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要如何增加微距攝影時的景深??

Give me a Girlfriend wrote:
PS:目前小弟都是以縮光圈處理......(略)......第二:畫質會急遽退化

我對這句話存疑?

應該是縮光圈後快門變慢引起手震吧?......手震太嚴重時 VR

要不要試試看縮光圈、架三腳架來拍微距......上三腳架時記得關閉 VR
roachc wrote:
我對這句話存...(恕刪)

縮光圈可以提升畫質
但縮到一定程度畫質反而是下降的
您可以估狗"photozone"的網站看他們的測試
或晚點我用電腦再補連結(現在用手機)
安全帽 wrote:
縮到一定程度畫質反而是下降的

謝謝您!不用麻煩了,這件事我早已知道了。

您在上文沒提『縮到最小光圈時反而畫質會急遽退化』......我就是因此誤解的
增加微距攝影時的景深.....

有幾個條件要考量

......是不是能夠不用""鏡頭最近的對焦距離拍攝""..就能得到你想要的微距影像的大小...

如果是 那麼鏡頭盡量離拍攝物遠一點...到可接受的程度...那麼景深可以到最深程度


如上面所說的...."光圈縮小"....但縮小到一程度 畫質就開始急速降低

所以要清楚對自己用的鏡頭在使用微距攝影時 可以縮到多小的光圈值的畫質是你還可以接受的

譬如說 CANON 舊百微 F11 畫質還很清楚 F13略差 F16以下 我就無法接受了


有時要拍 1mm大小的昆蟲 可能會用到近攝鏡 像是DCR 250+接寫環

那如何可以得到你要的景深...通常有點難...通常拍攝物要在靜止狀態會比較容意易拍

我用的方法是 開LCD 先粗調一下讓畫面的亮度與畫質清楚一點後

LCD再放大5或10倍觀看..再按 "景深鍵".."手動調整對焦"讓畫面清晰度最精準的位置...

按快門.....拍完驗收成果...滿意就收工..

以上小小淺見...
拍1:1要夠近, 太近的景深淺
縮小到你預期的光圈, 畫質又變差.

我的做法, 未必要拍到1:1, nikon 105 VR 夠銳利吧!! 用裁圖的方式不就好了!!
本來想來個多焦點合成,結果想想不對,我的微距鏡是外對焦的,改變焦點等於視角也改變了.
f45成像又很散光..1:1景深差不多到沒有了。
結果景深包圍後果是:拍到的東西也漸漸縮小了 =.=軟體應該是合不起來了。真是買錯鏡頭了,還好我的目的只是要他的解析力.

引用網址:
http://www.flickr.com/photos/johnhallmen/5643700770/in/photostream/

這樣的小蟲標本微距拍起來,看起來真的不錯。

oxa9615 wrote:
本來想來個多焦點合成...(恕刪)


不然懶人法就~遠一點再裁圖吧
jie1128 wrote:
增加微距攝影時的景深...(恕刪)



hi

您搞錯一件事情了 ~

光圈縮小畫質變差主要是卡到繞射極限,而這個極限會在哪個光圈 恰好 "跟鏡頭比較沒關係",

反而是跟你用哪一台相機有關係,畫素密度越高的,越快到達極限 ~

經驗上 D700 (12mp FF) 極限大概是 F16, D300 (12mp APS) 極限大概在 F11 ~

所以可以推測如果是 12mp 的 4/3 可能 f8 就到極限了...


這問題我之前想過很久,確實就如前面所說,只有三個方式

1. 移軸 (改變景深的方向,以更 "有效" 的利用景深)

2. 疊圖合成

3. 減少放大率 (遠拍裁圖 => 犧牲焦平面上的解析度)

1.縮光圈(至少到F16)應該得加環閃了
2.構圖將主體的大部份放到同一焦平面
3.不要硬撐到1:1可以拉遠一點再事後裁切(解析度必須夠好)

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以上方式供您參考
aloke wrote:
hi 您搞錯一件事情...(恕刪)


關於這個,小弟認為應該是因為光圈的實際口徑過小,造成光線繞射致使畫質下降吧?

(而小片幅者因畫素密度高所以把變差的畫質紀錄的更清楚,所以最佳光圈比大幅者來的大?)

那麼若是更長焦的鏡頭,是否能夠讓f/number更大點? (但是會不會被焦長抵補,反而景深更淺阿=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