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不須要那麼高的畫素
你可以設定比較低的畫素再拍啊
至少你可以有所選擇

畫素越高裁圖越方便10000000畫素就夠用?

只能說你是井底之蛙
『小莊』 wrote:
現在會洗相片的人已經不多了
以DC為例
會買DC的族群就是想要JPG直出.輕便.方便.隨拍隨得
這些族群頂多會洗3X5.4X6.5X7
這頂多需要200.300.400畫素
別跟我說畫素大可以裁切比較方便
那也頂多1000萬畫素以內就夠了
現在產品週期愈來愈短,不搞點畫素,ISO,拍攝模式,隨機後製,WiFi即時傳輸,那還能搞什麼來表示進步呢?
準焦! 清晰!連拍!
不就是這些花樣嗎?
我是廠商的話,我也是搞這些。

『小莊』 wrote:
2013年起 DC....(恕刪)


工業界的汽車之父亨利福特說:「消費者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大多數的消費者是盲從
嘴巴空說的正義等於沒有
刪除囉


































151515151515

『小莊』 wrote:
2013年起 DC....(恕刪)


以現在來說,135相機2000萬畫素是一個門檻!

因為目前鏡頭的鏡片鍍膜技術還無法跟上這樣高畫素的畫質!
Flickr → http://www.flickr.com/photos/kinomoto41/c
廠商技術不是問題
問題是錢
要做出APO等級的鏡頭
鏡片原料的價格不同

所有廠商的居心都大同小異
不可能一次把高規格全放
每年改善一些,就可以賺很久
我並不覺得數位的畫質多年來有突破性的進展
一切都是策略
『小莊』 wrote:
假設像素密度不足為例子
6D以2020萬畫素解析度為5472x3648
裁切一半變成1000萬畫素解析度為3872x2592
但是細節都不見了.這樣輸出照片不會好看到哪裡去
因為像素密度不足

大片幅的優勢就是成像大, 因此不需要往高解像密度裡鑽
例如同樣拍一個半身人像
6D 的 sensor 是 36mm x 24mm
人物可能就佔了畫面 1/3, 光成像就有 14mm x 20mm 這麼大
而一個 1/2.3" 的 DC 的 sensor 本身卻不到 6.2mm x 4.6mm...
所以 6D 並不需要太高的密度就可以保留相當的細節哦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小莊』 wrote:
2013年起 DC....(恕刪)


你 lag 了好幾年了。
『小莊』 wrote:
1000萬是針對DC輸出3X5.4X6.5X7大小的相片
並非指其他更大尺寸的輸出喔
會說1000萬是考慮到像素密度

假設像素密度不足為例子
6D以2020萬畫素解析度為5472x3648
裁切一半變成1000萬畫素解析度為3872x2592
但是細節都不見了.這樣輸出照片不會好看到哪裡去
因為像素密度不足

像素密度不夠,畫素有3000萬裁切還是不夠用的


最後我只是個剛學攝影幾個月的新人
攝影還有很多我不懂技術及知識
如果我說錯甚麼也請多多指教

紅字部分就是「嚴重的觀念錯誤」

以您說的 5X7 相片為例:
目前大多數相館的洗相片機器都是 300dpi,
(5X300)X (7X300)= 3150000 ≒ 315萬畫素,
裁成 1000萬畫素還嫌太多了,
怎會不足?

您對『像素密度』的認知完全錯誤

inunu wrote:
大片幅的優勢就是成像...(恕刪)


的確..拿6D舉列是錯誤的
FF畫質好.密度高.細節自然好
應該用1/2.3寸畫數2000萬來舉例


roachc wrote:
紅字部分就是「嚴重的...(恕刪)


1000萬真的滿多的
拿來裁切(5X300)X (7X300)= 3150000 ≒ 315萬畫素
也夠了 但是這樣的畫質 大家都能接受嗎

原始照
原始照


裁成2048x1563=3.2MP
中間的小蜜蜂
這樣的畫質並不好看吧
裁成2048x1563=3.2MP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