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21 wrote:
權衡式測光並不是"點...(恕刪)


有人沒看清楚,那只好在PO一次............

說明書第106頁有說明:自動曝光鎖效果,只有一種權衡式測光是連動的,另外三種測光模式不支援, 依照說明書解釋,單一對焦點也會是連動.

這樣因該夠清楚了我沒說點測光支援連動.

czl wrote:
有人沒看清楚,那只好...(恕刪)


請問你怎樣理解『權衡式測光』呢?
跟『點測光』是一樣的嗎?

irontheone wrote:
請問你怎樣理解『權衡...(恕刪)


我只是引述説明書記載........就這樣.

我知道測光與對焦是兩個分開的系統,至於連不連動也只是取決於便利性,要為了他而自己受限,因該也不是這麼值得.
感謝各位大大的解答
所以我的60D沒有此功能
那我用權橫式測光是不是就有點類似
憨憨的阿包 wrote:
感謝各位大大的解答所...(恕刪)


不是。。

『點測光連動』的意思就是——以對焦主体的光暗為測光優先。。
而60D的『權衡式測光』是——以對焦屏中心點為測光優先再輔以測光點附近範圍的測光計算。

重點不是當中有何分別,而是你如何用好權衡測光。

一般而言,你要明白『權衡式測光』和『點測光連動』之下的曝光效果分別,就能夠利用『曝光補償』去拍去同一樣效果的照片。
而兩者的曝光分別,有可能會是較光——例如主体較環境光更光一點;也有可能較暗——最明顯的問題就是背光拍人像。

之所以會有這種分別,主要又由於測光系統是建基於『18度灰』的標準亮度——即是無論當時主体/背景光暗如何,測光系統都會固定給與『18度灰』的重現為準。
這就解釋了為何晚上總是拍得比真實環境更光亮的照片,反而白天卻拍出比真實環境更暗的照片。。

你懂得這個原理和分別,那就簡單多了,『白色加EV值,黑色減EV值』,就能夠拍出跟現實環境相似的亮度(當然不是畫面所有物件都是一樣的亮度的,一來視乎你喜歡,二來視乎你對主体亮度的要求。

好了,回歸你最原始的問題,站在『曝光效果是否真實』這個問題而言,60D的權衡式測光跟所謂『點測光連動』最大的分別,只是『曝光補償』所用的數值是大是小的問題。。
不知道這樣說,樓主你明不明白?
憨憨的阿包 wrote:
感謝各位大大的解答所...(恕刪)


先不論品牌,我剛好有用了兩種不用品牌相機拍攝同一場景的照片,一台用了『點測光連動』(尼康D700),一台用了『加權測光』(Sony RX100),卻又輸出很接近的效果。。。

圖一是D700用了『點測光連動』拍的,留意曝光補償數值,達到+1.3級EV值。



圖二是RX100用了『加權測光』拍的,留意曝光補償值,只有+1.0級EV值。

這兩張相的比較,雖然輸出效果很接近(光暗等等),但正正就是我前面回覆說『點測光』更容易受背景光影響——所以曝光補償『+』數值更大(同樣也可以是『-』數值,不一而論。。。

在這里,我必須想說明的一點就是,其實不論品牌,也不論測光模式,只要熟習了相機功能及其輸出效果,要想達到自己要求的效果,什至不同品牌不同機型的輸出效果都能夠很接近什至一樣的,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就曝光效果來說。

所以說啊,樓主,能有『點測光連動』這項高階功能自不然好,但並不是很好能駕禦的。
還是好好實習你手上的機器,好等發揮機器的應有性能吧。。


憨憨的阿包 wrote:
感謝各位大大的解答所...(恕刪)


權衡式測光:
把整個畫面分割成數個區塊,然後進行測光值的統合換取一個曝光值,所以理論上並沒有任何點是加重的.

所以之前我參考說明書所描述的在60D說明書也是有的,但都說權衡式測光是把畫面分個數個區塊,然後進行測光值的統合換取一個曝光值,理論上也沒有針對某一點做加重部份,但權衡式測光或評價式測光,有時後某些機身也會一起運用了相機本身內建的測光資料庫數據,幾乎等於兼容了軟硬體合併的測光拍攝模式,說明書內容的意思是不是指在軟體部份會對於對焦點的移動來做為取得曝光值加重的參考,這就不清楚了,如單單只看硬體的權衡式測光,那等同於沒測光與對焦點連動的功能.

所以如單單只看硬體測光,四種測光模式都是沒一起跟對焦點連動的,C家只有1D等級有這樣的功能其餘的都沒.....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