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構圖雖然很制式化,但其實還可以讓新手参考啦,至少在思索構圖時也有多一種構圖方式可以試.淺景...真有些人就像您說的,只能說看個人喜好啦...淺景..不是只要淺景深就好,還要懂得去控制它(多深)才是..網路上還是會有拍馬屁的,這DCXXXX也是很嚴重...大家一起加油囉!
SagittaPan wrote:十五年前,用機械單眼...(恕刪) 可以接受您的看法感謝分享目前淺景深的氾濫使用並不意外畢竟這是入門者最能輕易達成的攝影技法(更別說構圖、光影控制、透視運用、色溫、景深控制等)5年前初接觸攝影時,也曾因為淺景深而自滿結果讓自己有很長一段時間停滯不前是的 所有照片通通都是小黑所拍出的淺景深一堆只要是有手會按快門都可以拍出的照片一年左右,我的硬碟內塞滿了幾千張的外拍照看那些照片真是驚覺糟糕除了人以外,地點是完全認不出來的一年來的心得 撇除淺景深外僅是一片空白不過相信大部分的人走曾經走過這條路您這篇文章 應能造福許多迷失的攝影人
在所有攝影構圖原則中淺景深是最簡單,只要你會調整光圈值對好焦就行了但這也是初學者最會上手的構圖方式但只要有錢就可以做到---------------------話說幾年前初學攝影時也是,一項作業要拍出十種構圖方式實在很難,複雜簡單、色彩、明暗...都不難記得最難的是光線的作業,要拍出一張來自 "底光" 的照片一直拍不出來而現在看到許多作品, 要找到好的實在太少見了
所以說, 淺景深真的是對初學者來說, 最容易達成的拍攝手法, 才會一窩蜂迷信大光圈+淺景深, 但卻忽略了攝影的本質其實是要拍出一張有內容的照片。而且, 大光圈通常是最花錢的玩意兒, 難不成小光圈的鏡頭就不叫鏡頭了嗎? 攝影不應該只圍繞在這個主題上打轉才對。
唔~把我內心的OS講出來了,而且還沒有被砲我最受不了的是拍食物,每張拍出來都只有中間是清楚的,其它糊成一團,我是要怎麼知道那是啥東西...也許是燈光昏暗必須開大光圈,不過這樣拍出來的食物有什麼意義嗎?手震造成的糊都比這種淺景深好多了
將景深變淺, 也能適度的將旁邊的干擾淡化, 比如雜草, 比如不相干的人等......偏向主題的紀錄前 中 遠景 兼顧 可以詳實紀錄攝影地點, 但是在擁擠的環境中, 卻不見的是攝影者想紀錄的思維.一好必有一幣, 還是看攝影者想怎麼呈現.真正走出自己風格的攝影者, 還是得累積在try err上.
潛出水面 wrote:等他們5年後翻照片出...(恕刪) 這點很有趣真的,最近我在拍的東西,是想把 "時間" 拍進去(拍地點很簡單,只要有讓人能辨識出的物件就夠了,時間很難)也就是說,這張照片並只僅是由自己拍了解這當時是何時,但別人卻不見得看的出來在另一樓有在討論鏡頭的選擇,看了看樓主只是在追尋漂亮的散景想了想,其實這也沒什麼不好的,只是把攝影當作是畫布在上面作畫攝影某一種用途,也是一種記錄,當然,記錄性質較高的照片,也許就美觀上就沒那麼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