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沒見過這麼大的鳥!

紫焰天蠍 wrote:
我記得在日本節目裡有...(恕刪)


這時候就要改成年輕人的用語..

數大就是屌~(唉唷,這個不錯哦)
http://facebook.com/johnson.deng3
millerliu wrote:
主題: 你一定沒見過這麼大的鳥!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大鳥鷹"?
看過賞鳥的前輩討論板, 說這是掠鳥, 會有群聚保護自己的特性(有點像海底的沙丁魚), 能拍到如此之景(瞬時), 讚嘆大自然的不可思議~~
台灣冬季的來台灣在嘉海沿海的黑腹燕歐也有這種在海面上群聚行為也是壯麗之景~~
這個影片有上新聞哦!
看到影片時還蠻特別的~
只有幾個角度看起來像大鳥~呵~
真是難得的景象,很壯觀呢,不曉得是哪一種鳥類。
@-Chieh 來自Taoyuan,請大家多多指教。
最近小弟做作業時剛好有接觸到這個部分
就多嘴一下

基本上這是一種生物的自我保護機制
利用群聚的方式來降低自身被掠食者嗑掉的機會
因為這類的群聚小則上百,大可數十萬
而掠食者要全吃光是很難的

而他們這種看似有條理的群聚機制
其實原理很簡單的
以鴿子這種大小的生物
科學家有做過研究
牠們最多只能數到七
七個以上就算不出來了
所以這種鳥群的鳥
就是去觀察牠身旁的伙伴(大約前後左右六個)
觀察牠們和本身的位置
如果左前方的伙伴向自己靠近了
表示肯定有狀況
那牠就會向左後方移動
然後一隻鳥的移動就會造成連鎖的反應
而整個群體可能就會立刻有了隊型上的變化

這類生物的移動有不少科學家有做觀察和研究
像是椋魚,沙丁魚,馴鹿,牛羚(角馬)等等
也利用這種生物的移動現象
在交通流量控制的預測或是像電影動畫的使用上(魔戒中獸人攻城)
都有在運用

而其實這種現像我們本身也會有
像閧車或騎機車會碰到紅綠燈
但不見得每回都會去注意燈號
很多時候是因為前方或身邊車子的移動
而造成我們反射性的移動

而照片上的“大鳥”
小弟認為只是角度剛好
因為作業的關係
有去找了不少的沙丁魚或是椋鳥甚至蝙蝠等群體移動的影片來做佐證
但影片中並不會有特定的隊型變化
而是會因為環境的不同或是外部的刺激而讓隊型有所反應而已
加上這種群體並不是有“領隊“的
所以要產生特定”陣型“的難度是很高很高的

真有趣的照片耶
不過我看起來比較像個豎起大拇指的大讚
sue.sean wrote:
基本上這是一種生物的自我保護機制
利用群聚的方式來降低自身被掠食者嗑掉的機會
因為這類的群聚小則上百,大可數十萬
而掠食者要全吃光是很難的


這種畫面我在BBC Earth出版的"自然大事件"系列DVD中看到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1m6IKiO26c&feature=related有baitball(魚餌球)的畫面, 就是這種機制.
sue.sean wrote:
最近小弟做作業時剛好...(恕刪)


SUE兄說明的很詳細, 小弟添足個幾句:
(1) 一個很有力的說法: 當一大群目標通通在移動, 獵食者的本能會受到考驗, 簡單的說, 如果只有一隻, 它的路線(即使再迂迴)也會很容易被本能地料中, 但一大群會造成困惑(大腦短暫當機之類的)...好像我們的寶寶, 當你拿兩個差不多吸引力的玩具讓他選時, 他很可能左看看右看看猶豫很久
(2) 如SUE兄提到的, 進一步說明, 每一個體的本能都是[不要當出頭鳥/脫隊的鳥], 否則大禍臨頭,(呵呵好像當大頭兵的自保之道), 旁鳥怎麼做馬上跟著做...自然就會變成像是有意志的一幕舞蹈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