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相機的時代大部分的人都習慣按下快門後就看一下預覽暗了點就+EV 亮了些就-EVP A M 模式好像都差不多聰明的數位相機還能幫你調整ISO想"拍不清楚"還真難其實很多玩底片的好手老手看了景物與現場環境就可以大約知道自己需要的光圈快門使用M模式可以更容易獲得自己想要創作的影像而不是只是"清楚的相片"有時候相機的測光不一定能用拍煙火時,一下很亮,一下變暗,A模式的相機測光難用拍日出日落時所謂A模式"清楚的相片"可能並非是你想要的M模式會好用些
kingston wrote:有哪裡的差異? 使用光圈優先,不作曝光補償的調整,就是您完全相信相機的測光系統及設定值,完全交給相機去決定。使用光圈優先(或快門優先),並調整曝光補償,就是您還是相信相機的測光系統及設定值,但是您並不十分滿意,所以要再調整曝光補償,就是想要讓相片比相機測的更亮一點(調 +EV)或者更暗一點(調 -EV)。使用全手動調整,就是您完全不相信相機的測光系統及設定值,完全由自己來調整光圈值及快門值。這時曝光補償已經沒有作用,大部分仍然有顯示,僅供參考而已。三者的差別其實蠻大的
感謝各位清楚的解說!會有這個疑問只是希望能快速判斷模式切換時機,現在大致有個輪廓了,就是拍攝條件不錯的場景下使用P,若條件尚可或只想呈現些微特效就用A或S,需要創作或者長時曝光時就只能手動模式了!<<<(短時間內大概用不上吧>>>希望這個理解是對的,頭腦簡單的人無法承受太繁雜的選項!
樓主:m mode 加減ev沒意義。ex:1. A mode, 點測光完,測得正常曝光如下:1/100s, f2.8 iso=200;若加ev,可能會變成:1/60s f2.8 iso=200.你告訴相機它判斷完,要再亮一點。2. M mode, 點測光完,測得正常曝光如下:1/100s, f2.8 iso=200;若加ev,正常曝光值可能會變更亮 ,但還是需要手動你告訴相機光圈、快門。結論:A模式是加減ev時,相機幫你決定快門,機器本身才會微調。各位先進,若有說錯,請指正。
kingston wrote:就是拍攝條件不錯的場景下使用P,若條件尚可或只想呈現些微特效就用A或S,需要創作或者長時曝光時就只能手動模式了!(恕刪) 看來你也是N家玩家P模式=電腦自動就是無腦模式EX:聚餐集會用A模式使用時通常為想要控制景深時使用EX: 拍人像,微距攝影S模式使用時機為想要控制或固定快門時使用EX: 運動中的物與人M模式當你的光源環境不再改變而你也得知你要的最佳曝光值可改用M模式(免重覆測光)EX: 棚內商品,煙火優點:當微調時你可以選擇改變光圈或快門給您參考一下
kingston wrote:使用光圈優先,設定光...(恕刪) 其實就和 jackywu888 說得一樣我這邊再補充一點不同那就是 光圈優先除了調整光圈值外 ISO需要自行調整而調整EV增減比較快 因為系統會自動把快門做增減而手動模式呢!?調整EV增減 就需要透過 光圈 快門 ISO 來做調整所以會比較麻煩 但是這樣比較能拍出自己想要的風格適用時機呢!?比較建議 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 使用光圈優先而一些比較嚴苛條件下 建議使用手動模式 避免犧牲掉過多快門速度以上提供給你參考看看若是有誤 也歡迎大家指教BY Risk Chen
M模式可以精確的把光圈大小影響性與快門快慢的影響性做效果上的控制這兩者調整都會改變曝光量在此時如要在兩者固定下完成自己想要的曝光情況你還需要控制一個東西那就是光我只是新手,機乎沒用過M模式憑空想像看不懂也別砲我
建議去上個課會比較快,就去報名那種攝影基礎課程就行了。很多大學和社區大學都有這類課程。之前我也是搞不懂,連光圈、快門、ISO也茫茫然。板上一大串教導新手的文章,資質駑鈍的我也看不懂。最後花個三四千元直接去上基礎課。經過老師一講,突然就頓悟了。板上高手文章寫的真的很淺顯也很清楚。但是,有時得需要一個引導步驟才會使人更明瞭清楚。而這個引導動作最好的就是上課讓老師教你,或朋友實際帶你操作。很多人都說看書明書、爬文就好。實際上,看老半天也未必懂,就是因為沒人引導你。前面大大講的都正確,但小弟認為你的問題就和當初的我一樣,缺乏引導而已。
光圈與快門調整都會改變曝光量在此時如果兩者都無法達到自己想要的曝光情況你還需要控制一個東西那就是ISOps.有些光源是無法控制的,太陽公公月亮娘娘你們要亮一些...好讓我拍照jdrisk大大也提到而手動模式呢!?調整EV增減 就需要透過 光圈 快門 ISO 來做調整所以會比較麻煩 但是這樣比較能拍出自己想要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