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透過影像說話的主觀意識強烈,無論手上拿什麼相機或鏡頭都沒有太大差別。森山大道中文版作品《犬的記憶》終於在台現身

第一張讓我想起獵人兄的大作XD

不知獵人兄是不是因為這位大師而啟蒙的?
再回頭看一下
其實樓主第一段不就有大師對傳統和數位的答案了??

只要影像內容的力量夠強
其他只是工具而已
相當引人入勝的一篇文章。

看著,看著,我也掉入那時空的漩渦中!
因為對傳統銀鹽的難忘,即使搞不成暗房,也要弄台Leica M6 + summaron 3.5cm/f 3.5 + T-max 400拍黑白照,自己沖片也甘願;因為數位的方便,NIKON D700一出來我就買了,但是還是用來拍黑白......

koala1668 wrote:
因為對傳統銀鹽的難忘...(恕刪)



不過這樣就和大師說的相違背了

也是矛盾吧

我們都知道題材~構圖~光影的重要
不過看到好器材時....總是不自覺的就........

沒攻頂前怪器材不好
攻頂後怪自己沒時間去好好拍

然後當器材時間都到位時
只好拿治安不好~拿相機出去會被搶當藉口(指自己)
到狗窩裡說狗臭 豈有不被狗咬的道理
嗚啊,看森山去見編輯那一段真的好有臨場感啊。
我之前也都是繞著怎麼拍才會漂亮的技術型書籍不斷看呀看,最近倒是很喜歡這種講思維
的東西,我想以後會越來越多人跳脫速食攝影然後找到自己的攝影世界吧~

我看過另外一本書他在訪談中有說到:在我年輕時候,只要手裡沒錢,我就會把相機拿進當舖裡。我根本沒有照相機是武士的刀這種感覺。
這個星期六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會刊登《犬的記憶》書中,台灣攝影師沈昭良與森山大道的訪談。森山大道曾於去年三月接受Epson邀請來台擔任百萬大賞的評審,同時由沈昭良陪著森山大道走逛了永康街、大稻埕、萬華龍山寺甚至台北101等地,森山仍維持了一貫在街上快拍,書中還收錄了多張沈昭良對森山大道進行的影像側寫,紀錄了大師深沈卻又親近的一面。


(攝影© 沈昭良)


(攝影© 沈昭良)



《犬的記憶》於中時人間副刊的對談摘文,刊登於今日(9月13日),如下:


文包 wrote:
再回頭看一下宮.(恕刪)

沒錯...
只要用的順手的就是好工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