote:
黑卡!!HDR!!就這兩招

其實最近一直在考慮要不要買腳架Orz,沒腳架兩者皆無解,
我的腳架去年就被毀了,看來不得不存錢搞一個來了,
買了再來研究黑卡和HDR,非常感謝您的建議
文包 wrote:
已pm. 請參考

文包大的解說很棒,對我幫助很大,非常、再次感激您
cathyjerry1055 wrote:
文包大的點測光

我之前有看過了,但是就是一知半解,但是最近會努力把他搞懂,
文包大的教學真的是獲益良多,感謝您的建議。
ttlinker wrote:
太陽公公是地球上,最大的補光器材!

感謝您的意見,善用太陽光線的確才是無敵阿
siuming1234 wrote:
元素同時完美展現, 照片定必是假

沒錯阿,不透過後製又漂亮...
要練很久阿,在這之前只能先仰賴後製了
csyincp wrote:
顯然就是陰天...

其實當天有點藍天...,不過光圈放大、縮小天空只能還是有點藍,
我在想跟白平衡也有關係,技術不好都用自動,
這個可能要研究一下,關於色溫的部份,感謝意見。
gcelove613 wrote:
相機寬容度問題

感謝回覆,我想也要多加瞭解這個寶貝(機身)的習性,我會更加努力滴。
chiang:不要再嘴砲了... XD。
george731007 wrote:
1. 當初學攝影,怎麼都這麼淡,一點質感也沒有...
2. 拍照天氣是很重要的,當雲層太多,是很難把藍天拍出來的。
3. 關於你的鐘鼎這張圖我的螢幕看實在沒問題,無法幫你修改。
4. 如果要藍天又兼顧景,搖黑卡,或做HDR!
5. 就大方的後制修補吧!
6. 修圖修到一半,心理面就很幹焦......

大大真的是道出我的心聲,但是後來才發現,
攝影的確部份要靠天時地利人和,單憑傻子毅力是不夠的
看來真的黑卡、HDR、後製都要好好學習一下了
PS:鑄鼎是已經修過的XD,拍謝XD。
非常感謝您寶貴的建議。
dgg wrote:
數位後製只是寬容度較大(raw檔)

大大說的對,還事先把攝影機本功練好,後製不是萬能的
出大景或重要場合,還是乖乖的利用RAW...不然,感謝回覆。
kencen wrote:
呈現另一種非寫實的美感!

的確過度的修片,會產生非真實感,忠實的呈現眼前的景象,才是攝影的本衷阿
感謝大大的寶貴意見。
可樂猴 wrote:
1.白平衡調好
2.灰卡測光(便宜)
3.測光的原理
4.出外靠相機 回家靠電腦

也如上面提到的,白平衡也可以影響色澤和成像,
這部份倒是我沒有注意的,找時間要來研究一下,
大大提到的灰卡測光,小的會好好來偷學一下XD,
測光也會利用明後天假日好好來實驗一下,
非常感謝寶貴的意見,感謝。
pelagic wrote:
HDR, 黑卡都可以練習看看

感謝建議,軟體已經準備好了,接下來就要靠技術了

以上再次感謝回覆的各位大大,
這兩天拍景有時間會在跟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阿里阿多~甘溫喔。
chiang:不要再嘴砲了... XD。
我只能跟你說

風景

海拔高一點

灰塵就少一點

天氣好一點

天空就藍一點

運氣好一點

光線就美一點

早起一點 等久一點 耐心一點

晨昏美景就會拍的好一點

光圈小一點

腳架穩一點

照片品質就會高一點

走遠一點 靠近一點 爬高一點

隱世的美景就不只那一點

拍風景是靠天吃飯的

基本上他對於地理所需要的知識與技巧是大於攝影技巧的



ROCKIMAGE http://www.wretch.cc/blog/rockimage
反差大的光源環境,第一種方法效果最好

一、使用 HDR、黑卡、ND漸層減光鏡
二、相機本身的動態容許範圍
三、利用 中高階相機的重複曝光功能,而底片機也有重曝功能

以下二張是我使用Fuji S5pro拍的,沒使有HDR、黑卡、ND濾鏡、重曝
而是利用S5pro的動態容許範圍,直接硬跟太陽對上

後龍好望角
薰衣草森林-明德水庫分店

諸如上述這些攝友所說的

一開始照片如果拍不好曝光不正確,怎樣後製修圖都是沒用的,修圖效果有限!
現場的拍攝條件,決定後製的「無限可能」
如果當時拍攝構圖都優,後製就有無限的可能!
不要再給我看到您的小狐狸Fox在OnRoad逛馬路,牠會得憂鬱症的! 用RockShox在OnRoad的話,就一點不Shox,變成RoadShox(弱屑)
blueddr wrote:
我只能跟你說

風景

海拔高一點

灰塵就少一點

天氣好一點

天空就藍一點

運氣好一點

光線就美一點

早起一點 等久一點 耐心一點

晨昏美景就會拍的好一點

光圈小一點

腳架穩一點

照片品質就會高一點

走遠一點 靠近一點 爬高一點

隱世的美景就不只那一點

拍風景是靠天吃飯的

基本上他對於地理所需要的知識與技巧是大於攝影技巧的
...(恕刪)


我要給你的評分也不止一點..............................................(可是我卻不能給您評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