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單眼改裂像式對焦屏好嗎?優缺點?

好吧,我承認我改裂像只是改爽的。
其實手動對焦還是可以靠觀景窗右下角的合焦指示來判斷是否對到焦。
而且在環境暗的時候裂相幾乎沒辦法工作,太暗了,根本看不出線到底有沒有接齊
目前發現唯一的功能是當我的Sigma鏡頭的AF移焦時,改用裂相可以用手動調到準焦。我不知道為什麼會裂相會準但AF會不準???有人知道原因嗎??

而且改裂相之後,對焦屏上的紅色對焦點指示燈,會變得很淡,幾乎看不太出來。

老實講,好像沒有改的必要.......

想要用手動對焦對焦老鏡,Sony系統的峰值對焦,似乎是不錯的選擇。
既然改裂像的主要目的是手動對焦,
那就LV開起來放大十倍手動對焦就好啦.
絕對比裂像更準阿.
至於會黑掉, 選單裡的LV選項裡面有可以固定不要模擬曝光的選項, 就不會黑掉了.
aware9686mq wrote:
樓上大大們的建議我都...(恕刪)


裂像又不是萬能, 再怎麼樣它也只有中央對焦, 而且還要線條明顯才好對
現在中高階DSLR有合焦指示燈, 愛用那個對焦點手動對焦都可以有指示
真要要求非常精準就上腳架開live view放大對焦, 絕對比裂像好用
改這個一點意義都沒有
懷舊還不如拿底片拍比較快
https://www.flickr.com/photos/hightemplar/
Jeromel wrote:
目前發現唯一的功能是當我的Sigma鏡頭的AF移焦時,改用裂相可以用手動調到準焦。我不知道為什麼會裂相會準但AF會不準???有人知道原因嗎??


D-SLR 的對焦麻煩就在取景、AF、拍攝的光路都不一樣。AF 光路是到反光鏡後往下到機身底部,對焦屛光路是到反光鏡後往上。光路不一樣當然會有不同的結果。

另外對焦系統並不是用整顆鏡頭進來的光線對焦,通常是全開光圈,用偏鏡頭外圍的光線來對焦。因為鏡頭多少有球面像差,鏡頭外圍的焦點跟鏡頭中心的焦距會稍微不同。所以若是縮光圈拍攝,對焦用外圍,拍攝用內圈,就容易有移焦的現象。

Hightemplar wrote:
裂像又不是萬能, 再...(恕刪)
感謝諸多大大的薦言~也還好有提問對焦屏改裝之疑慮!維持原廠數位對焦之功能,實用意義大過於改裝裂像對焦屏,頓時放下心中之疑惑,看來善用LV以及多帶腳架出門才是正道,不過夏天腳步近了、裝備又重...得開始練體力了, 感謝各位解答,中年人也很懷念【年輕】時的體力啊!

josephyen wrote:
D-SLR 的對焦麻煩就在取景、AF、拍攝的光路都不一樣。AF 光路是到反光鏡後往下到機身底部,對焦屛光路是到反光鏡後往上。光路不一樣當然會有不同的結果。...(恕刪)


這我知道,但詭異的就是,同一台機身,若改用沒有移焦問題的鏡頭,AF和裂相都是準的。但若裝上有移焦問題的鏡頭時,AF不用說,當然就不準了,但奇怪的是若改用裂相來對焦,就不會有移焦問題。

剛剛想到可能是Sigma的鏡頭跟機身的溝通有問題。可能機身偵測到準焦之後就會發出信號告訴鏡頭"已經準了,不用再調了"。並終止AF偵測的機制。但可能鏡頭反應沒那麼快,所以在收到鏡頭發出的訊號之後又多跑了幾步,造成原本已經準焦的又跑出焦外了。但機身的AF機制已經終止,所以機身也不會發現剛準焦的又跑掉了。造成移焦的問題。

ps. 以上全是我自己推理亂猜的,版上朋友請不要誤認成事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