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is630908 wrote:
我聽到這段話後,便問為何不要在M模式下直接看測光表來調整??
我多年來的攝影習慣,
在需要M模式時,
我也是用光圈先決測得我要的快門後, 再轉M模式.
一的工具, 每個人各有使用巧妙不同, 不必拘泥.
我剛開始學拍星軌時, 也是先問人家設定多少, 自己跟著做一遍,
再慢慢一點一點試出自己想要的設定.
而不問先問人家原理如何.
ellis630908 wrote:
2012-01-18 01:26 #1
回覆文章私人訊息引用連結載入圖片引言收藏評分回報
開始熱衷於攝影時,有朋友提起社大有開攝影課可以參加看看,朋友有去上課,我則選擇在01學習,朋友上課後會與我分享上課的內容,有次他提起老師教測光的技巧時,說道先用P模式測,得到光圈.快門的數據後,再切回M模式並用P模式所得到的數據調整光圈.快門以得適當曝光值,我聽到這段話後,便問為何不要在M模式下直接看測光表來調整??還要多個像似多此一舉得動作??並請朋友問問老師這個問題,結果得到老師的回答是,在朋友剛學習的階段,不說明這個原因,我真的有點無言了....
因此,個人認為此老師所教的,跟我在01上吸收各位攝影前輩所分享的觀念有出入,也感覺到那種似是而非的觀念,我這人就有點狡怪,遇到這我會多點關注,在近日這位老師在FB上發表了一個觀點,以下轉述其內容"淺景深的清晰焦段很短,所以它的模糊效果具有煽動力,讓人不經意地墮入了想像氛圍中,尤其被運用於人像攝影時,主體因前後景物高度模糊化而更為凸顯了.",個人認為第一句話的問題是景深的深淺不是因光圈.焦段.近攝及主體與背景的距離而產生景深深淺的嗎,總覺得這位老師所闡述的第一句話有語意不明而出現本末的問題,然而第二句的與第五句卻是對立的,個人在這種觀點的認知下,是一種能讓你確實的想像又要讓你忽視其存在的情況,我還真想不出來,我甚至也檢視了自己之前所拍的照片,都沒這種感覺,或許是我的技術不夠的原因,但其觀點真的跟我所學有相駁之處....
不知各位先進的看法如何??
ellis630908 wrote:
說道先用P模式測,得到光圈.快門的數據後,再切回M模式並用P模式所得到的數據調整光圈.快門以得適當曝光值...(恕刪)
ellis630908 wrote:
在近日這位老師在FB上發表了一個觀點,以下轉述其內容"淺景深的清晰焦段很短,所以它的模糊效果具有煽動力,讓人不經意地墮入了想像氛圍中,尤其被運用於人像攝影時,主體因前後景物高度模糊化而更為凸顯了.",個人認為第一句話的問題是景深的深淺不是因光圈.焦段.近攝及主體與背景的距離而產生景深深淺的嗎,總覺得這位老師所闡述的第一句話有語意不明而出現本末的問題,然而第二句的與第五句卻是對立的,個人在這種觀點的認知下,是一種能讓你確實的想像又要讓你忽視其存在的情況,我還真想不出來,...(恕刪)
mark0826 wrote:
我覺得,為什麼要脫褲...(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