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拍流星雨才知道知識不夠, 請各方蒞臨指導!

這一張是在合歡山用 Sony DSC-WX10 試拍有拖尾的像, 還有剛開始在摸索技巧時更離譜的拖尾, 那就不用說像蚯蚓了.

csit95217 wrote:
我用較穩的三腳架在 D90 LCD 以高倍率查看, 20" 是地球自轉造成星位移的極限, 甚至該說是 15", 25"~30" 大概一顆星都拉出 1.x~2 顆星的位移像, 真要曝到明亮又精準的星空, 那種平價赤道儀已是必備了.

EV 補償我可能搞錯了, 我都是以 +1 以上來補償捏, 看來明亮實則加入燥點了?(恕刪)


吼吼!用小DC拍得不錯哦!
可惜受限於相機的硬體,
不然用單眼的高ISO應該就不會有那麼多噪點了。

EV補償看環境的光害,
我之前寫得不完整,
我再補充一下,
如您是在合歡山沒什麼光害的地方,
的確是可以用EV+1去拍,
可得到比EV0更多的星星。
而我寫的EV0~-1是指在都市光害較高的地方。

csit95217 wrote:
家樂福玩具式三腳架雖可用, 但只能取其輕便來利用於沒啥重量的小DC, 晃動根本是最大毛病, 幾個手法:
升高會晃動, 只得乖乖降到較穩的高度, 每次檢視都得跪地上.
固定座不吻合, 得塞紙讓相機固定.
最後高招是先半押快門讓傻瓜部分自動對焦完成 AE/AL (應該會出現手震符號), 再用手遮住鏡頭(沒碰到鏡頭), 再全押快門, 等手離開相機穩定時再放開遮住的手, 少了不到一秒也不影響 20"~30" 的曝光, 要不失敗一大堆都會拖尾就是開始曝光時已經晃動到.


您的方法不錯喲,頭腦動得很快,也具備成像的基本概念,令小弟佩服。
只是一般的方法都是先將相機手動對焦到無限遠(WX10可以辦到),
然後將相機設是10秒自拍,
不知這個方法符不符何您的需求呢?

至於在等效24mm長曝30秒會拖線,
理論上是不會的,除非100%檢視,
不然縮圖是看不出來的。
我猜應該是晃動到了。
evan0122 wrote:
您的方法不錯喲,頭腦動得很快,也具備成像的基本概念,令小弟佩服。
只是一般的方法都是先將相機手動對焦到無限遠(WX10可以辦到),
然後將相機設是10秒自拍,
不知這個方法符不符何您的需求呢?

至於在等效24mm長曝30秒會拖線,
理論上是不會的,除非100%檢視,
不然縮圖是看不出來的。
我猜應該是晃動到了。...(恕刪)

傻瓜相機根本沒手動對焦圈, WX10 也沒有, 只能讓它 AE-L/AF-L 之後再開快門, 所以我的方法是手動曝光條件之後先完成 AF-L 無限遠再開快門, 扣扳機輕按能在極短時間內穩住相機, 所以遮鏡頭那隻手能口念 1 & 2 移開... 有點像單眼內的延遲快門, 是不?! 2"/10" 自拍有考慮過, 還是手動較簡易.

至於 25"~30" 應該是地球自轉的成像, 因為晃動拖尾在 LCD 放大到很大比率可以見到不同光量的成像, 所以試過 15"/20" 的單星會較為正圓, 25" 感覺開始變橢圓, 30" 就更明顯了, 當然依正常 Monitor 全畫面來看仍然是極細的一個點而已, 應該算龜毛才會求又要清晰又不位移的曝光時間.
csit95217 wrote:
傻瓜相機根本沒手動對焦圈, WX10 也沒有(恕刪)


我是爬完這篇WX10的介紹,才得知它可以手動無限遠:
Sony CyberShot WX10 評測

長時間曝光:
話說回來,雖然手持夜景是方便,但要有最好的拍攝夜景畫質,乖乖的帶支小腳架吧,而且WX10有全手動模式,最多可以調至30秒,但要注意光圈的調整是減光鏡片式,所以就算「縮光圈」都不會有明顯的星茫效果,順帶一提,在以下的情況用iAuto+或者手持夜景模式都無法勝任,原因在於相機在此時的對焦系統已經接近失靈,他用猜的結果是常常對不焦而糊糊糊,還好WX10有『手動對焦模式』,小相機廣角端拍夜景,不用多想直接調至『無限遠』就好,長曝的品質有明顯的柔和感,暗部雜訊亦不明顯,細節表現還算可以,基本上不要放到100%看,整體感覺是還算不錯的。
evan0122 wrote:
爬完這篇WX10的介紹,才得知它可以手動無限遠:...(恕刪)

超級感謝! 去年從日本帶回來日規的, 操作上也因太輕鬆所以手冊很快翻過去沒去注意到手動對焦的設定, 原來還有更厲害的手動 - 先移動對焦距離到無法確定是否對到最佳狀態, 再半按快門讓相機作微調, 挖哩咧, 好厲害的紅螞蟻!

這一台拍出來的跟PO文者的評價相去不遠, 但依 Monitor 呈現的整體, 卻是大多數人感覺勝出的相片, 個人認為小DC能隨身帶出門隨機應用的好選擇.

我的人腦半自動騙小DC做 30" 長曝適合其他能調 A/S/ISO 半手動模式機型, 現在更進一步能再對焦到精確一點, 已經是這一階段很好用的隨身機絲了.


昨晚網路有轉播

可以上 youtube 抓下來快轉找

google

2015雙子座流星雨-鹿林天文台轉播站

先看你所提供照片的光圈值
隱約覺得不對,縮太小
雖然有成功拍出星軌,但是拍到的可能都是一等星亮度的星星
我這個隱約的感覺是來自於拍螢火蟲的經驗
拍攝螢火蟲時,F4基本上就收不到螢光了,再怎麼長曝也沒用,收不到螢光軌
而且愈角廣愈曝不到
一般只能用F2.8以上的大光圈才能拍到
所以你這個照片的光圈F8,我馬上聯想到這個的問題
但是否如此要高人解答
拍流星請用大光圈、高ISO的短時間曝光(15秒內最好)
給您參考我的參數
光圈2.8 ISO1600 10秒(當然還是得看當時環境的光線)
光圈越大線條越粗(同樣道理可以用在拍攝星軌)

另外閃電與螢火蟲也是同樣模式去拍
若欲交流,歡迎站內信

紅豆生男孩 wrote:
拍流星請用大光圈、...(恕刪)

讚一個! 經過一段時間洗禮, 慢慢累積出來的經驗不少. 還有一個, 廣角要大, 要不旁邊一直驚呼, 卻都是在鏡頭視野外...
csit95217 wrote:
要不旁邊一直驚呼, 卻都是在鏡頭視野外...

果然是經過洗禮的......
我深有同感!
廣角重要(認真貌)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