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單眼1/1.63與微單眼APS-C感光元件相機拍攝比較?


kevin1013 wrote:
我想我攝影理論了解不...(恕刪)

感光元件跟解析度有直接關聯
相同的密度~感光原件愈大
解析度愈高

感光度跟雜訊扯的上邊
感光度愈高
雜訊愈多
1/1.63感光元件 vs APS-C感光元件

拍攝同樣主題,如果使用的鏡頭等校焦段、光圈、快門都一樣
那當然ISO值也會差不多,因為這些規格相加後結果是相同的

APS-C感光元件大,代表每單位像素進光量較多
同樣感光度下雜訊相對較少,不是感光度會隨進光量變動

感光度(维基百科)
感光度,又稱為ISO值,是衡量底片對於光的靈敏程度,由敏感度測量學及測量數個數值來決定

同前所述,APS-C感光元件的優勢是同樣感光度下雜訊相對較少
代表可用ISO較高,1/1.63感光元件可能ISO 800就是堪用上限
跟APS-C感光元件堪用ISO通常1600~3200比起來多了2~3級

可用ISO範圍的提高,帶來的是光圈、快門組合更具自由性
例如嚴苛的拍夜景,高ISO可以讓快門保持安全值內減少手震機會
又或者拍運動物體,高ISO可以讓快門提高到凝結運動物體,捕捉瞬間畫面

另外一項APS-C感光元件特色是淺景深,有好有壞
kevin1013 wrote:
感光元件大小只跟雜訊大小有關...

精確的說法是:
在相同的製造技術下,
感光單元(每一感光點)的單位面積大小雜訊大小成反比!

所以相同大小的感光元件,
畫素雜訊成正比。

隨著製造技術不斷提升,ISO 越來越高,雜訊越來越低。
也許片幅越大感光度應該更好,畢竟受光亮更大
但是ISO感光度那是一個公定的規格,方便大家使用的單位

試想;時速一百公里的法拉利跟時速一百公里的奔騰誰比較快?
論排氣量跟馬力跑車都是遠勝機車,但是基本上跑車的100公里就是100公里,那是單位,方便大家參考用的



ps:當然理論上一樣,實際上總會有誤差,機車的錶都是快樂表,100可能只有90,不同相機同樣的曝光參數下,曝光的結果可能會有很細微的差異@@
光線先走過鏡頭,經過快門控制週期,才到感光元件

所以進光量是鏡頭與快門在決定的,和感光元件一點關係都沒有

但是進光量≠畫面亮度

一樣的進光量之下,決定最後影像有多亮的是感光度決定

而當光圈F值與快門都一樣的時候,進光量都會相等

所以不管是什麼尺寸的感光元件,都是用"一樣的感光度"去得到 "一樣的畫面"
boss802 wrote:
試想;時速一百公里的法拉利跟時速一百公里的奔騰誰比較快?
論排氣量跟馬力跑車都是遠勝機車,但是基本上跑車的100公里就是100公里,那是單位,方便大家參考用的

法拉利可以跑到時速 3~400Km/h 以上,
奔騰行嗎?

感光單元大小表現在畫質上的是高 ISO 的純淨度,
相同的低 ISO 100 也許無差,
當 ISO 提高以後,雜訊差異就越來越明顯囉!
美女用爛相機拍可能會變形 打光死白 顆粒大 變醜....
醜女用機皇拍會充滿 空氣感 很通透.......還是醜女

來亂的 ~ 酸
有些機種的ISO值會灌水 例如相機顯示ISO 200 實際可能只有 170~180 來取得更好的雜訊表現

不過這也算是合理範為啦 以下為日本CIPA協會針對ISO準確度的規範


boss802 wrote:
也許片幅越大感光度應...(恕刪)


kevin1013 wrote:
我有一台1/1.63類單眼與APS-C感光元件微型單眼,
光圈先決模式,相同環境下拍同一物件,
快門值,ISO值兩部相機居然都一樣,
理論上APS-C感光元件片幅大,
快門應該更快或者ISO值應該更低才對不是嗎?...(恕刪)






1.5的車子跟3.0的車子
速度一樣,轉速一樣,輪圈一樣
跑的距離就會一樣

roachc wrote:
法拉利可以跑到時速 ...(恕刪)


但是如果只是停著,
那速度也還是只能跟奔騰停著的速度一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